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5秒
所有结果35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永远的奥运》展出奥运历史画卷
相关描述:  由中国奥委会新闻委员会和国家体育总局在国家画院美术馆举行的主题画展上,奥运史上惟一的主题画卷《永远的奥运》隆重亮相,这一作品也是艺术史上迄今最大最长的画卷。据《北京日报》报道,《永远的奥运》画卷长200米,由200件反映历届奥运会风云人物、各主办城市风貌、历届奥运会吉祥物及各主办国国花...
中国书法院“走进淄博”
相关描述:  2007年10月21日上午10时,中国书法院“走进淄博”书法展在淄博开元美术馆开幕。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淄博市政府有关领导及中国书法院领导及部分研究员、副研究员出席了开幕式。   这次展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鲁中房地产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主办,淄博市群众文化艺术馆承办...
自由洒脱的心灵之歌——观萧风“心象”
相关描述:前不久,我拜读了荣宝斋出版社出版的《心象·萧风书法艺术》八开本精美的鸿篇巨制。作者萧风在《后记》中写道:“这部集子的作品是自己书艺生涯中从青年走到壮年的心之迹象。”   这部书法作品集,是萧风得心应手、炉火纯青之作,令我爱不释手。读这部集子,我仿佛听到了萧风自由洒脱的心灵之歌。 ...
冯其庸·卷前寄语
相关描述:   多君画笔兼诗笔,字里锺王字外馨。   我亦含毫噙墨客,可能携手日同行。   羡君书记正翩翩,词笔春风画笔妍。   更有兰亭新禊帖,山阴妙法得俊贤。   奉题      萧风先生《心象·书法艺术集》      冯其庸八十又二
国史学界聚力修订“二十四史”
相关描述:  记者近日从“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第一次修纂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目前在海内外使用最广泛的现代通行本中国史书典籍《点校本“二十四史”》,将开始自问世以来第一次“大修”,5年后完成的新版《点校本“二十四史”》,将是一个体例统一、标点准确、校勘全面、阅读方便的全新升级版本,将进一步确立并巩固其权威...
艺博会上关注非卖品 六国峰会国礼高调亮相
相关描述:  本届上海艺术博览会上,一大批画廊带来了各自的镇店之宝,这些作品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非卖品,而这些非卖品,却往往是艺博会上的最大亮点。   国画巨作融入国礼瓷瓶   记者获悉,今年六国峰会上赠送给各国元首的大型瓷瓶《和平之春》将首次同公众见面。带《和平之春》来参展的是...
千年盛世再现历代遗珍书画大展
相关描述:  做为国内文化产业基地之一的 雅昌企业集团 近年来不断在文化艺术领域创造者佳绩,继06年5月深圳雅昌艺术馆开馆几项重量级展览之后,此次联合台北故宫博物院、日本二玄社共同举办《中国书画复制精品展》,于2006年8月26日在大连市图书馆顺利开幕了。   本次《中国书画复制精品展》是20...
读侯北人的山水画
相关描述:作者:冯其庸   一九八一年秋天,我应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邀请,到该校去讲学后,又到哈佛、耶鲁及哥伦比亚各大学去访问,并作学术讲演。之后我又回到了加州,就在这时,我意外地结识了著名国画家侯北人教授。从此我们一见如故,成为深交。   我们的一见如故是有原因的。一、我们同是京剧爱好者,...
怀素《自叙帖》世上无真迹?
相关描述: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唐代怀素《自叙帖》可能为写本,而非真迹或摹本。这是从昨日在上海举行的“书画经典国际学术研讨会”传出的消息。台湾大学艺术史研究所研究员傅申参考“误诊学”和“刑事鉴定学”,以幻灯片实际对比和现场演示论证,提出了这一推断。他的演讲———“怀素《自叙帖》的多胞...
幺喜龙百件新作将在中国美术馆展出
相关描述:  由辽宁省文史研究馆、北京《荣宝斋》杂志、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幺喜龙书法艺术展”,将于4月30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这是相隔17年后,幺喜龙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第二次个人书法作品展。据悉,此次将展出作者不同书体的作品100余幅。   中国美术馆是国内最具代表性...
杨仁恺讲述清宫散佚书画
相关描述:  聚宝汇珍的《清宫散佚国宝特集》(书法卷、绘画卷)27日出版,稀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现存世最早的楷书墨宝——东晋《曹娥诔辞》等,也将于下月在沈阳与世人见面。这些清宫散佚的千年遗珍能够重新浮现,与一个人紧密相关。他就是90高龄的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杨仁恺。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
“国眼”识国宝:杨仁恺讲述清宫散佚书画的聚散
相关描述:  聚宝汇珍的《清宫散佚国宝特集》(书法卷、绘画卷)27日出版,稀世名画《清明上河图》、现存世最早的楷书墨宝——东晋《曹娥诔辞》等,也将于下月在沈阳与世人见面。这些清宫散佚的千年遗珍能够重新浮现,与一个人紧密相关。他就是90高龄的辽宁省博物馆名誉馆长杨仁恺。   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首页< 上一页14 15 16 17 18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