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73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活色生香沈钰沅:追求“格物”的艺术审美
相关描述:  在中国画界,创新出奇,自成一派的画家层出不穷,临摹事物外表而忽略内在已成时病,但一直秉持传统坚持写生的画家寥寥无几。可谓艺术界之活化石。   沈钰沅先生,1976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1999年获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他提倡写生,也注重写...
为何耄耋图题材倍受历代中国画家亲睐
相关描述:     宋徽宗(款) 耄耋图   猫同“耄”,蝶同“耋”,在中国画中,猫碟图是一个固定的主题,寓意着以谐音取“耄耋”之寿的美好含义。因寓意美好,耄耋图是历代画家喜爱的题材,元代画 家王渊,明代的孙克弘、商喜、陆治、戴进,清代的沈振麟、沈铨等都有耄耋图流传后世。近现代画家如徐悲鸿、...
北京银座 5 周年春拍 于非闇《黄筌竹鸠图》
相关描述: 于非闇   于非闇,近现代工笔花鸟大师。《黄筌竹鸠图》,摹古人之笔墨,惟妙惟肖。 北京银座2017春拍 ——饮兰·丰华推荐专场 ▼ 于非闇(1889-1959)黄筌竹鸠图 1940年作 设色纸本 立轴 款识:黄筌竹鸠图。庚辰冬月,非闇。 钤印:于照印信长寿、非闇之鉥、...
【艺术人物】再识赵望云:在“长安画派”的盛名之外
相关描述:1956年在莫斯科的赵望云晚年时期赵望云  导言:提及赵望云,人们必然联想到“长安画派”,知他是位大画家与“长安画派”的奠基者之一。关于其他,一直被历史烟云掩盖:他是“一个顶爱国的画家、一个成功的艺术教育家、一位开宗立派的国画大师、中国画革新的先锋……”  2017年04月13日 至 20...
雅韵芳华 婀娜隽永
相关描述:姹紫嫣红异品殊葩共翠柯,嫩红拂拂醉金荷。春罗几叠敷丹陛,云缕重萦浴绛河。——宋徽宗《书牡丹诗》俞致贞先生教授冯倩工笔画(1980年)  看她的画,有宋人的意蕴和格调……  看她的画犹如在窗明几净的午后,约上三五好友坐落于庭间后院,赏析园中盛开的牡丹,春意盎然,雍容华贵;在皎洁的月光下,泛舟...
王大卫:描摹岂能成为时尚?
相关描述:  近年来,单纯依赖照片,中国画创作无原则地描摹照片,成为一股不好的风气。使得当代中国画创作偏离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正确轨道,单纯依赖对“表象性”的照片进行描摹,忽略了主观独特感受,远离了生活的本真。   在我周围有几位画工笔的青年老师,经常参展且能“获奖”,他们搜集题材基本是用高...
描摹岂能成为时尚?
相关描述:  近年来,单纯依赖照片,中国画创作无原则地描摹照片,成为一股不好的风气。使得当代中国画创作偏离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正确轨道,单纯依赖对“表象性”的照片进行描摹,忽略了主观独特感受,远离了生活的本真。   在我周围有几位画工笔的青年老师,经常参展且能“获奖”,他们搜集题材基本是用高...
【活动回顾】追本溯源——宋元书画的传习
相关描述:  宋元艺术公开课第五站《追本溯源——宋元书画的传习》于2016年12月28日19:00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举办,该讲座由“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特展”策展人谢晓冬担任主持。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院长尉晓榕、龙美术馆...
王大卫:描摹岂能成为时尚
相关描述:  在我周围有几位画工笔的青年老师,经常参展且能“获奖”,他们搜集题材基本是用高像素的相机拍摄的“美女帅哥”,用电脑、手机下载或在时尚刊物搜集图片就可以搞创作了,基本不需要风尘仆仆地到生活里实地写生感受,更不用说画速写、默写了。我曾经向其中一个老师请教过工笔画的画法问题,她说她们现在连线都...
描摹岂能沦为“时尚的附庸”?
相关描述: 郭东健 人物写生之一 泥金线描   近年来,单纯依赖照片,中国画创作无原则地描摹照片,成为一股不好的风气。使得当代中国画创作偏离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正确轨道,单纯依赖对“表象性”的照片进行描摹,忽略了主观独特感受,远离了生活的本真。在我周围有几位画工笔的青年老师,经常参展且能“...
描摹岂能成为时尚
相关描述:  近年来,单纯依赖照片,中国画创作无原则地描摹照片,成为一股不好的风气。使得当代中国画创作偏离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正确轨道,单纯依赖对“表象性”的照片进行描摹,忽略了主观独特感受,远离了生活的本真。在我周围有几位画工笔的青年老师,经常参展且能“获奖”,他们搜集题材基本是用高像素的相...
描摹岂能成为时尚
相关描述:  近年来,单纯依赖照片,中国画创作无原则地描摹照片,成为一股不好的风气。使得当代中国画创作偏离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正确轨道,单纯依赖对“表象性”的照片进行描摹,忽略了主观独特感受,远离了生活的本真。在我周围有几位画工笔的青年老师,经常参展且能“获奖”,他们搜集题材基本是用高像素的相...
嘉德四季第48期重推名家墨缘专场
相关描述:  “名家墨缘”是嘉德四季一直在努力打造的,一个以“大名家的小品,小名家的精品”为宗旨,并能体现近现代书画高标准的优质专场。我们依旧秉承“准、精、新”的一贯标准,遴选了张大千、齐白石、李可染、黄胄、吴昌硕、王雪涛等耳熟能详的艺术名家力作88件,供广大藏家赏鉴选藏。   此次的“名家墨缘”...
中国画研究生的临摹、写生、创作教学(2010年10月修订)
相关描述:  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艺术门类,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传承方式。随着时间的推移与西方艺术的影响,中国画在20世纪以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画的教育方式也出现巨大变革,徐悲鸿、林风眠、潘大寿都提出过各自的主张,为中国画的教学做出过宝贵贡献。但如何传授中国画,如何在现代的教育体制中完善中国画...
《芥子园画传》:学习中国画技法的重要入门书
相关描述: 石刻本初印芥子园画谱三集  (清)王概摹并编 上海有正书局1934年刻本 芥子园画传二集  (清)沈心友辑  王质、诸升绘  王安节等编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 王槩、王蓍等编《芥子园画传三集》书影,乾隆刻本,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春节前后,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
近现代国画小名家的好画齐聚北京匡时2017迎春拍
相关描述:  “花少钱,买好画,内行人叫捡漏儿。”   出于每个人投资习惯标准的不同,收藏家们对于一线到十八线的书画家们的喜好也各不相同。在艺术市场中,我们都习惯性的将书画名家们划分为大名头和小名头 : 如张大千、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林风眠、潘天寿、李可染等画坛宗师历来是各大拍卖行重点宣传介绍...
白描艺术与线描写生
相关描述:关于白描艺术   线,作为一种艺术符号和表现手段,始终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在中国绘画历史的长河中,发挥着它不可缺少与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人类初始把视觉的体块认识转化为涂画最简便、最直接的概括手段,曾是远古各大洲先民们共同采用的勾物勒形的手法。后来西方艺术中的线逐渐被明暗块面和色彩关系所取代,...
李魁正工笔草虫教学习作选集——自序
相关描述:  这本工笔草虫教学习作选集收录了我1979年至1985年之间攻研工笔草虫过程中的临摹、写生、白描梳理、结构解析和着染步骤及成品习作,另外再加上工笔草虫作品选登共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6幅草虫习作中的12幅是1979年我为恢复工笔花鸟画创作向俞致贞老师借来的工笔草虫原作临摹而成的,其...
大风堂第二代门人
相关描述:  大风堂的第二代,是大千先生的子女们。由于大千先生在世时一再叮嘱家人低调,亦不允许家人宣传自己,故数十年来,他的这些嫡传门人及其艺术,很少为外界所知。这次展览是了解他们的难得机会。   张心瑞,字湘,乳名拾得,张大千先生长女。在张氏大家族女孩儿中,仅只张心瑞与张善子之女张嘉德得入大风堂...
【新春专题一】开门大“鸡”,中国绘画艺术中的“鸡”形象
相关描述:  鸡在中国素来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记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值此丁酉鸡年,让我们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作品中“鸡”形象的转变,并从中窥探所蕴涵的传统文化内涵以及时代精神。 宋 佚名《子母鸡图》...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