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258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百余幅齐白石等中国名家画作首次公开
相关描述:     此次展出齐白石作品10件,有松鹰、鱼、鸳鸯和花鸟等,这些作品大部分出自齐白石晚年,是其八十多岁高龄后对生活的恬淡感悟,笔墨之间尽显齐白石闲适的生活态度。 胡健 摄   中新网太原8月16日电 (记者 胡健)从元代至当世,以齐白石、张大千为代表的136幅中国名家书画作品16日首...
近现代绘画的金石趣味
相关描述:  什么是金石学   黄宾虹西泠小景中国画   说实话,金石学这个话题其实形成历史不是很长,但是我们对它大多似懂非懂,似知不知。简单地说,“金”其实指的就是钟鼎。所谓的“石”广义包涵摩崖刻石和专用记录功德的石碑。但后来又经过注解和演变,出现了理解上的不同,这个不展开说。“金文”专指...
杨大伟:写意的省思
相关描述:  写,即一种书写的行动和心理状态。意,即主体心中感受到的外物的精神和形象。   写意有大、小写意之分。大写意强调的是精神境界高,笔墨气魄大。大写意与书法中的草书观念一致,有的画家甚至以狂草入画。中国大写意精神既高妙又超凡,应该是比较难以达到的一种磅礴境界。   中国画的“写意”始于北...
古雅之美的金石趣味 惟中国画独有
相关描述:  编者按: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们以金石趣味入画,做出了积极的有意义的艺术探索,而古拙之美、古...
梅墨生: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
相关描述:  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们以金石趣味入画,做出了积极的有意义的艺术探索,而古拙之美、古意之美、...
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
相关描述: 黄宾虹 西泠小景 中国画   近现代绘画里的金石趣味   编者按:中国绘画和书法的思潮转变绕不开金石,绕不开金石的审美趣味,其雄强、刚健、粗犷、质朴、苍浑的美学特点,引入到绘画艺术之后,呈现了沧桑的历史感,与“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相契合。金石趣味是中国艺术的独到之美,近现代中国画家...
写意的省思
相关描述:  写,即一种书写的行动和心理状态。意,即主体心中感受到的外物的精神和形象。   写意有大、小写意之分。大写意强调的是精神境界高,笔墨气魄大。大写意与书法中的草书观念一致,有的画家甚至以狂草入画。中国大写意精神既高妙又超凡,应该是比较难以达到的一种磅礴境界。   中国画的“写意”始于北...
李洋的“写生作品化”与艺术创作
相关描述:  一、2009年李洋在《美术》杂志上发表《写生作品化》一文,这是他多年在教学与创作中研究和实践的成果。其目的,一是链接中国画教学传统文脉,将前辈大师总结出的艺术教学方法和艺术实践经验衔接今天的中国画教学。二是反思人物画教学中写生与创作的辩证关系,力图在写生作品化的要求下捕捉体悟对象的内在...
匡时国际拍卖2017公开征集现已启动 8月中旬江苏地区率先展开
相关描述:  匡时国际拍卖2017公开征集启动   匡时国际2017年公开征集已经启动,从8月11日至17日,匡时专家团队将依次奔赴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等地举行大型的公开征集活动,届时现场将为广大藏友提供专业的艺术品委托拍卖等服务。其中苏州站征集的时间为8月11日至12日全天,地点为苏州会...
毕业创作写意画越来越少
相关描述:   任伯年花鸟   近代以来,中国画传承的主要方式由师徒授受制渐转向现代学院制,高等艺术院校渐成为中国画人才培养主体。有学者曾提出:“海派花鸟画第一代是任伯年、虚谷、赵之谦、蒲华、吴昌硕等,其传承于中国美术学院一脉;第二代有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陆抑非等;第三代有叶尚青、朱颖人、卢...
吴冠南:为什么“缺”能带来视觉上的美感?
相关描述:  书画奇效,贵在意外。意外之效可遇不可求,全凭平时的积累与顿悟。   中国的书画艺术有四种至美值得穷毕生精力去追求。一种是浑金璞玉,不雕不琢之美,如原始彩陶、汉魏造像即是一例;另一种是雍容华贵,平和安详之美,如明代董其昌、清代伊秉绶、吴大徵的作品即是一例;再一种是放浪不羁、野逸洒脱...
注意!毕业创作写意画越来越少
相关描述:  近代以来,中国画传承的主要方式由师徒授受制渐转向现代学院制,高等艺术院校渐成为中国画人才培养主体。有学者曾提出:“海派花鸟画第一代是任伯年、虚谷、赵之谦、蒲华、吴昌硕等,其传承于中国美术学院一脉;第二代有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陆抑非等;第三代有叶尚青、朱颖人、卢坤峰、舒传曦、张立辰、...
吾负藤花——徐悲鸿精神的现代性阐释
相关描述:  对于“人之活动”,徐悲鸿是把人的身体、力量、心灵、精神、意志、学识综合并举。首先是身体与力量:“吾所期于人之活动者,乃欲见第一第二肌肉活动及筋与骨之活动,管他安置在英雄身上或豪杰身上,舟子农夫固好,便职业强盗亦好。因为靠着那几根骨头,那几根筋之活动,吾人方有饭可吃,有酒可饮,有生可乐,...
大师吴昌硕
相关描述:  吴昌硕(1844.8.1—1927.11.29),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硕,又署仓石、苍石,多别号,常见者有仓硕、老苍、老缶、苦铁、大聋、缶道人、石尊者等。浙江省孝丰县鄣吴村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蒲华、虚谷合称为“清...
林明杰: 纳凉图的凉意哪儿去了?
相关描述:  入伏之苦热,虽有空调,亦头脑昏昏。难怪古人喜作纳凉图,或有望梅止渴、赏画消暑之功也。   历史上很多著名画家都画过纳凉图,大多格局都是依山傍水处,幽篁古树间,置一疏简小屋,屋内高士作读书或摇扇状,也有二人席地,默然闲坐。而很多山水画作虽未名以纳凉,但自有一种清凉意。而这种清凉意,是中...
海派花鸟画还能走多久?
相关描述:  近代以来,中国画传承的主要方式由师徒授受制渐转向现代学院制,高等艺术院校渐成为中国画人才培养主体。   有学者曾提出:“海派花鸟画第一代是任伯年、虚谷、赵之谦、蒲华、吴昌硕等,其传承于中国美术学院一脉,第二代有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陆抑非等;第三代有叶尚青、朱颖人、卢坤峰、舒传曦、...
蔡树农:海派花鸟画还能走多久?
相关描述:  近代以来,中国画传承的主要方式由师徒授受制渐转向现代学院制,高等艺术院校渐成为中国画人才培养主体。   有学者曾提出:“海派花鸟画第一代是任伯年、虚谷、赵之谦、蒲华、吴昌硕等,其传承于中国美术学院一脉,第二代有潘天寿、诸乐三、吴茀之、陆抑非等;第三代有叶尚青、朱颖人、卢坤峰、舒传曦、...
浙江世贸2017春季书画•油画•古玩艺术品拍卖会精品呈现(六)
相关描述:  这季拍卖会将呈现372件精品力作,精品云集,名家辈出,主要以古代、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件件珠玑。今年特加入了印章、瓷器、家具、文房类艺术品,以供您臻选。   分为:   一、艺苑霞蔚—中国书画•油画艺术品   二、翰墨流芳—凤凰艺术品基金会专题   三、妙观逸致—中国书画•油画...
“清风徐来——桐乡市博物馆馆藏扇面精品展”开展
相关描述:  扇子古称“便面”,既是日用品,又是工艺品。作为引风纳凉的工具,始于汉代,到宋元时,团扇多见,明中叶以后折扇盛行。在古代,扇子几乎是文人墨客随身必备的物品,是手中把玩之物。写字作画的扇子,保持原样的叫成扇,为了便于收藏和鉴赏,脱离扇骨装裱成册页的习称扇面,成为中国书法艺术史上一种独特的艺...
【雅昌快讯】归杭只展三天!保利十二周年秋拍超级夜场四件亿元级拍品首展启幕
相关描述: 2017年7月12日,《震古烁今—源自浙江的巨匠》展在杭州JW万豪三层揭幕,只展三天。展品上溯宋佚名《汉宫秋图》,承元初赵孟頫《心经》,至清任熊《姚大梅诗意图册》、吴昌硕《花卉十二屏》,为四件馆藏级作品。图为展览现场,人潮济济   2017年7月12日,《震古烁今...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