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8秒
所有结果57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2024年深圳青年艺术周启幕:关注本土青年艺术力量
相关描述:2024年12月20日下午,第十届深圳青年艺术周在深圳市南山区华侨城燕晗高地开幕。作为深圳年度综合性城市文化盛事——深圳第二十届“创意十二月”精品项目之一,活动期间将开展《深纪元:2024第十届深圳青年艺术周邀请展》《击鼓传“话”:艺术分享会》《抛砖引玉:艺术手工坊》《自然艺术体验工坊》等...
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宁德考察调研
相关描述:10月28日至29日,中国美协副主席,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省美协主席王来文,中国美协会员工作处处长刘中,中国美协理事、荣宝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中国美协理事、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全国公安美协主席李冬等专家组一行莅临宁德,考察调研正在创建中的中国美协宁德写生基地...
中国美协专家组赴宁德考察调研
相关描述:10月28日至29日,中国美协副主席,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美协主席王来文,中国美协会员工作处处长刘中,中国美协理事、荣宝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中国美协理事、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全国公安美协主席李冬等专家组一行莅临宁德,考察调研正在创建中的中国美协宁德...
潘鲁生:让传统工艺回归生活
相关描述:​传统手工艺是传统生产生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目,其中包含民族传统造物智慧、审美意识、技术能力和伦理观念。当前,进一步体现出农业、工业和信息经济叠加的产业价值,加强传统手工艺资源的设计转化与创新,使之回归日常生活应用,是一个重要的时代主题。传统手工艺的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
“数字时代的人类学方法” 第七届哲学·艺术·科学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
相关描述:2024年9月29日,“数字时代的人类学方法”——第七届哲学· 艺术· 科学论坛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多功能厅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中国《装饰》杂志社、四川美术学院共同主办,四川美术学院视觉艺术研究院承办。本次论坛邀请了来自国内知名高校众多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的人类学方法”的会议主题展开探...
潘鲁生主席莅闽调研民间文艺工作
相关描述:  2024年9月25日至29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在福建进行考察调研。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王来文,中国民文协副主席、福建省民文协主席李豫闽,省民文协副主席、秘书长吴维敏,泉州市文联党组书记夏丽清,漳州市文...
现场 | “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在孔子博物馆开幕
相关描述:​“生生不息——婺州·孔裔·榉溪十八禮”展览于2024年9月16日—11月17日在孔子博物馆举行,本展览系2024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致敬孔子——全省百项文旅活动”之一。展览由孔子博物馆、浙江省磐安县人民政府、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主办。展览现场2024年中秋佳节——在这秋高气爽、清澈如镜...
潘鲁生:通过设计转化,实现民艺发展
相关描述:  民艺是城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文创产业的内容驱动力,也是民族美育的重要内容,需要不断传承实践,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文化保护传承与城镇化不矛盾,它们是共生关系,可以协调发展。  民艺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设计、研发和推广。  传统工艺首先要讲究“工艺之...
重磅新作,冯骥才《非遗学原理》亮相天津大学
相关描述:《非遗学原理》 冯骥才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4年9月9月14日下午,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下称“冯研院”)举办的2024级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交叉学科硕士生入学仪式上,13名新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入学礼物——冯骥才先生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书《非遗学原理》。这部非遗学科建设...
文化中国行 | “灵了灵了”,上海艺术名家对贡山赞不绝口
相关描述:“灵了灵了”(上海话:太好了,太好了),这是上海市艺术家们对贡山美景的由衷赞叹。9月2日至3日,一场跨越3000多公里的艺术碰撞在云南省怒江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闪烁光芒。17名来自上海市的书画、摄影名家与怒江本土艺术家们携手,沿着怒江北上,走进人神共居的丙中洛镇,共同采风创作,以画寄情,...
80期《美术纵横》|封面人物:潘鲁生
相关描述:潘鲁生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民间文艺研究、民间文艺保护与创作实践。担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中国民间文学大系》编纂出版委员会主任、《中国民间工艺集成》总主编,担任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出版《民艺学论纲》《民间文化生态调查》《手艺农村》《设计论》《美在乡...
【大家谈】潘鲁生:让传统手工艺回归生活
相关描述:传统手工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承载着民族传统造物智慧、审美意识、技术能力和伦理观念。同时,其与百姓生活联系也非常密切。如何使之回归日常生活应用,延续传统手工艺的文脉,续写民族人文精神?请与我们共同思考。传统手工艺是传统生产生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目,其中包含民...
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走进凤凰古村
相关描述:“走进古村——深圳(宝安)综合材料绘画展”在深圳市宝安凤凰古村开幕,同期举办交流和研讨会。2024年7月20日至8月10日期间,在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凤凰古村,观众和游客能够欣赏到21位画家40余幅散发着强烈当代气息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在欣赏绘画艺术的同时,游客还可以在几十条古巷中穿行,探...
王其钧:典则俊雅的传统民居 | 文化中国行
相关描述:作者:王其钧“文化中国行·乡村建筑保护与活化利用”专题刊于《文物天地》2024年第6期中国传统民居建筑,无论是在地域分布还是风格特色上,都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面貌。横跨祖国的南北东西,依托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背景,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在众多的中国古建筑的门类之中,中国民居是其中数量最...
中华美育行|黄山写生创作班开启
相关描述:黄山写生创作班课程介绍本课程行程主要是黄山及其周边的风景名胜人文建筑,精选了当地最具有皖南风格独特的徽派民居村落,如查济、宏村等,跟随美院名师参观名家艺术馆。通过系统的风景写生训练和对室外写生的深入研究、深入学习和欣赏中国画,全面提升学员从立意、构图、色彩、表现等方面的创作水平,理解中国画...
在世界遗产景迈山古茶林中徜徉
相关描述:作者:覃炳庚景迈山古茶林大平掌林区2023年9月17日,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审议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填补了以茶为主题世界遗产的空白。因了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的喜之讯,我于2024年5月11日至17日独自驾车探访景迈...
潘鲁生:五一节的礼物|《乡村·文创》
相关描述:《乡村·文创》展览海报  这几年有机会到广东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大亚湾)调研,发现大亚湾与我过去认知中的工业城区有些偏差,其实在现代工业文明的背后仍存续着乡村文化的种子,仍有让人不能忘怀的乡愁记忆,带着这些思考,我们走进了大亚湾的乡村社区,考察现存的传统村落,与当地老百姓拉家常,...
将“布衣百迹”群展带回康乐村现场 推动艺术与社区融合
相关描述:4月13日,作为“扩展的观念:博伊斯与中国”公共艺术系列项目之一,“布衣百迹”康乐村社会现场·在地对话工作坊在海珠区凤阳图书馆成功举办。活动包含两个环节:首先,参展艺术家带领观众进行“布衣百迹”群展的导览和现场对谈;其次,举办制衣产业工人卡通群像的丝网印工作坊,共吸引27位报名者,现场参与...
致敬造物者 | 潘鲁生:走进田野,扎根生活
相关描述:来源:非凡时尚人物致敬造物者2024非凡时尚人物获奖感言时尚,是时代创新的潮流,时尚,也往往包含历史传统的回望。正如古老的手工艺传统,在今天的造物时尚中成为新的焦点。在“变”与“不变”交织的潮流里中,人们更深入地观照生活,更生动地表达自我,更热情地追求和诠释对于“美”的理解。手工艺与AI同...
影像中国 | 潘鲁生: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相关描述:“民间艺术是‘活’的。生活之美在日常、在劳作、在人情事理中,这是民间艺术源于自然、源于历史、源于自我的恒久魅力。”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潘鲁生,1962年生,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