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3秒
所有结果69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考古发现| 陈相龙:东周时男女食物消费种类差别明显
相关描述:  骨骼是考古发掘过程中最为常见的一类遗存,也是重要的考古学研究对象。骨骼遗存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拓展出多个研究方向,如人骨考古、动物考古、古DNA分析、食性分析等。其中,食性分析是研究古代社会饮食状况必不可少的方法。研究表明,动物组织器官的化学组成与其生前饮食密切相关,通过对相关组织成分(...
青铜化玉,当代玉雕演绎的一场礼乐盛会
相关描述:   2018年4月2日,“青铜化玉·汲古融今”马洪伟玉雕艺术特展在北京颐和园内举办,展览展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玉雕)传承人马洪伟的仿古玉器作品近百件,立体呈现了马洪伟在玉雕技艺传承、题材拓展、艺术样态创新等领域取得的卓越成就。 马洪伟...
中国古钱发现趋势和研究成果的预见
相关描述:  2000年以来的中国历代古钱的大发现,是当代钱币收藏家的集体发现。这些潜心收藏研究中国古代钱币的收藏家才是中国泉界的良心,才配得上德艺双馨的专家。信息时代,古代钱币的新品种和大量的出谱钱币广泛的展示在网络系统上。进行系统的统计和科学的考证,组织系统的研究,必将在很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上取的...
《汉以前东北考古研究》之引言
相关描述:  将这本文集取名为《汉以前东北考古研究》,有这么几点考虑。一是,1982 年我考入吉林大学研究生院,师从张忠培先生,张先生当时给我拟定的研究方向为“汉以前东北考古学”,在我从教的三十多年里,始终遵循先生指引的这一方向从未改变;二是,留校任教后,先后开设了“东北新石器与青铜时代考古”“汉以...
王宇信:以古文字为媒——写在《海岱古文字概览》出版之际
相关描述:  《史记·夏本纪》载:“岱潍青州,夷海滨,淄潍其道。”“海岱”之“海”,指海滨;“岱”,指泰山。“海岱”即先秦时期的海岱文化区。由于这一带具有的特殊而优裕的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考古学上,无论是夷夏“东西说”,还是华夏、东夷、苗蛮“三集团”说,都是把海岱作为...
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 金器铜器彰显主人尊贵地位
相关描述: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记者 赵堤涵 刘康) 芮桓公是芮国最鼎盛时期的一代国君,在韩城梁带村芮国遗址博物馆中不少文物都跟芮桓公有着紧密的关系,不管是他佩戴的饰品还是生活用品都彰显出主人身份的尊贵。   在青铜器展品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代表周代列鼎制度的7鼎6簋,而这些器物...
四川现最早乡级实物陶片 这对考古研究者来说又是一个惊喜
相关描述:   四川郫县古城及周边处于成都平原腹心地带,从上世纪末就开始了考古发掘。3月6日上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外公布,在郫都区古城镇指路村附近发现一处战国秦汉聚落遗址。   这处距今2000多年的遗址中,不仅出土了古代“豪车”才配有的伞部配件“盖弓帽”,还发现了四川地区年代最早记录乡...
陕西省直机关在陕历博举办三秦妇女讲堂
相关描述:  3月1日上午,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宣教部多功能厅开展了省直机关三秦妇女讲堂(第三十五期),讲座主题为从文物看中华文明与创新精神,由西北工业大学余隋怀教授主讲,讲座现场高朋满座。   余隋怀首先通过对陶器花纹、乐器音律、文字演变、建筑设计、铸造技术等方面展现了先秦时期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对...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考古收官 清理墓室133座
相关描述:  中新社大连2月19日电 (记者 杨毅)距今约4000年的大连鞍子山积石冢于日前完成项目考古发掘,此项工作历时3年,发掘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共清理墓室133座,整个墓地出土陶器156件、玉器82件、石器470件、骨器30件。   积石冢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盛行的墓葬形式之一,在中国东北...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出土大量龙山文化陶器
相关描述: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师范大学、大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的鞍子山积石冢考古项目完成。此项工作历时3年,发掘总面积约为2700平方米,共清理墓室133座,整个墓地出土陶器156件、玉器82件、石器470件、骨器30件。其中,出土的大量龙山文化陶器...
吕鹏:动物遗存“讲述”鲜活古代历史
相关描述:  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动物遗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动物考古学者就是通过研究动物遗存以揭示人类、环境、动物和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研究其所保存的鲜活古代历史。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此为指引,在刚刚过去的2017...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考古发掘收官 清理墓室133座
相关描述:  距今约4000年的大连鞍子山积石冢于日前完成项目考古发掘,此项工作历时3年,发掘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共清理墓室133座,整个墓地出土陶器156件、玉器82件、石器470件、骨器30件。   积石冢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盛行的墓葬形式之一,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西部地区均有发现。...
大连鞍子山积石冢考古发掘 清理墓室133座
相关描述:  距今约4000年的大连鞍子山积石冢于日前完成项目考古发掘,此项工作历时3年,发掘总面积约2700平方米,共清理墓室133座,整个墓地出土陶器156件、玉器82件、石器470件、骨器30件。   积石冢是新石器时代以来盛行的墓葬形式之一,在中国东北地区、朝鲜半岛、日本西部地区均有发现。...
何世剑: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媚论
相关描述:  “媚”是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它与“势”、“韵”、“神”、“妙”、“逸”、“趣”、“自然”、“风骨”等一直是书法艺术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追求,诠释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书体规范转变和艺术美学思潮。“媚”不仅揭示着书法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与“势”、“逸”、“风骨”、“自然”等相别的...
马士远:司马迁《尚书》学研究
相关描述:  司马迁素习当时流传比较广泛的今文《尚书》,但他“年十岁则诵古文”[1](P3293),且撰作《史记》时曾说“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不离古文者近是”[1](P46),又曾从孔安国问《尚书》故,理应对孔氏《古文尚书》学颇多了解。孔安国兼通《尚书》今、古文学,故司马迁亦应兼习《尚书》今...
从出土灶具浅谈灶文化
相关描述:     灶具是专供人们烹煮食物和烧水用的设备,在日常生活中居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古人在“送死如事生”观念的支配下,幻想死后仍能像生前一样生活,于是将实用器皿或仿制的模型器即明器(冥器)随葬。灶的实际形体庞大,故墓葬发现的皆为明器,既有滑石琢磨的,也有青铜铸造的,而更多的则为陶瓷烧制。...
皇皇之美:基于甲金文字的三代礼乐美考索
相关描述:  探讨古代书画美学的起源,我们以为从文字考释出发是比较妥当的。因为文字可以看作是人文思想的固化,并借由文字普及到整个族群、团体,经过不断地演化和沉淀,最终成为社会的共识。这些信息保留在文字形体之中,又能与先秦古籍相互印证。当代人对美的理解暂且不论,古代先民对美的认识和理解,由“皇”“美”...
辽宁发现112处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址
相关描述: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18日发布消息称,在2017年大凌河中上游红山文化遗存考古工作中,已发现112处红山文化遗址。   红山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最著名的一支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中占据独特地位。   据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负责人介绍,按照国家文物局批准的项...
湖北宜城跑马堤墓地战国西汉墓出土部分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研究
相关描述:  湖北省宜城跑马堤墓地以西汉为主,也有部分战国墓。出有青铜器的23 个墓葬中,除了M1、M16、M43、M45 等4 个墓葬属于战国外(其中M45 的年代晚于前3 个墓葬),其余的都属于西汉。出土的铜器主要包括鼎、钫等容器,镜、炉等生活用具,刮刀等工具,剑、矛等兵器, 节约、马衔等车马器...
杂文 | 李山:美带给我们的欢喜与感动
相关描述:   “美”是什么?   如果随机地问一位身边的人,让他解释一下“美”是什么,估计多数人会一时语塞,就算想了一会儿,回答出的也多半是形容词,比如好看、漂亮、赏心悦目等等,却难以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因为与自然事物和喜怒哀乐这些情感比起来,“美”似乎太过于抽象和随意,人们看到蓝天白云、高山大...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