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8秒
所有结果49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周亚鸣画作观后感
相关描述:  周亚鸣简介,1957年生,镇江人,198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199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史研究生课程班,1999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第二期中国画名家研修班。现居北京。中国当代文人画家。《中国美术史全集》隋唐巻撰稿人之一。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教援。  著有《生动辩》、《中国画的...
张鹏:李洋的“写生作品化”与艺术创作
相关描述:  文/张鹏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报《美术研究》副主编  中央美术学院丝绸之路艺术研究  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一  2009年李洋在《美术》杂志发表《写生作品化》一文,这是他多年在教学与创作中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其目的,一是链接中国画教学传统文脉,将前辈大师总结出的艺术...
艺术无写实,也无真实……
相关描述:  闫新生  中国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中央美术学院外聘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兼职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艺术常常是似乎不懂艺术的人创造的。山水创作 2017 局部  “人情练达即学问,世事洞明皆文章“,这句话与艺术家无关。山水创作 2017 局部  艺术无写实,也无真实,所谓写实只...
墨江砚海皆倾尽——关于冯三鬼水墨大写意长卷《大秦魂》的格变
相关描述:  披图为鉴,千载寂寥。  一个画家的寂寞幻变成野心,得到的不过是一份苍莽和孤独。当他孤独至绝的时候,个人生命与集群历史会在某个深夜迸发出属于,某个古老方域的艺术之魂。  那个魂,在深夜之际汇聚成形。  大秦之魂!彪炳千秋,一个弥于江河山川、天地时空的深沉诅咒,被后人一代一代传序。这一代被...
木兰变法
相关描述:  见到木兰女士近年的新作,欢喜无量,赞之叹之的瞬间突然联想起清人龚自珍说过“天道十年而小变,百年而大变。”这是被历史证明的包含着辩证法的发展历史观。艺术也是历史的一部分,恐怕也不会例外。  有作为、有胆识、有见解的思想家龚自珍,在十九世纪中叶那样一个灯烛无光、万马齐喑的时代,昌言无忌地大...
会心山水真如画——读尤德民的山水画有感
相关描述:  当今中国画坛,确实出现了多元化的创作格局。20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美术的引进,尤其是写实主义的引入,中国画一味临摹古人、陈陈相因、脱离生活、闭门造车的弊端逐渐得到了改变,画家开始到大自然和现实生活中去汲取营养,注重写生,这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人们在反思这段历史时,也指...
中国人物肖像画创作启示
相关描述:在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发展史上,唐宋成就最为辉煌。虽然唐宋以后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画家,也创作了不少传世之作,但总的说来,其基本表现方法和风格在唐宋时期已大致形成。那就是以线描为主的工笔画(白描)和用大笔勾勒、以泼墨为表现形式的写意画两大系统。近代的徐悲鸿、蒋兆和等人物画家,在广泛学习和汲取外来艺...
写生•写意
相关描述:中国绘画中,“写生”有两层意思:一是作为一种绘画方式,写生被定义直接或者间接观察、体会、感悟、描绘自然万物的一种方式,也就是中国古代画家所重视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二是将写生理解为一种绘画状态或理念,即“写万物之生意”,它要求不仅要取物象之“形”,更为重要的还要表现对象之“神”,东晋顾...
中国画人物创作杂谈
相关描述:在中国人物画的创作发展史上,虽然唐、宋以后出现许多杰出的画家,也创作了不少传世之作,但总的说来,其基本表现方法和风格在唐、宋时期已大致形成,那就是以线描为主的工笔画(白描)和用大笔勾勒、以泼墨为表现形式的写意画两大系统。近代的徐悲鸿、蒋兆和等一些国画人物画家,在广泛学习和汲取外来艺术的基础...
唐天涯论画语录
相关描述:国画艺术的高度在乎笔墨功夫的锤炼,一幅作品的优劣,有时看一根线足矣,白石老人反复画虾、黄胄千百次画驴,皆为锤炼精到的笔墨,以此突破,从而为千变万化的大千世界传神写照!——唐天涯有感国画之美,在乎“变”字诀!每挥一笔,如剑法一剑三式,一波三折。每构一图,要跌宕起伏、虚实相生,能如此方出神韵!...
《石涛话语录》:对中国画的启示
相关描述:一直以来,中国古典画论秉承着中国绘画内在的“超越”体系,在技养、学养、哲思的三位一体中不断叠进,如同瀚海排浪般,涌向不同时代的彼岸。纵观中国美术史,画者,蔚然大观;立画论者,寥若晨星;画、论合十集大成者,凤毛麟角;而统照宙宇如日中天者,则若吉光片羽——其中,唐末五代的荆浩和明末清初的石涛,...
袁晓岑《孔雀》赏析
相关描述:​孔雀(国画) 57.5×69厘米 1998年 袁晓岑 袁晓岑美术馆藏在中国20世纪绘画史上,很多画家都在长期的笔墨实践中确定了某些与自身气质、经历和艺术主张等紧密相连的标识性题材,如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李可染的牛、李苦禅的鹰等。这些标识物一方面揭示出画家的生活经历与生存体验,另一方面...
“艺引力”中国当代水墨展11月开展
相关描述:游园清梦系列之二十九 纸本水墨 35×70cm 2018年由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和扫一扫当代艺术展主办,北京尚群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第四届)上海青年艺术博览会 “艺引力”—— 中国当代水墨展,将于2018年11月14日至19日上海世贸商城展览馆开展。据策展人万军介绍,此次参展艺术...
“黄名芊”开当代大漠山水画之先河
相关描述:浩瀚荒凉的沙漠,审美价值何在?寻觅唐诗,杜甫有“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白居易有“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王昌龄有“大漠风尘日色昏”;岑参有“风头如刀面如割”。看来多与征战相关,多写阴沉、险恶、惊恐。只有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洋溢着诗情画意。20世纪80年代,...
【雅昌专栏】陈履生:今天认识顾恺之不能停留在画史的著录中
相关描述: 我第一次见到原作是2011年9月19日,在大英博物馆的书画装裱室,实现了多年的愿望。——Mr.陈   “三绝”还是“三品”   尽管后世将“三绝”——“才绝”“画绝”“痴绝”的顾恺之尊称为“画圣”,可是,唐代张彦远在其重要的画史著作《历代名画记》中,则将他列为第三品,其上有陆探...
中国山水精神——写于太和艺术空间参加2013迈阿密艺术博览会之前
相关描述:  自魏晋文人不堪时代严酷的社会现实,从而将审美的观照对象由对社会生活与人物的传神写照转向对山川大地的自然体味起,中国山水画才有了适合自身成长的沃土。伴随后世美学理论的发展,画家不再局限于斗室之间的笔墨游戏,而更为注重人与自然的交流,在画家的笔下所呈现的已经不仅仅是画家们的审美观念,也同时...
浦江毓才俊,宿墨扬吴风——吴山明先生与浦江
相关描述:  9月26日上午,2018浦江·第十一届中国书画节暨“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工笔作品展在仙华文景园仙龙广场盛大开幕!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吴山明老师作为捐赠书画家代表在会上发言。作为本届书画节的重头戏之一的“吴山明教授师生中国画作品展”也在山明美术院开幕。 ...
改革开放40周年“山水精神”洪潮画展苏州展出
相关描述:苏州城事   苏州在线讯:七月流火,八月未央,苏州盛事不断,艺术热浪袭人。8月24日,由江苏中润艺品集团主办,苏州市典藏文化、苏州市雅墨文化、苏州市当代艺品、苏州市尹山湖美术馆协办举行了“改革开放40周年·山水精神”洪潮画展。此次画展得到了相关部门和各方媒体的大力支持。   现场展...
“艺术下基层 水墨绘民生”——中国长城书画院赴冀中股份邢台矿区写生采风系列活动(第二季)
相关描述:  2018年8月21日,“艺术下基层 水墨绘民生”——中国长城书画院赴冀中股份邢台矿区写生采风系列活动(第二季)圆满收官。   中国长城书画院采风团在东庞矿合影留念     8月11日,在中国长城书画院执行副院长邹立颖的带领下,书画院部分画家赴冀中股份邢台矿区所属的东庞矿和邢台矿...
瓷画一路“溪山行旅”
相关描述:     图1 清晚期青花瓷片    图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代范宽《溪山行旅图》(局部)   一头毛驴,一个隐世高人,一个幼稚童子,组成在一块青花瓷片上(图1)是这样的淡雅与传神,它让我想到“人在旅途,人生如寄。”山高水长,人生渺小,一切俗情只有淡然,方可获得一份欣然与快意...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