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156条信息
- 《中国书画名家》杂志推荐:心迹双清——当代实力派书画家李亚作品欣赏
- 相关描述:
艺术简历
Yi Shu Jian Li
李亚,1977年10月出生于河北省晋州市,现居北京。别署二石精舍、邻虚山房。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结业于清华大学首届霍春阳传统绘画研究室。国画主攻花鸟、人物,书法擅长篆隶。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霍春阳先生入室弟子...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717/n945306.html
2017-07-17 14:27:15
- 中国画创作谈
- 相关描述:
仿古山水册之一(国画) 明 董其昌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唐代张頫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这八个字实在是中国画的真谛。主客之间有一种内在的联系,向外师法自然造化,向内探得心源。石涛的《苦瓜和尚画语录》也对此有所继承。中国文化讲道器不二,庄子曾说“道在瓦甓,道在尿溺”,话虽不...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16/n944996.html
2017-07-16 23:32:13
- 风神高爽骨亦奇——吴悦石书画艺术品读
- 相关描述: 当今画坛,随着以传统绘画为根基的创作团队越来越受到关注,画坛也呈现出一派发展、繁荣的态势。中国画,必当有中国精神才站得住、立得稳。而在全国大展中占主流的当代新工笔绘画,其影像描摹、肌理处理以及特殊工具的运用,制作出的作品画面越来越好看,但是也越发丧失了中国画的笔墨精神和文化诉求。对大多...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712/n944399.html
2017-07-12 14:10:50
- 孤独而灿烂的“瘦金体”
- 相关描述: “瘦金体”本应称为“瘦筋体”,然而因之为御书,以“金”易“筋”,以示尊重。宋徽宗赵佶自小喜好笔墨丹青,并且有着过人的书法绘画天赋,这也为他后来创造“瘦金体”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瘦金体笔划瘦硬有力,行笔不容犹豫,一气呵成,是中国书法史上集瘦硬之美于大成的一座巅峰,“鼠尾钉头方转角,兰撇...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07/n943263.html
2017-07-07 09:51:23
- 展讯:故乡山川——蒋志鑫、李宝堂、荆玉成写意画展
- 相关描述: 展讯
由山东美术馆、山东省美术家协会、甘肃省美术家协会、山东画院、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山东省国画院主办的“故乡山川——蒋志鑫、李宝堂、荆玉成写意画展”,将于7月8日至7月30日在山东美术馆如期展出。展出作品约40幅,请随小编一起先睹为快。
展览前言
繁忙日常的工作生活中...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706/n943073.html
2017-07-06 14:46:15
- 孤独而灿烂的瘦金体
- 相关描述: “瘦金体”本应称为“瘦筋体”,然而因之为御书,以“金”易“筋”,以示尊重。宋徽宗赵佶自小喜好笔墨丹青,并且有着过人的书法绘画天赋,这也为他后来创造“瘦金体”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条件。瘦金体笔划瘦硬有力,行笔不容犹豫,一气呵成,是中国书法史上集瘦硬之美于大成的一座巅峰,“鼠尾钉头方转角,兰撇...
-
http://news.artron.net/20170706/n943051.html
2017-07-06 14:04:22
- 美术留学生在中国
-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硕博留学生在爨底下村合影
今年3、4月间,来自中国美院和中央美院的100余名硕、博留学生,背上画夹、步履不停,北上北京沿河城幽州村、爨底下村,南下杭州京杭大运河、西湖、龙坞茶村、富春江、仙居皤滩古镇、高迁古村、永安溪畔的仙居绿道考察写生。
通过实地...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06/n943004.html
2017-07-06 09:36:39
- 古人为宾我为主:吴昌硕的跨世纪抉择
- 相关描述: 一个世纪以前的中国画坛,与今天有几分相似——外来文化冲击之下,有人选择全盘西化,有人选择封闭固守,也有人融合古今中外寻求新路。
1917年,遍游欧美归来的康有为认为“中国近世之画衰败极矣”,主张上追唐宋,远师西方,改良中国画。在当时,画坛流行的因一味“摹古”而了无生气的“四王”画...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05/n942932.html
2017-07-05 21:37:11
- 被拍价惊着了?黄宾虹的书法你知道吗?
- 相关描述: 董桥先生的《宾虹草堂》中提及英国汉学学者对黄宾虹艺术的评价:“黄宾虹的冷僻其实不输石涛、八大,作品传递的是‘来世洪荒的信息’。”这似乎点明了黄宾虹画作为何难以被时人认同。与同时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相比,黄宾虹的艺术之路走得有些孤寂,他自言“50年以后人们会看好我的画”,如今看来,一语中的...
-
http://news.artron.net/20170704/n942692.html
2017-07-04 16:26:34
- 黄宾虹书法高明在化“经意”为“适意”
- 相关描述:
江上山 黄宾虹
董桥先生的《宾虹草堂》中提及英国汉学学者对黄宾虹艺术的评价:“黄宾虹的冷僻其实不输石涛、八大,作品传递的是‘来世洪荒的信息’。”这似乎点明了黄宾虹画作为何难以被时人认同。与同时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相比,黄宾虹的艺术之路走得有些孤寂,他自言“50年以后人们会看好我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03/n942483.html
2017-07-03 17:01:06
- 黄宾虹的书法艺术
- 相关描述:
《江上山》(国画) 黄宾虹
董桥先生的《宾虹草堂》中提及英国汉学学者对黄宾虹艺术的评价:“黄宾虹的冷僻其实不输石涛、八大,作品传递的是‘来世洪荒的信息’。”这似乎点明了黄宾虹画作为何难以被时人认同。与同时代的齐白石、张大千相比,黄宾虹的艺术之路走得有些孤寂,他自言“50年以后人...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02/n942036.html
2017-07-02 10:05:12
- 【雅昌讲堂】薛永年:潘天寿的笔墨、章法、意境和格调
- 相关描述:主讲人介绍:
薛永年: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史论家、书画鉴赏家
薛永年
主题:潘天寿的笔墨、章法、意境和格调
薛永年:潘天寿先生是20世纪无愧于大师的中国画家,是高瞻远瞩地推动了中国画全面发展的美术教育家,是思想深刻借古开今又有世界视野的美术史论家,是...
-
http://video.artron.net/20170628/n941265.html
2017-06-28 10:31:56
- 【雅昌讲堂】陈平:读潘天寿先生梅花诗琐谈
- 相关描述:主讲人介绍:
陈平: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
陈平
主题:读潘天寿先生梅花诗琐谈
陈平:尊敬的潘院长,尊敬的各位主持人还有我们各位来宾,我也写了一个很简短的读潘天寿先生梅花诗琐谈。我为什么说梅花诗呢?我看潘天寿诗存中有一首是梅花诗,我喜欢梅花,我喜欢画梅,也喜欢读...
-
http://video.artron.net/20170622/n940018.html
2017-06-22 17:10:24
- 取精用弘 儒心慧质——由孔维克的书法兼谈“画家字”
- 相关描述: 在美术界,孔维克的大名不说如雷贯耳,起码也是响当当的。数十年来,他醉心丹青,畅游翰墨,皓首穷经,孜孜矻矻,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如《公车上书》、《孔子周游列国图》、《杏坛讲学》、《高士图》、《沐》等人物画代表作,在一些权威性的学术展览中屡获大奖,使其成为当今中国人物画的实力派...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620/n939540.html
2017-06-20 16:08:01
- 沉雄朴茂,清敦豪放——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池瑜评郭志光花鸟画创作
- 相关描述: 花卉草木、鸟兽虫鱼与人类生活紧密相伴,是人类观看自然的感觉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人类最早感受自然美的客体对象。人类在观看花卉草木与鸟兽虫鱼等自然物中,生成和发展了人的审美知觉能力,帮助形成人类感受形式美的眼睛。中国的花鸟画正是这种对自然生物的观察和对花卉鸟虫之形象美感受的视觉图像...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619/n939229.html
2017-06-19 14:51:31
- 冷军:对书法的掌握不在技术,重在修养
- 相关描述: 吴昌硕的画过于潦草,齐白石高很多——
去年收藏周刊与著名画家冷军就“素描对中国画的影响”话题,有过深入的讨论,当时他就提出“(中国画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习素描而是太多人过于轻视书法”,当时他强调,“书法练习的缺失才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最大短板”。日前,冷军再次接受收藏周刊记者独家专...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19/n939154.html
2017-06-19 12:10:25
- 冷军:黄宾虹的书法我不敢恭维
- 相关描述: 去年收藏周刊与著名画家冷军就“素描对中国画的影响”话题,有过深入的讨论,当时他就提出“(中国画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学习素描而是太多人过于轻视书法”,当时他强调,“书法练习的缺失才是当代中国画发展的最大短板”。日前,冷军再次接受收藏周刊记者独家专访,对有关话题进行了深入剖析,他认为:“对书...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19/n939138.html
2017-06-19 11:36:49
- 李苦禅:画之上还有书法
- 相关描述: 书画融合相得益彰,临终前仍在临习碑帖——
作为中国写意花鸟画统领时代风范的一员代表,李苦禅以大手笔、大写意、大写情而著称。他的绘画之所以比一般画家高出一筹,是因为他以书入画,凭借几十年的碑学功夫,书写浑厚拙朴的线条,以及笔墨浓重的集合块面。他主张“书至画为高度,画至书为极则”,亦...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19/n939102.html
2017-06-19 11:20:25
- 书融画意淋漓——申少君书法探微
- 相关描述: 一
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说“书画异名而同体”,概述了“书画同源”的本质。在书画诞生之始,“同体而未分”,“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在漫长的中国绘画发展之路上,在“书画同源”的理念之下,善书之画家与有书意之画作可谓众矣,故...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612/n937568.html
2017-06-12 15:49:22
- “以书入画”正在由主流变为支流
- 相关描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陈履生:
刚刚完成世界最大油灯博物馆落户常州的工作后,陈履生日前又马不停蹄地在湖北、深圳办展,继2015年在广州首次推出“一日一城三展”后,陈履生的这种办展模式,再次在深圳呈现。“务本——陈履生画展”“光影造化——陈履生摄影展”“知行合一:陈履生心学书法展”...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12/n937466.html
2017-06-12 13: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