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7秒
所有结果244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傅榆翔《前传》:考古未来主义中的超现实诗学与文明寓言
相关描述:——国际艺术评论与研究中心(IACRC)专题研究引言中国当代艺术家傅榆翔的雕塑装置《前传》(Prelude)以极具辨识度的超现实语言,构建了一个跨越东西方文明、连接远古与未来的隐喻性场域。作为其“异托邦”系列的重要延伸,该作品通过物种混融、文明符号拼贴与材质时间性的对话,展现了艺术家对技术...
造场之境:麓湖与当代人居生态的隐秘秩序
相关描述:撰文 / 傅榆翔当我们谈论“居住”这件事,所言并非单纯的物理空间容器,而是一个文明隐秘秩序的缩影。建筑是被凝固的空间片段,城市是被编排的时间序章,而居住,则是人的感官、情绪与自然、日常、设计、时间交织生成的流动场域。成都麓湖,正是这一当代表达范式中的典型案例。它不仅是一片湖区土地上的高端住...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 | 方李莉:《与人类学共谋的当代艺术场景展》回顾
相关描述:讲座海报2025年5月9日上午,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艺术学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主办的“艺术学理论前沿系列讲座”在研究生院6408教室进行。讲座由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名誉所长、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特聘首席教授、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名誉会长方李莉主讲,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学研究所...
华为影像学院·平潭站——技术、情动与存在的三重奏
相关描述:  手机摄影是个体与世界、技术与艺术、硬件与软件的持续共振。创作工具的民主化、硬件与算法的协同进化,以及虚拟现实融合的互动体验将重新定义手机摄影的边界,使其成为个人表达与数字生活的核心载体。  从“观看”到“创作”,从“被动记录”到“主动聚焦”,此次展览与观众共同思考一个重要的议题:在技术...
雅昌专稿 | 朱海:在亚利桑那的沙漠中 找到绘画的全新视角
相关描述:2025年5月10日至6月10日,“人间万物-2025年朱海绘画展”在京艺术中心展出,此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朱海近三年40件最新的绘画创作,作品历时三年并跨越中美两国来到南京,讲述艺术家关于人与时间、自然与世界的绘画故事。展览现场艺术家钟飙(左)、艺术家朱海(中)、策展人朱彤 京艺术中心供图...
静心回响:Kelly Zhang个展于意大利帕尔玛启幕,以艺术语言唤醒“被忽视的瞬间"
相关描述:​展览海报当地时间5月8日,旅美华裔艺术家Kelly Zhang个人艺术展《静心回响》(Echoes of the Quiet Heart)在意大利帕尔马中国艺术与民族学博物馆正式启幕,Peter Huang任策展人,展览通过绘画作品构建起一个充满诗意的情感空间,带领观众深入艺术家的内心世...
2025艺术与科技创作者年会来啦!
相关描述:关注“MANA新媒体艺术站”微信公众号报名!2025艺术与科技生产力大会创作者年会邀请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创作者,分享其最新实践,探讨在艺术与科技交汇下的创新路径与前沿思考,全面展现全球艺术与科技领域的创作生态,活动分为主旨分享和展演式分享两大板块。 主旨分享+圆桌对谈 时间:2025.05....
空间诗学视域下文化遗产的“虫洞效应”——傅榆翔艺术的场域转型
相关描述:摘要:本文选取重庆市山城巷仁爱堂与两江新区的特定空间场域作为研究对象,以傅榆翔《诗意的虫洞》艺术展为实证案例,运用田野调查方法,深入探究文化遗产在当代语境下的转化机制,重点考察“时空折叠”与“感官共振”对文化觉醒的激活效应。本研究成果为后工业时代城市遗产的活化实践提供了具有创新性的“超现实...
图集 | “盛开·追源——陈小丹装置艺术展”在东栅当代艺术中心展出
相关描述:开幕时间: 2025年3月22日 (周六) 下午3时展览时间:2025年3月22日-2025年4月20日展览地点:东栅当代美术馆(富润北路106号)2025年3月22日下午3时,“盛开·追源——陈小丹装置艺术展”在东栅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嘉兴市文联主席姚建新、南湖新区主任李少杰、上海油画雕塑...
雅昌现场 | 160余方观赏石在国博展出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太惊艳!
相关描述:2025年5月13日,由中国观赏石协会、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主办的“石韵天成——中国观赏石艺术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中国观赏石艺术源远流长,历代文人对石头的喜爱与鉴藏,赋予了中国观赏石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如今,“赏石艺术”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受到社会...
仪式空间——路琼的“青绿系列”绘画
相关描述:评论: 王少杰(深圳大学教师/清华大学博士)作者:路琼  题目:斜林古迹映春晖   画种:综合材料绘画   尺寸: 高132cm 长300cm画材:油画、油画布、宣纸、金粉、银箔、铝箔、石青、矿物晶体、蛤粉、明胶等落款:玉京  印文:路、琼     创作时间:2019年   私人收藏Art...
雅昌快讯 | 磐石若梦——来自潜意识的三百二十七封信
相关描述:  2025年5月10日至6月8日,艺术家李洋持续35年的梦境研究项目《磐石若梦——来自潜意识的三百二十七封信》将在山中天艺术中心展出,由策展人郭小力策划。  本次展览将以艺术家自1990年起持续记录的梦境档案为核心,展出艺术家327组绘画文献、科学装置及互动项目,构建起横跨艺术与科学的认...
雅昌专稿 | 策展人解读“我们的目光” 一场艺术与人类学的深入对话
相关描述:从3月28日开始,“ 我们的目光:艺术、人类学与亚洲映像”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向公众开放,邀请了在中国和东南亚工作的12位艺术家和人类学家以参与式策展方法进行合作对话。展览将持续至5月11日。这是一个需要花时间去观看的展览。12个散落在展厅的“热带坡屋顶”构成了一个类似村庄的影像聚落...
“知见之障”与都市传说的建构——评潘珺娴艺术摄影作品《Is seeing believin?》
相关描述:作者:徐文洁孰为真实?孰为虚幻?眼见是否为真?真实与虚幻之间是否存在确定的边界?人们的记忆是否一定可靠?人们对于事物真伪的判断,是否依赖于自我的感官?对于以上设问,理性主义者、经验主义者和不可知论者可能会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当城市的正史,铁骨铮铮地刻印在博物馆内,城市的野史,则在口口相传中...
“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展”在安徽美术馆展出
相关描述:4月22日,“兹山无尽——石虎最后十年重彩画展”在安徽省美术馆正式开幕并对外展出。艺术家石虎(1942-2023)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画坛创新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有着国际性影响的中国艺术家。此次展览以石虎晚年于广东省河源市山下村隐居期间创作的30余件重彩画为主,其中18余米的巨幅布面重彩...
雅昌指数 | 月度(2025年3月)策展人影响力榜单
相关描述:导言:“雅昌月度策展人影响力榜单”是雅昌艺术网从媒体角度对当代艺术领域的策展与展览呈现进行全面搜集、记录与跟踪,从专业角度解读“策展人”每月所策划的展览在学术性、策划执行、公众认知及影响力、国际化推广、盈利能力等方面的能力与创新。近几年,国内展览以及策展生态不断更新,比如非赢利空间艺术家个...
雅昌现场 | 第二届泛东南亚三年展首展“我们的目光” 12位艺术家和人类学家的合作对话
相关描述:从3月28日起,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和新美术馆学研究中心共同策划推出的以跨学科方法的实验性研究展——“我们的目光:艺术、人类学与亚洲映像” 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向公众开放。本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陈晓阳和人类学学者、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教授熊迅联合策展,共同邀请在中...
从白山黑水走来的生命礼赞——常树森工笔动物画的多维审视
相关描述:​在当代中国画的广阔版图中,常树森的工笔动物画宛如一座独特的奇峰,拔地而起又自成天地。他从白山黑水间汲取灵感,以四十载的执着坚守,在机械复制的浪潮中,为传统工笔画开辟出一片充满生命律动的新天地。传统与现代的交融笔触常树森的艺术根脉深植于唐宋经典的丰厚土壤。北宋韩滉《五牛图》是他艺术启蒙的重...
生命律动中的东方意蕴——解读常树森工笔动物画的当代启示
相关描述:在当代中国画坛,常树森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构建起一个充满生命张力的美学世界。这位扎根白山黑水的画家,用四十载光阴雕琢出的不仅是笔下栩栩如生的牛羊走兽,更是在机械复制的时代里,为传统工笔画注入了一股鲜活的生命力。当我们凝视《北方的牛》中那双蕴含着泥土芬芳的眼睛时,分明触摸到了农耕文明最深层的脉...
开幕回顾 “苍鑫:档案与文献”展
相关描述:2025年4月11日下午3时,“苍鑫:档案与文献”苍鑫个展在中国当代艺术档案馆正式启幕。本次展览由北京大学中国现代艺术档案(CMAA)策划,以《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为学术支持。基于对"年鉴艺术家"的持续关注以及详实的文献调查记录,展览以文献梳理与档案研究为脉络,系统呈现了艺术家苍鑫四十余年的...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