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2165条信息
- 越来越多艺术史学家来到实验室 通过科技手段验证作品真伪
- 相关描述: 紫外线(UV)可以穿过上光油层,但它穿透力不是很强。紫外线能引起一些荧光现象,这种荧光现象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通过这种反应可以观察到这幅画是否曾被修复、修改过或者重新画过。
法国自然与文化遗产修复工程专业学科带头人卡蒂·维耶思卡兹:
书画史上曾有一段趣闻,北宋书画家米芾常借...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103/n881262.html
2016-11-03 16:23:15
- 越来越多艺术史学家来到实验室 通过科技手段验证作品真伪
- 相关描述:
紫外线(UV)可以穿过上光油层,但它穿透力不是很强。紫外线能引起一些荧光现象,这种荧光现象会反射出不同的颜色,通过这种反应可以观察到这幅画是否曾被修复、修改过或者重新画过。
右上图是用红外线照射过,可以看到画家最初的想法是想画一只耳朵。另一个例子,左下图我们可以看到书的样子,右下...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102/n880771.html
2016-11-02 12:01:24
- 当艺术史学家通过科技来验证作品真伪
- 相关描述:
以上作品左图是原作,右图是被紫外线照射下的照片。从比对中可以看到画作产生了乳白色荧光的反应,说明它有一层上光油。但是要注意深色的部分,比如画中女士的下巴部分都是深色,这些深色部分表明作品曾经被重新修饰过。
书画史上曾有一段趣闻,北宋书画家米芾常借人古书画自临,临得特别像,最后把赝...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31/n880072.html
2016-10-31 11:04:10
- 当艺术史学家通过科技来验证作品真伪
- 相关描述:
以上作品左图是原作,右图是被紫外线照射下的照片。从比对中可以看到画作产生了乳白色荧光的反应,说明它有一层上光油。但是要注意深色的部分,比如画中女士的下巴部分都是深色,这些深色部分表明作品曾经被重新修饰过。
紫外线(UV)可以穿过上光油层,但它穿透力不是很强。紫外线能引起一些...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31/n880038.html
2016-10-31 10:26:10
- 波兰乐队在扬刮起“爵士风” 中外艺术家同台献技
- 相关描述:
中国江苏网10月31日讯 昨晚,由北大青鸟音乐集团与波兰艺术圈基金会共同主办的2016年第一届波兰艺术圈中国行扬州站在市音乐厅举行第二场演出,波兰著名乐队Konikiewicz Trio以一场融合中西传统民乐而又动感十足的爵士乐音乐会,在扬州刮起了一场“爵士风”。
三类八首曲...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31/n880024.html
2016-10-31 10:05:03
- 文物修复的底线 有待确立国际统一标准
- 相关描述: 10月10日至12日,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召开,本次会议就诸多业内外的疑点、痛点展开讨论。本报上周就与会专家学者对书画文物修复的实践、经验与读者进行分享,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期将呈现文物修复的原则、标准及关乎行业未来发展的讨论。
在...
-
http://news.artron.net/20161027/n879108.html
2016-10-27 09:02:34
- 文物修复的底线 有待确立国际统一标准
- 相关描述:
10月10日至12日,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召开,本次会议就诸多业内外的疑点、痛点展开讨论。本报上周就与会专家学者对书画文物修复的实践、经验与读者进行分享,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期将呈现文物修复的原则、标准及关乎行业未来发展的讨论。
...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7/n879087.html
2016-10-27 08:24:52
- 十幅让你沉浸其中的大自然画作
- 相关描述: 总有个地方和情感是笔墨难以形容,然而这些地方是可以被画出来。它们有热情、鲜明的色调、最澎湃的情感。收集的这十幅关于森林之美、林荫日光和林间小路的画作。
[维克多‧贝科夫]
有伟大与温柔、绝美与平和。为您介绍十位艺术家,他们是大自然的迷幻歌手,擅于使观众沉醉于森林...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6/n878721.html
2016-10-26 09:38:10
- 文物修复的底线 有待确立国际统一标准
- 相关描述: 10月10日至12日,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召开,本次会议就诸多业内外的疑点、痛点展开讨论。本报上周就与会专家学者对书画文物修复的实践、经验与读者进行分享,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期将呈现文物修复的原则、标准及关乎行业未来发展的讨论。
在...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4/n878191.html
2016-10-24 15:57:43
- 文物修复的底线 有待确立国际统一标准
- 相关描述: 10月10日至12日,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召开,本次会议就诸多业内外的疑点、痛点展开讨论。本报上周就与会专家学者对书画文物修复的实践、经验与读者进行分享,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期将呈现文物修复的原则、标准及关乎行业未来发展的讨论。
在...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4/n878171.html
2016-10-24 15:32:19
- 文物修复的底线 有待确立国际统一标准
- 相关描述: 周懿 实习生 诸逸梦 10月10日至12日,中国美术学院首届“古书画鉴藏与修复国际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召开,本次会议就诸多业内外的疑点、痛点展开讨论。本报上周就与会专家学者对书画文物修复的实践、经验与读者进行分享,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期将呈现文物修复的原则、标准及关乎行业未来...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4/n877885.html
2016-10-24 08:42:28
- 治霾不靠装置艺术
- 相关描述: 在雾霾面前,调侃或可舒解情绪,行为艺术或可吸引粉丝,但讽刺无用,斥骂无益,切实应对(包括实现转型、监督政府去作为)才是该做的
华北雾霾来势猛,10月才过两旬,已遭第三轮重度污染,北京气象局发布了5次黄色预警。世界最大的空气净化器应时亮相,号为“无霾之洞”,据称每小时处理3万立方米...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1/n877519.html
2016-10-21 10:53:47
- 北京治霾神器引关注 专家表示效果有限似行为艺术
- 相关描述: 十月以来,北京已有多次重污染预警,使得“雾霾”话题备受关注。同时,坐落在朝阳区798的“无霾之洞”雾霾净化塔则迅速上了热搜榜。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该雾霾净化塔是如何“工作”的?其“治霾”效果又如何?对此,苏州大学王健法学院副教授、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法学分会委员冯嘉在接...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21/n877505.html
2016-10-21 10:30:41
- 莎伦·洛克哈特将代表波兰参加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
- 相关描述: 莎伦·洛克哈特(Sharon Lockhart)受邀代表波兰参加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将要展出的是她名为《小回顾》(Little Review)的项目,策展人为芭芭拉·比沃华尔斯卡(Barbara Piwowarska)。
《小回顾》是波兰报纸《我们的回顾》(Our Revi...
-
http://gallery.artron.net/20161020/n877329.html
2016-10-20 14:46:33
- 荷兰艺术家变废为宝:把北京雾霾变成钻石首饰
- 相关描述:
荷兰艺术家兼设计师达安·罗斯嘉德(Daan Roosegaarde)的“雾霾净化塔”(Smog Free Tower)正式在北京安装使用。这台设备使用静电原理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由于有超过40%的污染物都是碳,因此他同时设想了一种新颖方案:利用高压将这些过滤出来的残渣变成钻石,并以人...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8/n876412.html
2016-10-18 13:36:48
- 闫珩 我的装置语言是辅佐绘画的
- 相关描述:
艺术家 闫珩
在进行采访的时候,闫珩问我可否将写完的稿子发给他。这几天我在南京,他在成都,写完稿件发送给他,很快就有了回复。他更加精细的梳理了自己的采访内容,修改的两处位置,都清楚的用棕色标示出原有的内容,用红色字体显示出修改的部分。又一次看到了闫珩对待细节的认真态度...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8/n876390.html
2016-10-18 13:08:38
- 【中国网络美术馆】艺术家-甄树刚
- 相关描述: 甄树刚 1963年生于北京,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1983年毕业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 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世界知识出版社美术编辑 2010年至2012年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表现性油画工作室研修 主要展览: 2008年参加“描绘五色土-黄土”油画写生展 人民政协礼堂 2010...
-
http://artist.artron.net/20161018/n1069328.html
2016-10-18 11:16:49
- 荷兰艺术家变废为宝:把北京雾霾变成钻石首饰
- 相关描述: 荷兰艺术家兼设计师达安·罗斯嘉德(Daan Roosegaarde)的“雾霾净化塔”(Smog Free Tower)正式在北京安装使用。这台设备使用静电原理过滤空气中的微粒。由于有超过40%的污染物都是碳,因此他同时设想了一种新颖方案:利用高压将这些过滤出来的残渣变成钻石,并以人造钻...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7/n876131.html
2016-10-17 17:39:38
- 修复:时间的朋友,时间的敌人
- 相关描述: 世间万物都有“寿期”,书画作品也不例外。中国自古就有“绢保八百,纸寿千年”之说。但中国书画的绘画载体绢、纸都轻薄娇嫩,一旦保存不善,只怕数十年的风霜都难以经受。当我们来到博物馆,橱窗后面泛黄的古代名画佳作历经千百年岁月洗礼,带着时光的印记,仍然能够在我们眼前呈现那个遥远年代的动人画面。...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7/n875976.html
2016-10-17 11:02:54
- 修复:时间的朋友,时间的敌人
- 相关描述:
研讨会现场
世间万物都有“寿期”,书画作品也不例外。中国自古就有“绢保八百,纸寿千年”之说。但中国书画的绘画载体绢、纸都轻薄娇嫩,一旦保存不善,只怕数十年的风霜都难以经受。当我们来到博物馆,橱窗后面泛黄的古代名画佳作历经千百年岁月洗礼,带着时光的印记,仍然能够在我们眼前呈现那个遥...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017/n875832.html
2016-10-17 08:4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