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215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绿现代艺术—对流²:一次新艺术主张的实践
相关描述:12月,正值这个准备跨越2018的时间节点,一群生活和工作在珠三角的青年艺术家,面对即将过去的一年,面对当下的艺术语境,给出了自己的答卷——一场在广东紫泥堂艺术小镇里举办的联合展览。现场合影这一次的展览筹备时间很短,整个过程看似随意,但实质上又并不随便。事实上,这不是一次传统意义上的展览,...
新时代山东水墨艺术的传承与创新丨无色无声,惟有空阒一纸——杜小同
相关描述:  杜小同  毫无疑问,笔墨清新脱俗、画面简洁空灵,一直是杜小同水墨艺术追寻的语言风格。  他的每件作品几乎都在表现他个人的内心世界和美学精神,作品中的形象和情境都与画家本人保持着相似的人格属性和心理特征。  节选自《杜小同<海>系列水墨作品展札记》  文:孙磊  杜小同《海》系列水墨作品...
吴毅强|摄影究竟是什么?——以乔弗里·巴钦的摄影概念研究为中心
相关描述:摘要:摄影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从摄影诞生以来就从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二者都认为掌握了摄影的本质,双方各执一端,却回避了这一问题的真正的复杂性。本文试图梳理著名摄影理论家乔弗里·巴钦对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受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和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影响,巴钦通过...
发展中国性别考古研究
相关描述:有关人类的性别、两性关系等研究受到诸多学科的关注,考古学科也不例外。11月24—25日,在南京举行的第二届女性考古与女性遗产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围绕“女性考古学科建设与女性考古学家”等议题展开研讨。20世纪70年代,挪威考古学界已开始进行性别研究,但性别考古学体系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
朱屺瞻:施色有如作乐
相关描述:施色有大道,就像作乐一样,最须求个全面的协调,整体的和谐统一。修养的苦功夫最须放在“协调感”上。至于繁简浓淡之间,都可由个人下笔自主,不宜拘谨自缚。“拘”则“怯”则欠活力,无生气了。但须严防“乱”与“俗”。画面的和谐,有时可借助中间色。调色盘上残留的复色最有过渡性,看上去邋遢,到画面上就有...
专访吴海燕:文化自信与中国服装设计的发展
相关描述:吴海燕  服装设计作品  1991伴随着改革开放发展步伐的迈开,中国的服装设计在20世纪80年代初逐步从过去坚实的美术设计基础中迎来了独立发展的机遇。在国内众多服装设计师当中,中国美术学院吴海燕教授长期跨越设计教育、设计研究与设计服务领域,从其多重职业身份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当代服...
吴毅强:摄影究竟是什么?——以乔弗里·巴钦的摄影概念研究为中心
相关描述:乔弗里·巴钦摘要:摄影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从摄影诞生以来就从未得到妥善解决的问题。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二者都认为掌握了摄影的本质,双方各执一端,却回避了这一问题的真正的复杂性。本文试图梳理著名摄影理论家乔弗里·巴钦对这一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受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和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影...
技术不等于艺术
相关描述:中国画不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应该看重它的艺术性而不是技术性。画面虽然离不开技术,但是用技术性的东西来等同艺术性是不对的。技术性的东西解决不了艺术创作中的根本问题,所以大家在品读一张画的时候,要多看其中艺术家的修养与艺术感觉,而不能简单地由技术性的东西去推论一张画的好坏。这是尤其值得注意的。...
花魂鸟魄 天地闲人——读邹传安的工笔花鸟画
相关描述:“花魂鸟魄”“天地闲人”,均取自邹传安先生画作上常钤的两方闲章。读画的人知道,闲章不闲,往往是画家艺术追求与人生理想的“夫子自道”。邹传安先生是我的同乡前辈,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水车镇人氏。幼时家境殷实,家藏字画甚多,故得竟日临习,兴浸古人。少年家境丕变,因家计窘困而辍学,考入瓷厂学习彩绘,...
乾隆的九块“补丁”并不是乱来
相关描述:​台北故宫博物院10月推出“国宝再现——书画菁华特展”,有一幅在清宫剧《延禧攻略》中出现过的《鹊华秋色》图,原画没有槽点,人们调侃的一直是乾隆皇帝在画上的众多题跋和印章,破坏画面。然而,笔者通过近年来对若干古画上乾隆的题跋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对画中典故的考证、图像的分析以及对画家意图的揣...
打破粉色固有偏见,迟宝绿个人艺术展《我不是你的粉》登陆上海
相关描述:11月8日起,我不是你的粉+ Seven chi 粉色主义个展登陆B.ARTS艺术中心,50件精彩作品,展示了艺术家迟宝绿5年来累积下来找到自我的过程,用粉红色表达爱与包容,粉色,是一种坚定且充满自信力量的色彩,更是一个自我认同的符号成为一个自爱且强大,独立而坚定个体。固有观念中,粉红色似...
批评家沉默:进入“如其所是”的历史现场的当代艺术———以“猎质当代艺术双年展”的方式
相关描述:“2018年度猎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在这种新历史主义的书写理论的映照下,断然抛弃了历史主义陈旧的建构方式和对永恒理性法则和不变自然的观念偏见,大幅度地放弃了当前艺术体制固化的利益包袱,重新选择站在最原发的策展理念与艺术家互动互构,以明确的姿态承认新历史境况的书写作为建构艺术新逻辑的出发点...
乾隆爷的印章不是乱盖的
相关描述:台北故宫博物院10月推出“国宝再现——书画菁华特展”,有一幅在清宫剧《延禧攻略》中出现过的《鹊华秋色》图,原画没有槽点,人们调侃的一直是乾隆皇帝在画上的众多题跋和印章,破坏画面。然而,笔者通过近年来对若干古画上乾隆的题跋分析,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对画中典故的考证、图像的分析以及对画家意图的揣摩...
【雅昌专栏】陈孝信:超写意中国个案之八——苏笑柏
相关描述:艺术家苏笑柏他耗尽了大半辈子的精力和心血,朝着一个方向,去追求一个最最简单的东西一一这难道就是我们这个时代,个体艺术家的一种宿命?——本文题记苏笑柏算不上艺坛天オ,但却是一位“马拉松式”的艺坛大オ,对于最新作品,他自己说过一句很到位、却又出乎大家意料的话:……一幅画面,充其量显现给我们的是...
丝绸之路的面孔
相关描述:  我们生活在琳琅满目的口号与心灵鸡汤的围绕中。周边的世界游离在扁平枯燥的抽象化与情感的虚无不定之间,正因如此,我们总与其相隔甚远。幸而有些艺术创作蕴含着一种力量,能够将我们带回到繁杂概念背后所掩藏的敏锐而独特的现实中。一张面孔意味着什么?一个眼神?在一个自拍时代,肖像绘画的意义何在?正是...
历代画竹名家 |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相关描述:  中国人爱竹,不仅仅爱竹子的清雅澹泊,也勉励自己像竹子一样有傲然风骨。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审美意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国竹文化也孕育出许许多多的名家竹画大作。《墨竹图》文同(北宋)立轴 绢本 墨笔 纵131.6厘米 横105.4厘米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毛岱宗:写生,绘画艺术中的求生
相关描述:自述文丨毛岱宗  写生的意义,并不只是照着实物画,它像是一种延伸艺术生命的抗生素,增强艺术健康的维他命,是绘画艺术求生的一种方法。  长期的实践使我意识到,写生的第一印象只有被激情和想像托起的时候,才放大了它的价值。否则,就会变成一个机械性的扫描仪。换个角度说,绘画的意境的产生是客观物象在...
让影像穿越现实
相关描述:伴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我们在新的历史方位中,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对于过去40年的社会发展,我们需要以影像的方式,进行独特的视觉回顾,梳理集体记忆;而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时代也要求我们以影像特有的现场性、客观性、瞬间性和选择性,借鉴历史经验,迈开新的步伐。时代与方位,换言之,就是特定的时空...
阿拉里奥画廊上海将举办纳里尼·马拉尼的中国首展
相关描述:​阿拉里奥画廊上海将于2018年11月6日至2019年 2月17日举办印度艺术家纳里尼·马拉尼在中国的首次个展《你能听到我吗?》。展期:2018.11.6 – 2019.2.17开幕:2018.11.6(周二), 5 – 7 pm地址:上海市徐汇区龙腾大道2879号1层,阿拉里奥画廊纳里尼...
【雅昌专稿】徐鑫桦:陶瓷多维表现的可能性
相关描述:  国庆期间去三尚当代艺术馆看展,但看完后,最直观的感觉是“沉重”:不仅体量大,作品数量、类型和形式甚多,几乎所有作品都和陶瓷材料有关,但是面貌全新,艺术家以陶瓷材料为艺术基点发散至装置、摄影、影像、行为、绘画,互动艺术等。而且作品主题多偏哲理性思考:生死、存在、时间等。最终,直至走出展厅...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