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7秒
所有结果14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青耕计划No.2“来路不明•当代艺术展”在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开幕
相关描述:2019年5月1日,“来路不明•当代艺术展”在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开幕,本次展览为大家带来了著名跨界艺术家张浅潜,以及鞠方、孟溯、石东旭、魏兴、张炯和曲斌7位艺术家共计51幅作品。此次展览也是798国际艺术交流中心“青耕计划”项目的第二场展览,展览将于2019年5月17日结束。艺术起源于...
国家宝藏第二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专场
相关描述: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CCTV-3)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于1月13日(周日)晚播出了第六期节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三件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伏羲女娲图、绢衣彩绘木俑惊喜亮相。当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馆长倾情讲述了“汉机织汉锦”的实现过程,当我们...
湖南考古融入国家重大课题
相关描述:七星墩、孙家岗址、鸡叫城……这些遗址星星点点散布在洞庭湖畔。1月16日,记者从2018年湖南考古汇报会上了解到,2018年湖南考古工作围绕国家重大课题“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展开了一系列主动性考古并取得重要成果。作为考古中国重大研究工程三大课题之一的“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项目的牵头单...
河北可能是除非洲外另一个“人类的老家”
相关描述:白林/文记者从河北泥河湾遗址群保护区管理委员会获悉,文物工作者近期在这里发现了20余个160万年前草原猛犸象脚印及大量古人类打制的石器、动物化石,为进一步研究泥河湾早期人类行为、生存环境补充了新材料。草原猛犸象是生活在北方严寒气候下的一种古老哺乳动物,根据最新考古研究资料,其生存年代距今1...
国家宝藏第二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专场
相关描述: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艺频道(CCTV-3)推出的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第二季于1月13日(周日)晚播出了第六期节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三件国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伏羲女娲图、绢衣彩绘木俑惊喜亮相。当中国丝绸博物馆赵丰馆长倾情讲述了“汉机织汉锦”的实现过程,当我们...
聚焦“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进展
相关描述:作为“十三五”期间国家重点推进的考古研究项目,“考古中国”一直备受关注。这个项目要求,要以考古学理论方法,全面、客观、科学地阐释中华文明形成发展脉络和主要特征,建立中国境内人类起源、文明起源和中华文明形成的年代框架,分析多元一体中华文明格局的形成动因、构成要素和发展规律,以及中华文明在世界...
西藏那曲旧石器与阿里梅龙达普洞穴遗址调查发掘取得阶段性成果
相关描述:近日,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历时2个月,阶段性完成那曲申扎县、尼玛县、噶尔县旧石器,以及阿里革吉县梅龙达普洞遗址调查发掘工作。联合考古队通过采集测试土样、钙化物、植硅体,周围环境分析、航拍影像记录、RTK对措愕的原始湖岸线测绘,以及水平层结合自然层...
西藏那曲最新考古利于论证青藏高原古人类起源
相关描述: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多地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考古遗存将利于还原、重现距今5万年的尼阿底遗址古环境等。图为联合考古队对梅龙达普遗存进行考古发掘。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供图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多地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考古遗存将利于还原、重现距...
杨磊:让科技融入考古—听考古大咖讲述考古学家是怎么玩科技的
相关描述:在绝大多数人眼里,考古都是一门地地道道的人文学科,它与自然科学应该是泾渭分明的。其实不然,考古学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自然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甚至从某种角度上说,自然科学可以说是“考古之母”。在第六届“中国公共考古—贵州论坛”第六场公共讲演现场,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副研究员李志鹏老师主讲...
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开幕
相关描述:10月22日,第二届中国考古学大会在成都开幕,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日本、蒙古国、巴基斯坦等13个国家的220余个考古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的近400位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开展对话和交流。本次大会由中国考古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历史...
西藏那曲等多地最新考古遗存利于论证青藏高原古人类起源
相关描述:       中新网拉萨10月26日电 (赵朗 何伟)记者26日从西藏自治区文物局获悉,西藏那曲市、阿里地区多地考古发掘取得多项阶段性成果,其中考古遗存将利于还原、重现距今5万年的尼阿底遗址古环境等,也利于论证青藏高原古人类起源、迁徙、生产、生活等情况。 该文物局直属单位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
我国批复主动性考古项目每年突破200项
相关描述:  2017年,我国批复主动性考古项目达219个,批复发掘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覆盖30个省(区、市)、10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考古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现,近年来,我国主动性考古项目呈现增长的趋势,“十三五”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主动性考古项目每年...
我国主动性考古的项目每年突破200项
相关描述:  2017年,我国批复主动性考古项目达219个,批复发掘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覆盖30个省(区、市)、10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考古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现,近年来,我国主动性考古项目呈现增长的趋势,“十三五”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主动性考古项目每年...
我国主动性考古项目每年突破200项
相关描述:  2017年,我国批复主动性考古项目达219个,批复发掘总面积20余万平方米,覆盖30个省(区、市)、106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物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考古最高水平的集中展现,近年来,我国主动性考古项目呈现增长的趋势,“十三五”以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主动性考古项目每年...
上陈旧石器遗址或使“中非之缘”溯至212万年前
相关描述: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员牵头组成的科研团队,7月员员日在英国科技期刊《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最新科研成果,团队从圆园园源年至圆园员苑年历经员猿年发掘,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分析显示,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工具可追溯到约圆员圆万年前。这使古...
考古人:我们感觉到了源头的召唤
相关描述:  源头在召唤   戴着母亲手缝的远游冠,挑起行囊,22岁的徐霞客开始了远行的旅程,他这一走前后就是30多年。   徐霞客探索过许多江河源流,其中以对长江的考察尤为深入。出生在大江之阴的徐霞客拥有大江情怀,他要由江尾至江头究明奔腾的大江由何而来。   大江东流去,大江西源何处,成书于...
蓝田县上陈旧石器遗址或使“中非之缘”溯至212万年前
相关描述:     文化艺术报讯 由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朱照宇研究员牵头组成的科研团队,7月员员日在英国科技期刊《自然》杂志网络版上发表最新科研成果,团队从圆园园源年至圆园员苑年历经员猿年发掘,在陕西省蓝田县发现了古人类活动遗址——上陈旧石器遗址。分析显示,遗址出土的旧石器工具可追溯到约圆...
古人早已走出非洲 考古证据将时间前推27万年
相关描述:  由中国科学家带领的国内外合作团队在中国陕西蓝田公王岭附近发现了一处新的旧石器遗址——上陈遗址,该遗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持续性的人工制品文化层序列,时间可追溯至约210万到130万年前。这一发现表明,古人类出现在非洲以外的地方的时间可能比之前认为的更早。相关成果北京时间7月12日凌晨在线发...
新技术正在成为文物事业的“保护伞”
相关描述:  文化遗产是传承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的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   6月9日,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中科院古脊椎所主办,北京市房山区委宣传部、北京市文物局宣传教育中心承办,北京市房山区文化委员会、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政府、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管理处协办,北京市各区文化...
河南三门峡发现距今约100万年石制品
相关描述:  三门峡地区一直被认为是古人类活动遗迹较为丰富的地区,近日这一地区的古人类研究又取得重大进展,发现了距今约100万年的石制品等人类活动遗存,大大提早了古人类在该地区活动的历史。   受河南省文物保护专项资金和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项目支持,2016年10月至11月,河南省文物考...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