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197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蒋嵩:画史上消失的名字 夏珪、马远的“替代”
相关描述:   “钟礼”和“蒋嵩”,他们是明代的浙派或是宫廷的画家,因为风格上非常的接近南宋的“夏珪”跟“马远”,所以后来不肖的古董商作假画的时候呢,就将他们的画改换姓名换成这些宋代大师的这个名字。事实上,目前许多流传“马远”或是“夏珪”的作品,有很大的比例,是这一群被称为“狂态邪学”的明代浙派画家...
昌新艺术名师讲堂第五期——刘曦林,谈绘画创作思维
相关描述:  3月18日下午2点整,著名画家刘曦林于云南大学东陆校区至公堂为学生们带来一场长达3小时的精彩演讲。刘曦林,中国美术馆研究馆员,曾任研究部主任,从事美术史论研究、书画创作。兼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画学会创会常务理事,《美术》编委,中国国家画院研究院副院长,中央美术学院特邀...
仙苑春浓小桃开,乍雨乍晴暖轻寒——著名女画家宋秦晋画桃花
相关描述: 桃花系列 33x45cm 纸本设色 2018年   仙苑春浓小桃开,乍雨乍晴暖轻寒。   渐近赏花时节,有幸赏得老同学宋秦晋的新作桃花系列作品。久远的思绪交织着如此之美的画面,按捺不住我难以表述的欣喜。   你会发现画家宋秦晋在她的绘画创作中,试图在古典与现代、水墨与色彩、线条与...
吕寿琨: 香港“新水墨运动”的先驱
相关描述: 岛湾涟漪 1968年 吕寿琨   20世纪中叶以后,多元交汇的文化语境促动了香港艺术家的追寻——如何让中国画在保持传统价值观的同时与国际化的创作方法论以及香港本土的文化血脉相互融合?吕寿琨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以扎实的中国画传统素养为基础依托,试图将笔墨作为媒介从纯粹的艺术观念中剥离...
中国画变?不变?怎么变?
相关描述: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20世纪中国画革新的主潮,那就是“借西画改造中国画”,即用西方的造型方法与观念改革中国画。但这也造成了中国传统画家笔墨自觉意识的淡化,有意无意间便把坚持中国画特色与追求现代性对立起来。   中国画本体样式和精神的逐渐削弱,以及对于中国画内在学术问题研究的少人问津...
启功之师吴镜汀之山水画十鉴
相关描述:  吴镜汀是我国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曾任民国中国画学研究会评议、北平艺专山水画专任讲师,1949年后曾任北京画院副院长。其山水作品兼融南北,画面或精谨,或洒脱,气度雍容,华滋天成。曾远赴长江流域和大西北写生作画,创作了一大批山水画佳作,并教书育人,培育了包括现当代著名书画家启功在内的众多画坛...
王璜生: 春天来了,赏花,更要赏画
相关描述:   中国画讲求“以形写神”,追求“似与不似”之间的不可言说。   这样的中国画是如何发展演变而来的?   中国画有哪些派别和代表人物?   如何品评和欣赏中国画?   ……   知名美术史论家周积寅,50年潜心研究,完成新著《中国画学精读与析要》。   全书分中国画论析要、...
【艺舟同楫】——王牧羽
相关描述:   展览信息   展览时间 Duration   2018.3.31——2018.4.27   开幕时间 The opening time   2018.3.31下午3:00   展览地点 Exhibition site   唐王美术馆   参展画家 Participat...
写生活之逸 谱格局之意 ——浅析苏百钧教授的花鸟艺术
相关描述:  2016年11月,苏百钧先生应邀携160余件精品力作重返母校,在广州美术学院成功举办了到目前为止最全面、最大型的一次个展。展览以“闳约逸致”为主题,所谓“闳”,有宏大、宽广之义,指画面格局之大;“约”有约束之义,指作画之法度;“逸”指高格调、高品位;“致”则指画面所追求的精致与极致。看...
“避居山野,彩画山河” 保利香港春拍中国古代文人书画重点作品推荐
相关描述:  文人绘画(书法)是一种综合型艺术,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是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集中体现。也是士大夫们兴之所至,信笔拈来,承载的是亦忧亦乐,表达的是真性真情。苏轼是比较全面阐明文人画的第一人,而后赵孟頫开元代文人绘画之风气。赵孟頫在<松雪斋集>中主张“以云山为师”,“作画贵...
张晓文:孔门“十二才子”孔继涑与《玉虹楼法帖》
相关描述:  目前正在国家典籍博物馆一展厅展出的“圣贤的足迹  智者的启迪——孔府珍藏文献展”中,展出了一件国家图书馆藏、孔子后人孔继涑所辑《玉虹楼法帖》。此丛帖刻拓精妙,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孔继涑,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九代孙,在叔伯兄弟之中,孔继涑排行十二,人...
【雅昌专稿】李向阳:今天的绘画要在例外和事件中寻找真理
相关描述:  艺术家李向阳   “梁园虽好,却非久恋之家,我的根在中国。”李向阳谈到创作时讲到。1981年,艺术家李向阳被公派到意大利留学,一去就是24年,国外的生活并非人们想象中的那样美好,尤其是作为艺术家,这段经历给李向阳造成了巨大的创伤。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们没有商业社会,也没有抽...
刘天琪|此心安处 与华相宜——我眼中的程征先生
相关描述: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负笈长安随程征老师学习已忽忽十二年了。先生今年也望八过半,早已是“不逾矩”之岁。   先生生于甲申,属猴,与家父同庚。说来也巧,先生的弟子中,我的父亲、绍宗的父亲、贺欣的父亲也都同属。那个纪年我记得很清楚,不仅因为是家父与程先生的生年,还因为在中学时读...
如合符契——赵孟頫与《洛神赋》
相关描述:   洛神赋(局部) 元 赵孟頫 天津博物馆藏   张菁   书法《洛神赋》卷,是元朝书法家赵孟頫代表作,书于元朝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为赵孟頫47岁时为盛逸民所书。此卷典雅俊美,用笔圆活,结构端稳,充分展示了赵孟頫的书法风格。元人倪瓒称赞此卷“圆活遒媚,有褚河南笔意。”全卷纵...
顾恺之“迁想妙得”之我见
相关描述:  读完顾恺之《论画》,我觉得最关键的部分是第一段话。“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此以巧历不能差其品也。”我同意其中由难到易的顺序,对于“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却并不完全赞同。更不认可俞剑华先生的注释:“因为建筑物没有思想感情,所以用不得迁...
三品美术馆新年巨献 品鉴中国书画四项学术主张
相关描述:  “品格调、品气韵、品意境”,三品的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常务馆长倪加福。值此新春之际,我代表三品美术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2018年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为大家传播经典。   下面与大家分享三品美术馆的学术主张,以供大家在鉴赏中国书画中参考。   三品美术馆针对...
为人修学无可挑 静待后世浩荡光 ——忆国学大师饶宗颐
相关描述:   知名学者、西泠印社社长饶宗颐于2月6日凌晨辞世。饶宗颐,字伯濂、伯子,号选堂,又号固庵,生于1917年8月9日,原籍广东潮安,1949年赴港定居。中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和书画家。长期潜心致力于学术研究,涉及文史哲艺各领域,精通诗书画乐,造诣高深,学...
田旭中:十幅作品让人读懂中国文人山水画
相关描述:  文人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博大精深,现选择千余年来中国文人山水画具有代表性的十位画家的作品,算是一个脉络梳理和学术研究。   一、五代/南唐董源《潇湘图》   此图绘一片湖光山色,山势平缓,沙洲苇渚,映带无尽。画面几乎不见线条,以墨点表现远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质感的山形轮廓...
为什么中国的老画家很少随身带着速写本?
相关描述:   中国传统画家绘画心理的运作过程是“概略表象”的运作过程,而西方传统画家从绘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具细表象”的运作过程。由此,写生在中国画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就与西方绘画不一样了……   西方是必须对着静物、模特,看一眼画一点。中国画家以往则主要是对程式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对程式的修...
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
相关描述: 仿倪瓒山水图(国画) 112×47厘米 清 王原祁 上海博物馆藏   编者按:“梅景传家——清代苏州吴氏的收藏”正在苏州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是继去年“烟云四合——清代苏州的顾氏收藏”之后的又一次清代藏家系列展,展出了吴大澂、吴湖帆祖孙两代所收藏的青铜器、古玉、书画、碑帖等珍贵文物。此...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