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9秒
所有结果6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万壑烟岚——王志良山水作品
相关描述:  王子(志良),1962年生,杭州人,自幼酷爱艺术,早年受黄宾虹、余任天、陆俨少、顾坤伯等先生影响,深入名山大川,在大自然中掇取营养,研习宋古技法,擅山水,也工人物、花卉。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育顾问,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顾问,全联·黄宾虹艺术研究...
【教学】——吉瑞森花鸟画教学50例(四)(2019年第4期)
相关描述:艺术家简介  吉瑞森,1963年出生。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作品多次在全国性美术展览中获奖。出版专著《中国当代画家作品集》《吉瑞森写生线描画精品》《中国画精神》《中国当代名家选萃·吉瑞森》等10余种。​吉瑞森 国画 冰霄花  例4 《凌霄花》画凌霄花要点: ...
宋克与明代书坛
相关描述:宋克书法对明初书家的影响宋克的书法在元末明初的书坛中,一方面承继元人,使赵孟頫一脉书风在明前期有了延续;另一方面,他能“体法一变,脱尽元人风气”,[1]在元人书风基础上有了新发展。说其“体法一变”,主要是指其小楷师法钟繇,和在草书上糅合章草、今草和狂草成一体,打破了元代赵孟頫书风笼罩的状况...
钱玉清撰文——我的书学径路、理路
相关描述:我的书学径路、理路  我是一个“杂糅型”的书者,没有太明晰的、专一的书学路数,取法比较混杂、宽泛。就像吃菜一样,什么品类、什么风味的菜都要去尝一下,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口味的就多吃点,不然就少吃或不吃,但有些菜是必须吃的,即便不好吃也要逼着自己吃,否则会因过于偏食而营养不良,严重影响健康。...
吉州窑之梅
相关描述:   梅花在陶瓷中的反映,比较有质量的,数两宋期间。元朝之后的景德镇青花,是梅之绝唱;宋代梅之瓷画,吉州窑有非凡的表现。大凡有梅花纹样的器物,从古城改造工地出土和捡拾到的残瓷标本,都可以确定当时的销售量和使用群体的大而多。   先说吉州窑的折枝梅。折枝梅纹饰出现在宋代,和当时的束莲纹一...
山水画笔墨技法新探——侧锋用笔
相关描述:   我在山水画中用长毫毛笔侧锋画大山大石是二十年前的事了,此后十多年我把中锋溶进了,还深入研究了黄宾虹的山水,后来又取法元,明,清传统笔法,应该说功力大增,但又感觉自己风格不强,反而在逐渐减弱,这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探索过程,因为以侧锋刮出的山石,最易犯的毛病是空,这个空字让多少画家...
王大凡《富贵寿考》瓷板画 荣古斋精品鉴赏
相关描述:  王大凡(1888-1961),名堃,号希平居士,又号黟山樵子,斋名希平草庐。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是将国画艺术和诗、书、画、印运用到陶瓷装饰上的杰出代表,其传世艺术作品,充分体现了以诗入画,以画孕诗,诗画结合的艺术风貌。1901—1920年,王大凡受汪晓棠影响较深,早期画的仕女与汪晓棠画...
“用墨”在国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关描述:   一、用笔   书画同源。中国绘画的用笔跟中国书法的用笔基本相同,因为中国绘画的主要造型手段是采用书法式的线条。甚至有人说,把中国书法学到家,中国绘画就学到了一半。用笔的方法又包括身法、指法、腕法。   用笔,这里是指如何行笔、运笔,也叫“笔法”。前面说过,中国绘画和汉字的书写是...
学书循“理”
相关描述:   我认为书法是一种说“理”的艺术,包括三个层面的涵义。   物之理:任何艺术的表达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材料,书法也是如此。毛笔、宣纸和墨是书法必需的工具和材料,要想充分地表达,就必须熟练地掌握它们的性能。比如毛笔的使用,狼毫、兼毫和羊毫的特性分别适合什么样的风格,一笔下去,毛笔的...
丘壑骚动 气势撼人:蓝孟的《乔岳高秋图》
相关描述:   17世纪,在武林(今杭州)一带,活跃着一个以蓝瑛为师的画家群体,后人称其为“武林派”。据画史记载,蓝瑛的儿子蓝孟、蓝涛均能承袭家法。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写道:“若不知师资传授,则未可议乎画。”在古代,书画创作是专门的技艺,精于此道之人较少,因此它的传承十分注重“师资传授”。...
刘勃舒院长的惊人发现:童和平和他的山水画
相关描述:  第一次看到童和平的作品是在2002年5月17日中国画研究院为其主办的《童和平山水画艺术学术研讨会》。从展览的策划到研讨会的召集都是由中国画研究院院长、著名国画家刘勃舒先生一手操办的。记得当时很多在京的理论家和画家都到会了,大概有30多人。会议的主持人是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著名美术史家...
从书法到绘画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和绘画,虽然呈现出不同的形式,但在笔墨精神上是一致的。赵孟頫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通”,黄宾虹也云:“学画之用笔、用墨、章法,皆源于书法,舍文字书法而徒沾沾于缣墨朱粉中以寻生活,适成其为拙工而已,未可以语国画者也。”书法和绘画同源异出...
保利拍卖十周年隆重呈现翦淞阁专场
相关描述:   宋 天柱峰 总高63cm   适逢保利拍卖成立十周年盛事,翦淞阁将继2013年「燕闲清赏--翦淞阁文房古器录」后,再度以主题专场形式来筹备拍卖,敬请期待,也欢迎您的参与和指教。   「冲淡自然」为翦淞阁本次专场主题,就字义而言,虽不难理解,惟细究其内涵,却颇有深意存焉。这是翦淞...
贾平凹:书法与文学一样要有故事和情感
相关描述:  作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在文坛颇具盛名,其作品《废都》、《秦腔》等可谓家喻户晓。但大多数人却不知道,贾平凹的书法作品在国内书法界也颇有名气。   “我觉得书法与文学创作一样,要有故事、有情感、有浑厚感。从审美上来说,二者是相通的。”对于书法,贾平凹有着自己独特的视角和看法,他在接...
范迪安等艺术界名家关注聂危谷现象
相关描述:   中国艺术作为时代文化发展重要的一部分,已进入命运式自我更新的阶段,无论是艺术创造还是艺术理论研究,都已处在前所未有的迫切状态,东西方艺术彼此互生的道路能否创造性的开启?当代中国艺术在保持中国性的同时,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在多元复杂的艺术语境中,艺术家们如何才能真正达到艺术意识方...
中国书法之草书五关
相关描述:  草书,尤其是扛萆,给人的艺术感受和启迪,是其他书体所不及的。要写好草书,必须有深厚的功底,主要是须过“五关”。现分述如下:   第一动感关。草书的笔画要动静结合,以动取胜。唐代王邕讲怀素的狂草云:“忽作风驰及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伸眉劲铁。”这一描述说明动感是草书...
中国书法之草书五关
相关描述:  草书,尤其是扛萆,给人的艺术感受和启迪,是其他书体所不及的。要写好草书,必须有深厚的功底,主要是须过“五关”。现分述如下:   第一动感关。草书的笔画要动静结合,以动取胜。唐代王邕讲怀素的狂草云:“忽作风驰及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伸眉劲铁。”这一描述说明动感是草书...
郑板桥《兰竹石图》亮相南京经典2014秋拍
相关描述:  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在清代“扬州八怪”中是一位最杰出的代表,勇于革新创造的书画家,“道着民间痛痒”的文学家,“得志加泽于民”的“清官”。正因为他人品高尚,社会上对其书画墨宝视如拱璧,争购庋藏。据初步统计,海内外公私藏家收藏的有100余家600余幅书画作品,其中赝...
草书功能“五关”
相关描述:  草书,尤其是狂草,给人的艺术感受和启迪,是其他书体所不及的。要写好草书,必须有深厚的功底,主要是须过“五关”。   第一、动感关。草书的笔画要动静结合,以动取胜。唐代王邕讲怀素的狂草云:“忽作风驰及电掣,更点飞花兼散雪。寒猿饮水撼枯藤,壮士伸眉如劲铁。”这一描述说明动感是草书的重要特...
笔墨——载道有关中国书法与绘画笔墨转换的思考
相关描述: 书画用毛笔在宣纸上表现,是中国人独有的艺术形式,中国书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形成一套笔墨表现的完整体系,可以承载与表达中国文化的深层精神,延续中国文化的脉络,像赵孟頫一样,作为南宋王孙,家国毁亡,但他却冒天下大不韪毅然仕元,通过书画一道传承汉文化的精神,所谓『雅知国灭史不灭,家声无...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