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6535条信息
- 玉雕书法四条屏
- 相关描述:【每周一品·馆长点评】 此《玉雕书法四条屏》是老物件。其以和田白玉高浮雕成独立的文字,镶嵌在髹黑漆的实木板上,并组成四条屏。据业界专家推断为民国时期仿制晚清达官权贵或商贾巨富为皇帝祝寿的四条屏。 此玉雕条屏的文字,既“借景喻情”歌功颂德,亦寄以“物阜民丰”的祈愿...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21/n1077146.html
2020-05-21 15:26:11
- 博物中国云:智慧保护云护航文物安全
- 相关描述:“博物中国云”智慧保护云主要包括库房管理、文物检测管理、文物修复管理等应用系统,从物理环境监测到文物自身安全,从残缺不完整到“完好如初”,智慧保护云为文物安全保驾护航!库房管理通过软硬件结合,实时感知文物的位置、姿态、运动状态、保存环境等,可以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动态监控,还可以对部分关键设...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18/n1081293.html
2020-05-18 00:00:00
- 博物中国云:智慧管理云实现高效办公!
- 相关描述:“博物中国云”智慧管理云主要包括藏品管理、协同办公、数字资产管理、社教管理与服务、展陈管理、运行评估藏品鉴定管理等应用,基本覆盖了文博单位的办公业务需求,通过这些应用系统,文博单位可以实现高效办公、精准管理。藏品管理系统主界面藏品是博物馆业务的核心,藏品管理是博物馆的基础工作,实现藏品的高...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18/n1081290.html
2020-05-18 00:00:00
- 被禁锢的灵魂——隋建国的作品 序
- 相关描述: 从中国当代艺术的语言线索看,80年代后半期,作为对‘85新潮过于倚重西方和过于沉重的文化包袱的逆反,曾经出现过追求纯粹的热流,在这个热流中,以西方现代的语言法则,去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转换的因素,又特别引人注目,最著名的莫过于徐冰和吕胜中。其实,隋建国1989~1991年的《结构系列》...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515/n1076349.html
2020-05-15 16:42:20
- 澳门多禄溙拍卖行瓷器系列,唯有中国瓷器最受藏家拥戴
- 相关描述:生活中,毫不起眼的泥土,也可以是取之不竭的宝藏。经过坯料制造、坯体成型等工序,经历劫难,幻化新生。光洁致密,声音清脆,如筝声流淌。这便是泥土的另一种形态,瓷。经过火的锻造,入土千年不朽。制瓷技艺,曾为中国一家独有,几百年前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各国在传统工艺的技术上不断创新,创立了自己国家...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514/n1076338.html
2020-05-14 23:40:56
- 器物鉴赏之康熙虎皮三彩(一器一解)
- 相关描述:康熙一朝瓷器基本都以绘画内容丰富、故事情节复杂、山水花鸟写实为主要装饰手段。但在这大潮流中,有一个品种却抛弃了潮流脱颖而出,那就是康熙虎皮三彩。虎皮三彩一跃成为瓷器收藏爱好者口中的佳品、名品,成为康熙众多瓷器品种当中又一经典之作。康熙虎皮三彩起源于北方的唐三彩,更远可以追溯到二晋时期的越窑...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511/n1076089.html
2020-05-11 21:53:32
- 孙机:唐宋时期的茶具与酒具
- 相关描述:在博物馆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鉴定古器物名称和用途的问题。前些年王振铎先生关于汉代的樽、勺、巵、魁的研究,【1】就在这方面作出了值得学习的范例。但由于古器物种类纷繁,故有待清理者尚所在多有。这里仅就唐宋时代的杯类和壶类(近代意义上的)中哪些是茶具、哪些是酒具的问题,略作探讨如下。汉代主要用樽盛...
-
http://news.artron.net/20200511/n1076016.html
2020-05-11 10:10:04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铜镜鉴定你可懂?马未都:五大要点需牢记
- 相关描述: 据考古资料记载,远在殷商时期就有铜镜,春秋战国时期,铜镜已成为当时常用的生活用品,以后各代均有铸造。直到玻璃镜出现以后,它才随着玻璃镜的普及而退出历史舞台。铜镜的材质是以一种合金铸造而成的。虽然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但是古铜镜的制作工艺并没有发生过巨大的变化。古铜镜的发展历史也流传至今。铜镜...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9/n1075351.html
2020-04-29 15:10:12
- 铜镜鉴定这门学问,真的很难吗?马未都:一篇文章带你读懂铜镜
- 相关描述: 铜镜是古人用来装饰理容的一种日常生活用品。它制造得精美绝伦,集观赏、实用、珍藏于一身,堪称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当前铜镜的收藏虽远不如邮票、古钱币、玉器等那么热门,但其市场正在由冷变热,逐步成为新的收藏投资亮点。2004年初,北京开启了中国文物市场第一次铜镜交易专场,全部交易品均为民...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8/n1075173.html
2020-04-28 15:28:06
- 为什么汝窑是「天下第一窑」?为你揭开神秘面纱
- 相关描述: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国古代伟大发明之一,【瓷器】与【中国】在英文中同为一词,这充分说明了精美绝伦的中国瓷器完全可以作为中华文明的象征。历史证明,每一件带着文化血脉的传世珍品,都会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而越来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名瓷一件】的收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28/n1075113.html
2020-04-28 10:50:31
- 保利十五周年精彩回顾:错金镂彩 元明清掐丝珐琅器臻萃
- 相关描述:珐琅之臻,辉煌胜金。与錾胎珐琅及画珐琅相同,铜胎掐丝珐琅作为其门类之一,以辉煌胜金、温润胜玉、光泽胜珠、细腻胜瓷的绝妙工艺,在历代的能工巧匠手中,呈现永恒的绚丽光彩。此工艺因时间的变迁而有种种不同的释名,如首次记录了珐琅工艺的渊源、特点和用途的明初曹昭《格古要论》中有云:“以铜作身,用药烧...
-
http://news.artron.net/20200423/n1074470.html
2020-04-23 14:23:58
- 辨别丙申年生肖猴票邮票的真假
- 相关描述:图1 折页顺序图图2 封面图3 墨色样图4 刷印样图5 刷印样图6 拓色样图7 封底图12 真票的双眼特征图14 真票的臀部雕刻版布线特征图13 真票猴子手上拿着大寿桃雕刻线条及油墨特征图15 真票第2图猴子的手部特征图18 真票第2图上的大猴子面容特征图16 真票的腿部毛发特征图17 真...
-
http://news.artron.net/20200422/n1074337.html
2020-04-22 09:53:06
- E-BIDDING 丨中国嘉德网拍第16期:竹语余香 静谧之美
- 相关描述:中国竹工艺自室町时代(1333-1573年)传入日本,受到珍视,并对日本艺术产生巨大影响。竹的旺盛生命力也被视为民族顽强向上与坚忍不拔的精神象征。竹器甚至被视为神圣之物、神灵寄居之所。竹艺在日本日常生活的茶道、花道中也是不可忽视的存在。相较而言,中国传统竹制品严谨细密,编织技艺高超;日本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17/n1077088.html
2020-04-17 17:59:00
- 2019年2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青年艺术家:陈丽同
- 相关描述:2019年2月AAC艺术中国月度观察报告之年度青年艺术家:陈丽同重要艺术活动《陈丽同个展——“核心样本”》于2019年2月16日在胶囊画廊成功举办。该展览涵盖了艺术家过去3年所创作的雕塑、绘画与拼贴作品以及特别为画廊空间所制作的现场装置。作为一名生活并工作于香港的年轻艺术家,陈丽同选择了持...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17/n1074089.html
2020-04-17 11:33:07
- 马未都:所有骗子都在一个地方下功夫,那就是怎么让你贪!
- 相关描述:马未都军队大院出生的他下过乡,进过厂,刚好赶上文学大热当了一名编辑,认识了很多文学圈的大牛,积累了大量人脉。随后凭借自己的学识和人脉接触古董收藏。在那个年代,他能动不动花上几十百来块钱,就能捡到如今上百万也购买不到的大漏,努力加上时机,想不成功都难!当然,一个人不可能每次都是幸运的,马未都...
-
http://news.artron.net/20200414/n1074799.html
2020-04-14 21:26:28
-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三彩鸳鸯尊赏析
- 相关描述:三彩器,全名三彩釉陶器,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低温釉陶器,釉彩有黄、绿、白、褐、蓝、黑等色彩,而以黄、绿、白三色为主,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唐三彩"。三彩鸳鸯尊,唐代,现藏于河南博物院。尊呈卧姿鸳鸯形,背部有椭圆形口,鸳鸯扁嘴长颈,昂首卷尾,两翼覆身,蹼足站在一块方形台板上,通体施黄绿白等彩釉...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13/n1073795.html
2020-04-13 09:28:47
- 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青铜面饰赏析
- 相关描述:青铜面饰,是一种正面为浅浮雕的片状青铜器,依照形制的不同分为青铜人面饰和青铜兽面饰两种,面饰周边多有穿孔,可将其固定在某种器具或戴于兽的面部。现藏于河南博物院的这副青铜面饰,是戴于马冠的饰物,出土于西周应国墓。器物根据人的面部结构进行仿制,五官具备,造型夸张,看上去更像猴面。面饰顶部两缕...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13/n1073793.html
2020-04-13 09:23:22
- 绝世孤宝,全世界只此一件!
- 相关描述:今天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东东,推荐给大家看看——
请看下图,第一眼,你觉得它是什么?“杯子啊,那还用说?”“玻璃水杯啊,我家多的是…”“嗯,喝啤酒的杯子…”“我家的牛奶杯就长这样好么…” 的确,这只杯子很“现代”: 颜色有点淡琥珀色,外表没有什么纹路,表面看得出是经过抛光处理的,杯身上有一...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403/n1073451.html
2020-04-03 21:29:18
- 明代琢玉大师陆子冈与苏琢史略考
- 相关描述: 【摘要】明清时期,苏州的琢玉业达到高峰,宋应星《天工开物》载:“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在苏州琢玉历史上能匠辈出。尤以陆子冈最为知名,太仓人陆子冈移居苏州,开办琢玉作坊,以“碾玉妙手”名闻朝野,后世琢玉艺人把他奉为“师祖”,陆氏对苏州琢玉业乃至全国琢玉业的发展影响深远。 【关...
-
http://artist.artron.net/20200330/n1073071.html
2020-03-30 16:44:07
- 青白瓷:体现宋人格调
- 相关描述:“瓷素茶寂琴破音”,是品茶时最美妙的情景,视觉、味觉、听觉开始密集感觉的风势,汇聚思想的流水,涤荡情绪的杂质,审美体验在愈来愈接近于本色时提纯,重回朴素的格调。这格调大概始于宋人点茶,咬盏的茶之花,点出了宋人生活的精致与典雅,是青瓷中的美学趣味。宋代留下的五大著名窑口,至今为茶人喜爱。汝窑...
-
https://news.artron.net/20200327/n1072880.html
2020-03-27 1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