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6秒
所有结果226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书画鉴定谁说了算 行家里手争议不断
相关描述:   从以前的个体诉诸法律,到近年的微博打假,再到现在获得国家部门支持的“鉴证备案”,“画家打假”从“游击队”转变成了“正规军”。然而,“正规军”是否名正言顺却仍成焦点,其中讨论最多的,恐怕还是“书画鉴定谁说了算”。此外,对于需要交付一定手续费才能完整参与“鉴证备案”,在模式与目的上,同...
紫檀巨匠顾永琦谈中国传统家具新气象
相关描述:     顾永琦      永琦紫檀雕刻作品《鹤望图》局部   技有道而艺无暇   ——“紫檀巨匠”顾永琦谈中国传统家具新气象(上)   编辑/刘玲芳  图片提供/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人物名片>>>   家具是为人服务的,“以人为本”是设计的主要宗旨,人体模拟技术的应用...
扬州古银器赏析
相关描述: 扬州银器(图1)   扬州金银器饰起源于夏商周青铜文化,发展于汉唐宋元,鼎盛于明清民国,2000多年众多金银器饰遗存至今令人叹为观止。从扬州近20多年城建工程中常出土唐以后民间银饰中可以看出,由于唐代的富庶,官家垄断的金银器饰开始从朝廷走向民间,以满足唐人日益增长的需求。这些出土的饰...
何世剑: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媚”论
相关描述:  “媚”是中国书法美学视野中的重要审美范畴,它与“势”、“韵”、“神”、“妙”、“逸”、“趣”、“自然”、“风骨”等一直是书法艺术家的美学旨趣和审美追求,诠释着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书体规范转变和艺术美学思潮。“媚”不仅揭示着书法作为一门造型艺术的与“势”、“逸”、“风骨”、“自然”等相别的...
朱万章:书迹与书史:广东书法的嬗变与演进
相关描述:  毫无疑问,任何书法史都是书迹的历史。因为有书迹,人们才有足够的思维空间去揣度当时的书法状态。广东书法的发展也不例外。   广东的书法渊源,可以追溯到秦汉。这一时期,出现了黄肠木刻和陶文。虽然这些书法还没有足够的论据证明乃为广东独有,但可反映出这一时期广东书法发展的雏形。但和中原、江左...
书画鉴定谁说了算:各行业专家同探讨
相关描述:  从以前的个体诉诸法律,到近年的微博打假,再到现在获得国家部门支持的“鉴证备案”,“画家打假”从“游击队”转变成了“正规军”。然而,“正规军”是否名正言顺却仍成焦点,其中讨论最多的,恐怕还是“书画鉴定谁说了算”。此外,对于需要交付一定手续费才能完整参与“鉴证备案”,在模式与目的上,同样备...
收藏中国古代书画掌握十要诀
相关描述: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发展和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被买家逐步认同,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宋黄庭坚《砥柱铭》拍出4.3亿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图》拍出4.02亿元,王羲之摹本《平安帖》拍出3.08亿元,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拍出1.69亿元...
朵云轩2014春拍呈现金农十二开册页《花果册》
相关描述:  万众瞩目的朵云轩2014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2014年6月27-29日在上海四季酒店隆重举槌。前两日预展。   金农被公认为扬州八怪之首。金氏字寿门、司农、吉金,号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以布衣终老。早年曾入名儒何焯门下,好遊历,卒无所遇而归。...
别有痴情寄丹青
相关描述:  在我见过的画家中,应归于“画痴”一类,当属潘锡豪先生,他对丹青的痴迷,足以使所有的人瞠目。   潘先生自童年迷恋于绘画,少年有幸成为潘天寿大师高足岭东著名画家林受益先生的入室弟子,成为海派大师潘天寿先生的再传弟子。林受益先生深得潘天寿、吴昌硕等大师真传,尤以吴翁对他影响甚深。众所周知...
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十要诀
相关描述: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发展和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被买家逐步认同,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宋黄庭坚《砥柱铭》拍出4.3亿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图》拍出4.02亿元,王羲之摹本《平安帖》拍出3.08亿元,明吴彬《十八应真图卷》拍出1.69...
书画皇帝宋徽宗的轶闻趣事
相关描述: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宋神宗十一子,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他虽然昏庸,但在书画界却留下了许多轶事,在发展美术事业方面,他的成就和贡献不容忽视。   宋徽宗创造的“瘦金书”,颇得书法家的青睐,用这种字体书写的崇宁大观等钱币是收藏家至爱的...
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十要诀
相关描述:   中国古代书画收藏十要诀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书画市场的日益发展和买家的不断成熟,古代书画所蕴含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被买家逐步认同,行情不断升温,拍卖价格屡创新高。如宋黄庭坚《砥柱铭》拍出4.3亿元,元王蒙《稚川移居图》拍出4.02亿元,王羲之摹本《平安帖》拍出3.08亿元,明吴...
书画皇帝宋徽宗的轶闻趣事
相关描述: 宋徽宗瘦金体书法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宋神宗十一子,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北宋末代皇帝。他虽然昏庸,但在书画界却留下了许多轶事,在发展美术事业方面,他的成就和贡献不容忽视。   宋徽宗创造的“瘦金书”,颇得书法家的青睐,用这种字体书写的崇宁大观等钱币是收藏家至爱的...
三边三馀录(十四)
相关描述:   (十四)《百泉帖》中的几个问题   ——学傅新得   《百泉帖》,清康熙二年癸卯(1663)四月,傅山赴太行山南麓的百泉山(今属河南辉县),专访理学名士孙奇逢(字锺元),为其母贞髦君求撰墓志。傅青主于旅次间“携得旧录子书一册,再略流览,一批行间”。[清傅山《百泉帖》首页,三晋出版...
刘九洲:妄谈笔法
相关描述:  笔法是书法的核心概念,传说中,有多个不确实的故事,什么钟繇求笔法等等,皆非史实,但是笔法本身的重要性,则是毫无疑问的。纵观书法史,凡是笔法失误的时代,就没有好的作品,只有重视笔法的时代,才会佳作频出。   到目前为止,关于笔法问题,有很多零星文章,但是仔细考察这些文章,绝大多数,在“...
文玩笔洗收藏有窍门
相关描述:  在中国古代,除了一支毛笔之外,还有不少“伺候”笔的用具,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收藏市场对古代文房用具的重视,老笔洗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其价值也越来越被藏友所认识。   大笔洗又被称作“笔海”   笔、墨、纸和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文房用具,除了这“四宝”之外,古代文...
《庭院婴戏图》笔筒鉴赏
相关描述: 明代竹刻《庭院婴戏图》笔筒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用竹子和最善用竹的国家,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西汉彩漆龙纹竹勺”是最早的竹刻艺术品。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中记载了汉代竹刻技艺已出现了“留青”的刻法。元末陶宗仪《辍耕录》描述了南宋艺人詹成制作雕竹鸟笼的高超技艺水平,詹成也是...
红玉笔洗
相关描述: 红玉笔洗 西汉   十年前,逛地摊,见一汉代玉洗,白玉质地,外包深红色。请教摊主,告之,白玉红皮。我深疑,遂以不菲价格买下,带回研究。回家后,遍查资料,不得其解。此洗红色,但质地却是很薄的透闪石质地白玉,其中还有深红色的绺裂。一日,一位在文物商店工作了40多年的老专家来访,遂讨教。专...
专家谈笔洗收藏 留意名家的作品
相关描述: 各种式样的笔洗   在中国古代,除了一支毛笔之外,还有不少“伺候”笔的用具,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收藏市场对古代文房用具的重视,老笔洗渐渐成为收藏界的新宠,其价值也越来越被藏友所认识。   大笔洗又被称作“笔海”   笔、墨、纸和砚是为人们所熟悉的文房用具,除了...
文房用具收藏之笔洗鉴藏
相关描述:  在中国收藏界,除了瓷器、书画、奇石、红木、邮票这些主流藏品外,竹、木、牙、角、文房四宝、漆器等杂项收藏,近几年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深受藏市青睐的玩赏之物。杂项藏品在带来经济价值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自身的文化消费需求。其中笔洗近年来日渐引起人们关注。   在我国古代,除了一支毛...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