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219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彭德:中国传统美术的现代性转换
相关描述:中国传统美术向现代转型,按常规思路,涉及题材、画法、风格和境界。题材的转换比较表面。1950年代的美术家为了跟上时代,画面点缀现代标签,比如服饰、旗帜、标语、楼房、汽车、电线杆和冒黑烟的烟囱等,表示与时俱进。如果不允许点缀这些时代道具,很多画家会束手无策。画法和风格的转换较难。张大千从事泼...
陕西师大文学院副院长赵学清评论
相关描述:  因为和何先生的女儿何如月是同事,所以对何先生的书法十几年之前就已有所了解。最近这两年了解得更多——因为去年到了何先生的家乡洛南,专程去了一趟他的艺术馆。我觉得何先生现在的书法可以说到达了一种老辣自然、婀娜多姿、率性而为、真正能表达他个人的心曲。我觉得他之所以能成就这些特点,主要由于这三...
老朋友何伯群
相关描述:  何伯群先生是我多年来的一位好朋友。最早我认识他也是由书法结缘。当时他在洛南文化馆工作,最后到文化局工作。当时,他的书法在商洛是小有名气的,早在八十年代他就应邀去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举办书法展览,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他不仅在书法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且在绘画和诗词方...
中贸圣佳讲堂:宝珠重耀炫烨光 乾隆对题王榖祥绘《花鸟册页》赏析
相关描述:王穀祥《花鸟册页》18开 设色纸本 尺寸:28×32cm×182008秋季艺术品拍卖会成交价RMB: 8,736,000著录:1.《石渠宝笈》续编卷四;2.《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6册,第3278页—3280页,北京出版社,2003年;宝珠重耀炫烨光——乾隆对题王榖祥绘十八开花鸟册王榖祥...
长袖善舞 剑走正锋——丁晓尔书法简评
相关描述:  我说丁晓尔“长袖善舞”,是指他涉略颇广。  他在接受正规的师范教育后,走上教育岗位,负责书法教育,开头主攻硬笔书法为主,又自学书法。这样的路子,很容易取得满足感,也很容易一辈子在同一轨道上运行,最后成为一位学究型的地域书家。他的第一个“突破”,是离开了体制,大胆进城,开始搞收藏。这给他...
由观摩颜真卿《祭侄文稿》说开去
相关描述:最近,网上关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颜真卿《祭侄文稿》的信息刷爆了,周围的很多朋友和学生们要么已在去东京国立博物馆的路上,要么在定行程、做攻略打算去东京一睹其真容。这不禁让我想起8年前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的情形。2011年12月3日,我终于见到了神往已久的《祭侄文稿》真迹。这是由唐代伟大的书法...
台北故宫前院长石守谦:古典的延续与再生——浅谈赵孟頫、董其昌和王原祁
相关描述:2019年1月20日,以《古典的复兴——溪客旧庐藏明清文人画研究》一书的出版为契机,“古典的复兴——明清文人画公开课”大型巡回系列学术讲座活动在上海图书馆举行。本次讲座特邀艺术史研究大家石守谦先生,有针对性地谈论元明清画史中推动古典复兴运动的大师和大事件,即通过赵孟頫《鹊华秋色图》中的复古...
朱文哲:帖学体系对笔法的继承与改变
相关描述:笔法是书学中的核心内容,而魏晋时期的笔法在其中是最具高度的。经过历代书家的自我实践,笔法在继承的基础上又发生了很多衍生。魏晋时期的笔法在经历唐宋的流变之后,日渐式微。至清代碑学兴起,笔法被极大地拓宽,近现代的书家也对笔法进行了新的探索。唐唐代是书法史上出现的一次大规模探索笔法高潮的时期。书...
恰是“日新”绝佳历史机遇
相关描述:高阳 临石门铭 180×97cm​数千年以来,中国书法渊源有自,它不仅记录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印记和绵延脉络,更传承着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人文精神,其文化传承的宽度和深度极具鲜明的代表性,甚至被誉为中华文化经典中的经典。因此,书法的崇高历史地位从未被改写,实用性方面更是成为官方与民间各层次文化的...
“媚”与“瘦”— 颜真卿书法评价中的两个特殊概念分析
相关描述:一“媚”是书法品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其原本为“好”之意,又引申为“美”。窦蒙《语例字格》中解释为:“意居行外曰媚”,意指生动活泼的气息表露在形态之外叫做“媚”。可见“媚”字本来的意思是好的,但时过境迁,自唐代开始“媚”的含义发生了变化,有如“羲之俗书趋姿媚”的说法,贬义的倾向出现。这大...
“刘汉琨书法展”在《中国书画》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由《中国书画》杂志社主办,《中国书画》杂志社书画院承办,港澳传媒华语国际台和北京天心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刘汉琨书法展”于2019年 1月12日上午10点在《中国书画》美术馆隆重开幕。刘汉琨现为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院院士,居于北京。师从刘燕明、李永忠、张同印、卜希肠、何学森等书...
弘扬优秀家风家训 促进党风廉政建设 魏传忠、黄永木、朱茂刚、宋涛优秀家风家训书法展举行
相关描述:书写家风,墨润经典,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1月12日,第五届中国廉政理论高端论坛暨中国优秀家风家训书法展在京举行。书法展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法学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指导,中国行为法学会、中国行为法学会廉政研究委员会联合相关部门主办,集中展出了魏传忠、黄永木、朱茂刚、宋涛...
颜晓军:《戏鸿堂帖》之《黄庭内景经》究竟是谁人所作?
相关描述:顾唐时止存草书六行,今此经行楷数千字,神采奕然,传流有绪,岂非墨池奇遘耶?元时在鲜于枢家。余昔从馆师韩宗伯借摹数行,兹勒以冠诸帖。杨在右军后,以是神仙之迹,不复系以时代耳。1.(传)晋杨羲,《戏鸿堂帖》之《黄庭内景经》,原石藏于安徽省博物院董其昌与《黄庭内景经》董其昌刻《戏鸿堂帖》卷一,除...
唐代草书法华玄赞卷在上博首展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董其昌大展”中日本所藏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卷与明代董其昌《行草书罗汉赞等书卷》12月23日撤展回日本后,12月25日是上博换展品的第一天,上博方面介绍,此次“晋唐”部分的撤换方式为以二换一,即原来颜真卿《楷书自书告身》卷处,换上了东晋王献之的《鸭头丸帖》卷、唐佚名《草书法...
笔随心走 墨与情化 ——品王友良书艺
相关描述:王友良作品​王友良离开媒体行业已十多个年头。每次见他,总会想起我与他共事的场景。那时我们都在苏州日报社工作,又常常一起编辑版面,通宵达旦是家常便饭。王友良文笔行云流水,文采斐然,还经常写一些散文、杂感文字,属于记者的副产品,侧面印证的是他细腻的生活感悟能力和丰富的情感世界。记者早就改用电脑...
「Hi人物」卢俊舟 与历史和未来平行,书写这一代的“当代”
相关描述:文丨张朝贝图片提供丨艺术家&苏州博物馆艺术家 卢俊舟  如果说“日下千断,亿则屡中”,那么“废纸三千”之后,卢俊舟的创作俨然回到了文字初创时的状态,一笔一划创作出一种极具空间感和呼吸感的全新书体。在初冬的下午来到他位于京郊的工作室,听他谈起自己童年学习书法,成年后对于书法语言的探索以及未来...
写得一“口”好字,无手书法家张文佑用笔扫千军
相关描述:​图说:《勇猛精进——张文佑书法展》昨天震撼开展 新民晚报记者 胡晓芒 摄上海图书馆,人来人往中,啧啧称奇声。昨日,《勇猛精进——张文佑书法展》震撼开展。艺术家张文佑行、草、楷俱佳的书法,于无声处,直击人心。张文佑的作品,一眼可以找到“二王”的来路,看他临摹的王羲之《兰亭集序》,似乎捕捉到...
宋克书法风格形成渊源及影响
相关描述:书法至宋代末年,书风靡弱。元代自赵孟頫始,承袭宋赵构复古思想,力倡复古,取法晋唐。经赵孟頫倡导,并以其成功的实践,影响朝野,竞相效仿,复古与变革的书风,贯穿整个元代,即使唐宋鲜有人涉猎的章草,元代在赵孟頫的影响下也蔚然成风,不乏善书章草的名流高手。而元末明初的宋克,更是把章草艺术推到一个新...
明宝贤堂帖中的宋克与明代草书
相关描述:朱钟铉,明太祖朱元璋曾孙,正统六年(一四四一)嗣封晋王,好博古,喜法书。朱钟铉以《绛帖》岁久断脱,于明弘治九年(一四九六)令子奇源将旧藏所传名人墨迹摹刻以传,称《宝贤堂集古法帖》。明代王进、杨光溥、胡汉、杨文卿选集,宋灏、刘瑀摹刻。朱奇源自云:“臣幼好法书,父王因臣所好,命臣采择古今字帖之...
宋克与明代书坛
相关描述:宋克书法对明初书家的影响宋克的书法在元末明初的书坛中,一方面承继元人,使赵孟頫一脉书风在明前期有了延续;另一方面,他能“体法一变,脱尽元人风气”,[1]在元人书风基础上有了新发展。说其“体法一变”,主要是指其小楷师法钟繇,和在草书上糅合章草、今草和狂草成一体,打破了元代赵孟頫书风笼罩的状况...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