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5秒
所有结果117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2017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美术展(纸上作品)征稿方案
相关描述:  一、展览简介   继成功举办“2016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美术展(油画)”以后,主办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将于2017年6月在“中国•南亚东南亚艺术周”期间举办“2017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美术展(纸上作品)”。   纸作为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在世界历史文化发...
现代笔法·传统风神
相关描述:  李孝萱 LI XIAOXUAN   李孝萱1959年生于天津市;1982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5年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至今。现任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Modern traditional brush...
【雅昌视频】阴澍雨:具备时代情感的传统艺术能穿越时空
相关描述:   相对于西洋绘画与雕塑对于人体生命的赞美,中国书画无疑是通过表现自然折射人的精神情感的,而且,在表现自然中尤以吟诵秋景为其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阴澍雨,作为生自北方的中国画家,尤以描绘北方秋季的景色事物为长。本次雅昌专访,就让我们走进阴澍雨老师的艺术生活。   阴澍雨:中国的绘画、中国...
阴澍雨:具备时代情感的传统艺术能穿越时空
相关描述:  相对于西洋绘画与雕塑对于人体生命的赞美,中国书画无疑是通过表现自然折射人的精神情感的,而且,在表现自然中尤以吟诵秋景为其美学精神的集中体现。阴澍雨,作为生自北方的中国画家,尤以描绘北方秋季的景色事物为长。本次雅昌专访,就让我们走进阴澍雨老师的艺术生活。   阴澍雨:中国的绘画、中国的...
【雅昌专稿】艺术头条(1.23-1.29)新闻top10:2016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100幅中国艺术家新作
相关描述:  【编者按】关注艺术,就上“艺术头条”APP。“艺术头条”推出一周热点新闻点击排行,对于最hot的艺术新闻,小编加以整理与归纳,定能让你大饱眼福,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艺术头条”本周(2017.1.23-2017.1.29)的热点新闻吧!   1、2016年最让人印象深刻的100幅中...
【新春专题二】当代艺术中的“鸡”形象转换 “五德”被消解
相关描述:   【编者按】因为“鸡”的发音与“吉”字相近,因此鸡的形象常被兆示吉庆,在艺术圈也颇受欢迎。鸡不仅是古代文人寄托信仰的动物,也成为当代艺术家思想表达的出口之一。不同的是,在传统题材中,被称为“德禽”的鸡因有“五德”被赋予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而在当代艺术作品中,鸡所属的文化内涵被逐渐消解...
高古玉收藏入门难 市场价值仍被低估
相关描述: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曾曰:“君子比德于玉”。中华独有的玉器文化,数千年来一直被传承至今。而在历代玉器收藏中,汉代或汉代以前的玉器被称为高古玉,其绝对是集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文物和金字塔尖上的藏品。自宋代以来,历代金石收藏家对高古玉赞颂有加。   虽然当前中国艺术品市场转入调...
潘丰泉:“寓意”创作才能呈现文化高度
相关描述:  在齐白石眼里,“花鸟画除青藤、释道济、朱雪个外,视之勿见”,潘天寿也认为不能乱看,乱看容易把眼睛看坏了。同样,什么都画或乱画一气,缺乏一种敬畏之心观察表现,不仅失之表面浅薄,更欠缺对文化内涵的考虑。所以那些留不下来的画面,只因为像昙花一现来得快去得也快,故倡导花鸟画寓意性尤为重要。 ...
兰州剪纸艺人的传统回归路
相关描述:   冬日的午后,坐在自家阳台上的史婷,聚精会神地剪着手中的剪纸,临近新年,她想剪一些金鸡图案送给亲戚朋友,图个吉祥如意。   冬日的午后,坐在自家阳台上的史婷,聚精会神地剪着手中的剪纸,临近新年,她想剪一些金鸡图案送给亲戚朋友,图个吉祥如意。   一把剪刀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技艺纯...
兰州剪纸艺人的传统回归路
相关描述:  中新网兰州12月28日电 (杨娜 高莹)冬日的午后,坐在自家阳台上的史婷,聚精会神地剪着手中的剪纸,临近新年,她想剪一些金鸡图案送给亲戚朋友,图个吉祥如意。   一把剪刀在她的手中上下翻飞,技艺纯熟的她几分钟便剪出一只活灵活现的公鸡图案。对于自己的剪纸技巧,拿了四十多年剪刀的史婷颇有...
匠人执物:专访玉雕新秀郑煜儒
相关描述:  初识郑煜儒,是在“陆子冈杯”精品展上,一组名为 “碧水禅心”的作品别具风格,引起了众人关注,笔者了解到其作者竟是位“85后”玉雕新秀,除了琢玉有成以外,还是个文采斐然的和田玉文化传播专家,他撰写的辨玉科普与寻玉游记在网络上广受褒赞,带着对这位玉雕师的好奇,笔者如约在郑煜儒的工作室“紫珑...
姚惠芬:做绣娘是一辈子的事
相关描述:  苏绣作为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发展至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它发源于苏州吴县一带,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苏绣是江南的一个象征,亦是苏州的缩影。明代的苏州,城内城外,家家养蚕,户户刺绣,可谓当时最寻常的景象。正德年间的...
前世今生——曹志明《国学经典书画展》香港开幕
相关描述:   由荣宝斋(香港)有限公司主办的前世今生——曹志明《国学经典书画展》于12月16日在香港开幕。中国美协香港分会、中国书协香港分会的专家以及内地、香港各界人士300多人参加了开幕式。   这次展览以中国“书”、“画”作品为载体,向香港各界民众呈现中华传统国学文化的“前世”与“...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涂翼报:“水仙王子”的陶艺创作哲学
相关描述:  景德镇作为一座以陶瓷支撑千年的城市,积淀了很多文化、创新、工匠精神。陶瓷是火的艺术,普通的泥土经过能工巧匠的手、窑炉的高温烧结和物理化学变化,被锤炼成精美的艺术品和日用品。本期《聚焦景瓷对话名家》系列访谈邀请到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涂翼报,分享他的陶瓷艺术故事。   主持人:您是如何与陶瓷...
玉石雕刻行业的破解之道
相关描述:  在宏观经济形势所主导下,市场对玉雕艺人和玉雕工作室的冲击最为直接,面对这样的行情,各个玉雕工作室纷纷寻找各自的生存之道。那么该如何做才能破解困境呢?   一、调整产品架构   玉雕产品基本上可以分为中、高、低三个层次,分别对应不同的消费者,宏观经济最主要的影响便是高端消费人群,因此...
【雅昌专稿】李一对话阴澍雨:“雅玩时代”的诗书画意趣
相关描述:        李一与阴澍雨的联展不是第一次,在讲究书画同源的中国艺术里,书法与绘画作品并置并不鲜见。然而,在二人新的联展“一雨成秋”上,自作诗、花鸟画和书法艺术,三者交汇,将诗歌的文学性、绘画中的诗意和书法的笔意形成一种新的互文关系。如果在古代,这种形式似乎构不成“新”。但进...
陈半丁是怎么落后的?
相关描述:  陈半丁和齐白石都是吴昌硕的学生。但陈半丁19岁就认识了吴昌硕,还认识了蒲华,齐白石19岁的时候还在湘潭的乡下做雕花木匠。陈半丁29岁的时候就为吴昌硕临摹祖像,而齐白石在这个岁数也只是在方圆百里有了画名。陈半丁1906年31岁就到了北京,齐白石到1917年55岁才到北京。相比较而言,陈半...
轮椅上的青岛泥塑大师:捏泥40年手心已平整
相关描述:  9月21日,第四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开幕第一天,位于济南国际会展中心一楼的青岛展区,人头攒动。裹满芝麻的美味糖球、富有崂山民俗特色的崂山面塑、始于明代的大欧鸟笼……一个个精巧的艺术品让参观者纷纷驻足,而这都离不开巧手的匠人。   与乡亲们闲聊时的乐趣、含饴弄孙的幸福感、田地劳作的满足感…...
崇正16秋拍| 跟翡翠白菜比,原来乾隆爷更爱它
相关描述:   乾隆皇帝是我国古代最爱玉的帝王。历史上再没有哪位帝王,像乾隆帝那样,对玉器的认识和研究投入如此大的精力。他爱玉、藏玉、甚至在玉器制作上亲力亲为,他在位期间是清宫收藏古玉最多的时期。   据说乾隆皇帝咏玉的诗文就达800首之多。他有17个儿子,除第16子早殇未命名外,其余诸子取...
强者的无奈——沈沁对传统题材的当代阐释
相关描述: 沈沁 《生NO.2》 138×34厘米 纸本水墨 2012年   文:贾方舟   沈沁在画了一段时间的《婴儿》系列之后,开始转向对鹰鹫的描绘,这种突兀的转向一时让人难以看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其实,只要你对她所描绘的猛禽的独特视角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些截然不同的取材皆源于画家对...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