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121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点滴画语
相关描述:  一幅画着一处白,着一处黑,着一处密,则有空疏意趣。全密则实,全白则轻,全黑则重。虽有此言,却不必拘此法。雪色微茫沉郁,着墨不可一味疏淡,当取范中立笔力老健、屈曲如铁。神境还从真境出,舍自然而从何?   用笔着墨当有书写节奏,不可描摹刻板,取貌失神。亦当坦荡无碍,磊落沉着,不可缩手缩脚...
学时有他无我 化时有我无他
相关描述:   1948年,刘知白在广西全州大同中学教书期间研习二米、倪云林、高克恭、石涛等。是年提出“学时有他无我,化时有我无他”十二字法并终生践行。 1971年,刘知白被下放农村期间在山中写生 1976年秋,下放归来失去居所的刘知白借居于五女儿家,图为刘知白在女儿家作画时的情景。 ...
薛广陈的“生意”
相关描述:  南宋范公偁在《过庭录》中述及:“(王齐叟)尝画梅影图,形影毫厘不差,万荷图状极纤细,生意各殊,识者奇宝之。”其中的“生意”,不关我们今天所用的交易买卖之义,指的是存在的意态,鲜活的样子。这充分显示汉语的复杂多义,当然,取这个典故意图不在汉语本身,文中所评述的王齐叟风格,大概可归为“写生...
寂廖天地谁堪共语
相关描述:  明代蒋臣在所著的《天地技堂遗稿》中描写倪赞的《题仿倪云林笔》时写道:“所南翁画兰不作土坡,倪迂画山水不作人物,意各有所寄。世间负奇癖人大略皆萧疎淡远嵌磊落,彼其下视尘寰寻膻逐臭之徒政如圊虫逢秽欣然一饱,寂廖天地谁堪共语。”这段文字是蒋臣谈对倪云林绘画艺术的心灵境界的理解和认知。   ...
工笔画真的不出大师吗?
相关描述:  近段时间,笔者一连读了两篇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对于有人提出“工笔画为何不出大师”的命题,笔者思之再三,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当工笔画成为当下各大获奖展 览厅上的亮点时,不得不让一些人觉得应该出大师的时候。加之,时下即是一个难出大师的时代,但又是“大师”满天飞的时代。显然,在很多人眼中,“大师...
工笔画真的不出大师么
相关描述:  近段时间,笔者一连读了两篇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对于有人提出“工笔画为何不出大师”的命题,笔者思之再三,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当工笔画成为当下各大获奖展 览厅上的亮点时,不得不让一些人觉得应该出大师的时候。加之,时下即是一个难出大师的时代,但又是“大师”满天飞的时代。显然,在很多人眼中,“大师...
“工笔画为何不出大师”是伪命题
相关描述:  近段时间,笔者一连读了两篇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对于有人提出“工笔画为何不出大师”的命题,笔者思之再三,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当工笔画成为当下各大获奖展览厅上的亮点时,不得不让一些人觉得应该出大师的时候。加之,时下即是一个难出大师的时代,但又是“大师”满天飞的时代。显然,在很多人眼中,“大师”...
郑板桥《兰竹石图》亮相南京经典2014秋拍
相关描述:  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在清代“扬州八怪”中是一位最杰出的代表,勇于革新创造的书画家,“道着民间痛痒”的文学家,“得志加泽于民”的“清官”。正因为他人品高尚,社会上对其书画墨宝视如拱璧,争购庋藏。据初步统计,海内外公私藏家收藏的有100余家600余幅书画作品,其中赝...
“工笔画为何不出大师”是伪命题
相关描述:  近段时间,笔者一连读了两篇关于此话题的讨论。对于有人提出“工笔画为何不出大师”的命题,笔者思之再三,认为这是个伪命题。当工笔画成为当下各大获奖展览厅上的亮点时,不得不让一些人觉得应该出大师的时候。加之,时下即是一个难出大师的时代,但又是“大师”满天飞的时代。显然,在很多人眼中,“大师”...
傅抱石绘画的激情勃发期
相关描述: 傅抱石1941年创作的《巴山夜雨》   今年是一代中国画大师傅抱石诞辰110周年(1904-2014)。纵览傅抱石波澜壮阔的绘画历程,可以将其集中概括为早、中、晚三个不同的阶段与时期,即吸纳传统期﹙1922-1937﹚、激情勃发期﹙1938-1949﹚、持续发展期﹙1949-1965...
亦书亦画 妙在兼融——田绍登印象
相关描述:  古人于书画二道曾有这样的论述:“书透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参于书,而书无不神,古来书画兼擅者,有若米襄阳,有若倪云林,有若赵松雪,有若沈石田,有若文衡山,有若董思白。”   的确,只有书画兼擅的画家最终才能步入中国画艺术的最高殿堂。   田绍登正是这样一位书画兼擅的艺术家。他很早便...
田绍登书画论
相关描述:  田绍登是20世纪90年代风格主义时期崛起于书坛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卓荦之处在于他既顺应了其时左右时代审美思潮的书法民间化取向,强化个性表现与视觉造型意识,同时,又立足经典文本,在书法文脉上固守了书法文人化传统。这是田绍登能够预流时风,而又超越时风的根基所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
衰年问惑
相关描述:  一问工与写  写意与工笔——或可称具象与抽象,有无高下难易?作为同一专业的两种形式,如此提问似乎有点幼稚,但现实中,往往彼此都不无“文人相轻”的情况。  绘画来源于人对大自然的感动,来源于人对阐述自身生活记忆的意愿。初无技术,渐具法理,遂至泛滥。所以无论国画或西画,都有一条极为相似的发...
清新雅韵瓷坛奇葩
相关描述:  樊鸿宾老师的瓷器作品,潇洒空灵,笔意高卓,人物花鸟莫不跃然瓷上,为瓷坛带来一股清新脱俗之风。他的作品,融合了的精深的画艺与广博的修养,作品审美意境深厚,形式美轮美奂,已经超出了工艺美术的范畴,达到了纯艺术的境界。樊老师在瓷艺创作中,着意追求作品的意境美,并把这种来源于绘画形式的审美追求...
王原祁《秋江古亭》现身朵云轩2014年秋拍
相关描述: 王原祁 秋江古亭 设色纸本 立轴 129×51 cm   出版:一、《朵云轩藏书画精品集》,第418页,上海书画出版社。   二、《朵云轩藏品续集》第59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00年9月。   三、《中国古代书画图目∙十二》,第320页,文物出版社,1993年12月。  ...
梁铨--艺术家不做哲学家
相关描述:     城市野外的凉亭   当你在城里盖一所房子之前,先在野外用你的想象盖一座凉亭。因为你黄昏时有家可归,而你那更迷茫、更独寂的漂泊的灵魂,也有个归宿。如果梁铨读到了纪伯伦说的这段话,是否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1978年,梁铨留学美国旧金山,并于1982年回国,后就任于中国美术学...
谈书画同源同法之误
相关描述:  “书画同源”、“书画同法”的理论,古今相袭,已成为不可动摇的习惯观念,虽有人提出异议,但未能动其根本,问题的解决,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今天科学的态度,仔细地推究起来,虽然书画之间有些重要的关系,但本质上毕竟是不同的,书画两者是既不同源也不同法。本文就此提出一点浅见,以供大家讨论...
范宽:千年第一人与宋初“三家山水”
相关描述:  范宽(约950-1027),北宋人,名中正,字中立。北宋前期著名画家,长期生活在陕西终南/太华山林之中深入观察北方山川景物之真实面貌。善画山水,重视写生。为人风仪峭古,磊落不拘世俗。其作品大多气魄雄伟,境界浩莽,雄阔壮美,墨韵浓厚,笔力鼎健。晚年卜居终南、太华,置身自然,尽得画意。其画...
蓊郁朴茂 清新隽永
相关描述:  近读《吕氏春秋》中的《察今》一章,其中有云:“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故古之命多不通乎今之言者,今之法多不合乎古之法者……其所为欲同。其所为异。”又说:“凡先王之法,有要于时也,时不与法俱至,法虽今而至,犹若不可法,故择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守法而弗变则悖”,所谓“世易时移,变法...
博博会:陈丹青直言办博物馆四大硬伤
相关描述:  陈丹青直言办博物馆四大毛病 画作《清华国学院》   真正办馆不是求大求全,而是根据藏品的数量和主人的追求,做精做细。   博物馆是最好的大学,我希望更多的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好的艺术品,对历史一再惊讶,才会更加珍惜脚下这片土地   人物名片   陈丹青,1953年生于...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