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47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冯骥才出席泰中艺术家联合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
相关描述:举杯送上双倍的祝福赴曼谷参加泰中艺术家联合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冯骥才:一带一路行,中泰一家亲   2019年10月26日晚6时,庆祝泰中建交四十四周年暨泰中艺术家联合会&泰中经济贸易交流中心成立二十周年庆典盛会,在泰国中华总商会光华堂举行。著名作家、原国务院参事、中国文联荣誉委员冯骥才,作为...
冯骥才《泡在水里的威尼斯》
相关描述:画家看画,看画上边的东西。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  2016年秋,冯骥才先生曾探访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中北部,将那些曾经被文艺复兴的光辉照亮的地方一个个跑下来。归来后,他写了一本游记,记录下自己品读意大利艺术、探索文艺复兴的见闻和思考,书名就叫《意大利读画记》。  比较他人的文明,是为了获...
冯骥才新书《世间生活》:诗不在云端,而在世间生活的深处
相关描述:  冯骥才先生70多年人生历经无数风雨,他以作家的智慧理解生活,以画家的敏感品味生活,将独特的感悟化作散文。平凡世间的点点滴滴,在他笔下流淌出迷人的光彩和韵味,令读者恍然大悟,原来“诗不在云端,而在世间生活的深处”。最近,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冯骥才先生的六十余篇生活类散文汇辑成册,出版了一本精...
用镜头雕刻蔚县——宋苗先生的影与人
相关描述:  有“燕云十六州”之称的河北蔚县,一拍脑袋想起来的,就是剪纸和“打树花”。剪纸不用说了,所谓“打树花”呢,是民间社火的一种,把熔化的铁水泼到城墙上,夜间看,火的飞溅形成仿佛树冠的花飞舞,于是叫“树花”。  我想说的是与上述无关的事儿。  我的朋友,宋苗先生,清华大学毕业的工程师,在蔚县拍...
冯骥才作家版《俗世奇人》系列销售量已逾400万册
相关描述:《俗世奇人》、《俗世奇人》(贰)分别于2000年和2015年由作家出版社首发,收录了冯骥才先生以清末民初天津卫社会生活文化为背景,融合津门民间传说描写奇人趣事的短篇小说各十八篇,迄今销售量已逾300万册和130万册,已成为中国当代作家销量最高的短篇小说集。《俗世奇人》各篇文字极精短,半文半...
砚边拾梦人的襟怀——李贺忠诗书画印作品展序
相关描述:​  李贺忠的作品展,是在陈浩兄与我的一再催逼之下,才得以“出笼”的。六年前,我们三人联袂办了一个“集印为诗”书法篆刻展,巡展南北五城,可谓圆满成功。从那时起,每次见面都要提我们仨各自办展的事情。陈浩兄才思敏捷,出手最快,连续办展,硕果累累;我虽属圈外“玩票”,与家人一块诗书拓印,也连续办...
艺术背后的故事
相关描述:近期的香港无疑是艺术的天堂,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到此起彼伏的拍卖,热闹从一级市场延续至二级市场。在这里,艺术品收藏家、画廊主、经纪人等会聚,各方交易频繁,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第七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3月31日落幕。据悉,该艺术展共有来自全球的242间艺术工作室和画廊呈现了知名及新生代艺术家的...
百花文艺出版社甲子社庆,“娘家人”冯骥才送祝福
相关描述:  2月18日,元宵佳节前夕,百花文艺出版社60周年社庆在天津市西青区隆重举行。冯骥才先生以作家代表的身份登台发言,回顾自己与百花几代编辑真诚纯粹的情谊,历数百花留下的历史遗产,向百花送上美好的祝福。  冯骥才先生与百花文艺出版社有着难解的情缘。他尚未登上文坛之际,就已是百花的读者。上世纪...
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冯骥才谈非遗保护
相关描述:2018“中国非遗年度人物”13日在北京揭晓。冯骥才、夏菊花、蔡正仁、连丽如、甘而可、田青、王秀英、季海波、姚惠芬、杨昌芹等10人当选。另有20人被推选为2018“中国非遗年度提名人物”。冯骥才现身活动现场。宋宇晟 摄当日恰逢腊月初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冯骥才现身活动现场。谈及自己...
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在故宫开幕 猪年生肖邮票首发
相关描述:新浪收藏​2019年1月5日,“韩美林生肖艺术大展”开幕式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前举行。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邮政集团公司董事长刘爱力、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著名作家冯骥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娄玮等出席了开幕式。本次展览以韩美林的“生肖艺术”为核心,选择了绘画、书法、雕塑、陶瓷、紫...
三十年沉淀 冯骥才带来《单筒望远镜》
相关描述:​冯骥才先生的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近日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三十年的沉淀,使这部作品呈现穿越历史文化时空的厚重面貌,也书写了他对历史人性的透彻思考。前天,由人文社主办的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单筒望远镜》写作,起源于冯骥才对上个世纪初中西文化碰撞的反思,也延续了他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思考。...
四十年来的小说 交融中实现艺术新变
相关描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文学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宏阔的品格。从某种意义讲,它承担并表现出中国人思考与推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任。首先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是一批反思的作品,如《伤痕》《班主任》《犯人李铜钟的故事》《芙蓉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与之相随的是一批倾力呼唤改革的作品,如《乔厂长上任...
再遇沧海——仅以此纪念恩师陈忠义先生
相关描述:  2024年5月31日,我收到了陈老师次子陈培从旧金山寄给我的两本陈老师画集。这是由师母张怀惠老师和师哥陈笑汉为了纪念恩师,由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出版社出版、经由北京雅昌彩色有限公司印刷的最新版本精美画集。师母张老师退休前一直在沈阳音乐学院任英语和意大利语教授;师哥笑汉(陈老师长子)90年代...
再遇沧海——仅以此纪念恩师陈忠义先生
相关描述:  许多年前,有一位艺术家漫步在海边,观潮起潮落,看浪花飞舞,闻海鸥长鸣……在惊涛拍岸中见到了自然的能量,也见到了心灵的去处。海,深不可测的大海,对这位勇敢的探险者永远充满着吸引力!他在礁石、海水、飞鸟之间每日每日上演的惊心动魄的戏剧中,深切体验到了天地造化的巨大潜能,同时,也发现了艺术的...
文汇深呼吸 | 博物馆应该避免“千馆一面”:与其一味追求大而全,不如讲好自己的故事
相关描述:   去博物馆已成为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截至2017年底,全国平均每2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登记注册的博物馆已达到5000多家,是1949年的230多倍。   在日前由上海博物馆和上海科技馆联合主办的一场学术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出,博物馆最忌“千馆一面”,因为博物馆的气质源自当地文化基...
二十世纪最后的写意国画巨匠——汤文选先生画赞
相关描述:  近百年来,中国画艺术从古典形态向近现代的时代演进中,真正开一代风气之先的老一辈国画家是徐悲鸿、齐白石、傅抱石。  徐悲鸿的艺术实践打开了国画领域全方位发展的新局面,影响巨大;齐白石的花鸟画在继承明清文人画传统的基础上开创了自然天趣、大俗大雅一格,将中国画艺术推向了一个时代的巅峰;傅抱石...
安徽阜阳:以“纸”为媒 拓产业发展
相关描述:   国务院参事、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冯骥才在“阜阳剪纸歌”中写到:“双手能而巧,心灵慧亦聪。纸随刀剪转,须臾万象生”,形象地说明了安徽阜阳剪纸艺人的精湛水平和艺术风采。面对非遗“传承发展难”的普遍问题,近年来,阜阳上下一心、矢志创新,走出了一条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
冯骥才: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中的政府责任
相关描述: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际上是两个概念,一个是遗产保护,一个是名城保护,这两个有一致性,但也不完全一样。遗产是指一个静态的历史事物,名城则是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的现代人生产生活的活态的聚居地。一边要保护,一边城市还要发展。名城的保护更难。我们常说名城保护要像对待我们的生命一样,但保护的法规由...
迎接非遗的春天:一方年画,寻踪民间文化之美
相关描述:   房志达先生制作年画(摄影:华黎静)    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于2009年7月复制完成的作品古版桃花坞年画代表作之一《和合致祥·一团和气》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作为中国人辞旧迎新的节令,春节最鲜明地表现出中国人的精神理想、生...
最高的艺术也是最朴素的——访著名画家靳尚谊先生
相关描述:前言   1993年,我刚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不久,有幸做为《艺术家》杂志的特约记者,在著名作家主编冯骥才先生的引荐下,分别采访了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先生,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和朱乃正先生等我所敬仰的画界前辈。现在,当我重新翻阅这几本《艺术家》杂志时,内心感到安慰的是在我初踏人生旅途的时候...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