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2201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逝者】著名学者冯其庸逝世 是红学家也是书画家
相关描述: 冯其庸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1月22日中午12时18分,我国著名文化学者、红学家冯其庸在北京潞河医院平静安详离世,享年92岁。   冯其庸,名迟,字其庸,号宽堂,1924年2月生于江苏无锡县前洲镇。历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戏曲学会副...
郝青松:艺术与人性的当代底线
相关描述:  古人论画,常以人品为要。如清人松年的《颐园论画》有言:“书画以人重,信不诬也。历代工书画者,宋之蔡京、秦桧,明之严嵩,爵位尊崇,书法文学皆臻高品,何以后人吐弃之,湮没不传?实因其人大节已亏,其余技更一钱不值矣。吾辈学书画,第一先讲人品。”故论画先要论人,而论人的标准则归于社会性的伦理评...
《苏州艺术通史》:建树地域艺术史写作的标杆
相关描述: 苏州艺术通史(全三册)   由中国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办的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度推优活动发布仪式近日在北京会议中心举行。本届推优评选对象要求为2014年6月30日至2016年6月30日公开发表的文艺评论著作与文章。经推选委员会60余位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推选出《苏州艺术通史》...
空洞的书法值得警惕
相关描述:  当艺术性的创作成为一种运动的时候,因着功利性,它就发生了变异。在任何时候,艺术脱离个体生命与传统结合的独特表达,都会变成一种影子艺术,一种重复性制作。当代的书法创作已经有了走向空洞的一些迹象,出现了重“技”而失“道”的一种趋向,值得警惕。   空洞是指注重外表而没有内质,注重形式而缺...
登临山水—申晓国书画作品展
相关描述:  2017年1月8号下午15:30,“登临山水—申晓国书画作品展”在北京庐灵文化艺术空间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申晓国2016年最新作品19件(30幅)精品力作。是画家申晓国先生在近几年展览中把大画和小画、书法和绘画集合在一起的一次综合性展览。   此次展览由庐灵文化艺术空间主办,周文...
楷书的艺术价值有多高?
相关描述:  楷书又称为正书、真楷,古时称“楷隶”又谓“今隶”。就种类而言,有大楷、中楷、小楷和榜书大楷;就楷书的演变而言大致可分成北碑和唐碑两种,广义的楷书还应包括篆书和隶书,因为它们都具有端庄的特点。南北朝碑版既以魏为主,故北碑世又称“魏碑”,是我国楷书艺术中的瑰宝。   一、楷书的历史地位 ...
行书固然出彩,但楷书的艺术地位依然重要
相关描述:  楷书又称为正书、真楷,古时称“楷隶”又谓“今隶”。就种类而言,有大楷、中楷、小楷和榜书大楷;就楷书的演变而言大致可分成北碑和唐碑两种,广义的楷书还应包括篆书和隶书,因为它们都具有端庄的特点。南北朝碑版既以魏为主,故北碑世又称“魏碑”,是我国楷书艺术中的瑰宝。   一、楷书的历史地位 ...
王羲之书法:龙跳天门 虎卧凤阁
相关描述:  我们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经常使用的成语就是“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关于这两个词汇到底所指为何,倒是引发过不少的讨论。   在《赵孟頫文集》中,题跋文字中有这样一则:梁武评书至右军,谓“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此帖是已。诸家刻中皆未之有。世间神物,岂默有靳惜者,不欲使滥传耶?将好事尤未至也...
读饶宗颐《书法六问》
相关描述:  编者按:   《书法六问》是一本由国学大师饶宗颐亲自传授书法经验的书,从五指如何执笔,指、掌、腕、肘如何配合,如何以“腕中峰”运笔,到中国书法“之法”“之势”“之意”“之源”“之理”“书法与养生”等,均以一问一答形式,原汁原味地记述了饶教授的书法理论与实践。本文整理自该书。   一...
行书固然出彩 但楷书的艺术地位依然重要
相关描述:  楷书又称为正书、真楷,古时称“楷隶”又谓“今隶”。就种类而言,有大楷、中楷、小楷和榜书大楷;就楷书的演变而言大致可分成北碑和唐碑两种,广义的楷书还应包括篆书和隶书,因为它们都具有端庄的特点。南北朝碑版既以魏为主,故北碑世又称“魏碑”,是我国楷书艺术中的瑰宝。   一、楷书的历史地位 ...
空洞之书法值得警惕
相关描述:  当艺术性的创作成为一种运动的时候,因着功利性,它就发生了变异。在任何时候,艺术脱离个体生命与传统结合的独特表达,都会变成一种影子艺术,一种重复性制作。当代的书法创作已经有了走向空洞的一些迹象,出现了重“技”而失“道”的一种趋向,值得警惕。   空洞是指注重外表而没有内质,注重形式而缺...
海上兰亭奖全国书法展新闻稿
相关描述:  2016年12月31日,由上海市海上兰亭书法院主办的“浦江爱登堡杯”首届海上兰亭奖全国书法展,在上海图书馆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书法家和爱好者300余人出席本次活动。   成立于2015年的上海市海上兰亭书法院,旨在弘扬兰亭精神,传播二王书法艺术,研究中国书法理论,培养...
空洞的书法值得警惕
相关描述:  当艺术性的创作成为一种运动的时候,因着功利性,它就发生了变异。在任何时候,艺术脱离个体生命与传统结合的独特表达,都会变成一种影子艺术,一种重复性制作。当代的书法创作已经有了走向空洞的一些迹象,出现了重“技”而失“道”的一种趋向,值得警惕。   空洞是指注重外表而没有内质,注重形式而缺...
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精神
相关描述:  一、论写意精神   纵观中国的美术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整个中国画无论是最早出现的人物画还是后来出现的山水画,花鸟画体裁。无论是工笔的还是写意的表现方法,从整体上看它们的艺术精神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写意精神。山水画作为稍晚于人物画出现在中国画史上的绘画体裁,自有史可寻的魏晋南北朝以来,已有...
解读担当“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若无一笔是画,亦非画。”
相关描述:  摘要:担当和尚的画以禅意画著称,由于担当是明末至清初长期生活在云南这样偏远地区的画僧,他与内地的学者文人的交往甚少,所以他的画虽然是明末禅意画的难得高手,但在美术中却论及其画者甚少。近些年来渐渐为有识之士关注。担当的画论“若有一笔是画也,非画;若无一笔是画,亦非画。”成为他的艺术思想的...
从董其昌学到苏东坡 唐仲冕行书对联好在哪里
相关描述:  唐仲冕(1753—1827),字云枳,号陶山居士,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后客居山东肥城。乾隆五十八年(1793)进士,官荆溪(今江苏宜兴)、吴江知县,嘉庆七年(1802)任海州(今连云港市)知州,又调任通州(今四川达县)、苏州知府。嘉庆十年(1805),官至陕西布政使,代理巡抚。任职期...
道德·艺术·学术:古代书法的品评标准
相关描述:  从宋代开始,书家在继承书法传统同时,开始关注个性风格发展,把表现内心情感和艺术风格当成是书法发展的主题。因此产生的书法品评理论也多围绕着书家个性风格展开。同时,类似张怀瓘把王羲之作为单一标准的品评方法很难适应书法发展的多元化与复杂化需求。如何建立一种相对全面的书法品评标准,成为宋代书法...
维忠印象
相关描述:   维忠是一位成绩颇丰、有较强创作力的军旅书家。他从魏碑墓志入手,形成了空灵活泼、独具面貌的魏楷书风。还兼修行草,得二王之韵,作品清新雅致。为人笃信诚挚。相信维忠通过不懈努力,定能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庚寅年秋末湘醴 李铎 (2010年11月7日)
醉里挑灯看剑———读张维忠的书法
相关描述:  维忠平和沉静,敦厚质朴,当然,不经意间,他的眉睫之间,也会掠过一隙不易捉到的聪慧与机灵。   维忠选择楷书为主要兵刃,真是天赐大器。   我想,楷书或可称之为书法中军大帐前的正规队列?谁不是从小上着“大楷”“小楷”的课,一路走来的呢?满眼都是楷书呵,书上,报上,手边闲散的广告上,印...
张维忠书法评述
相关描述:  吾友维忠,军旅书家,成就卓著,妙笔生花。近日读其半亩斋墨迹,对其书法造诣有了粗浅认识。   首先,维忠书法深尊帖学,传统继承二王、孙过庭、杨凝式及宋元明历代书风,游走于楷、行、草三体之间,作品富含书卷气,既有传统功力,又能体现当今审美取向。维忠作字下笔如沐春风,如饮甘泉,回味无穷。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