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2193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万古不磨意 中游自在心——衲子先生的中国画之路
相关描述:  在民国初年的学校美术教育中,中国画与素描大抵和平共处相安无事。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徐悲鸿为代表的激进的改良派重掌国立北平艺专以后,推行用素描来改造国画的教学,再加上解放后苏俄体系和政治的影响,作为中国画基础的书法不再被强调和重视,使中国画失却文化内涵和笔墨的精义,逐渐沦为一种技术,一...
王羲之:竖笔,当如鹤立!
相关描述:曹植《洛神赋》有句云:“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文学文本中洛神的绝世风华即便在画中圣手顾恺之的无上神品《洛神赋图》中也难以曲尽其妙,“竦轻躯以鹤立”的仙姿逸态又如何画得出呢?想想鹤立的样子,一条细劲的腿,硬挺挺地支撑起整个身躯,鹤足是那么坚实地扣着地面,稳如泰山,坚如磐石,却又是极松...
孟昭俊:一片丹心寄书海
相关描述:  此前,友人寄来一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孟昭俊书法集》一书,厚厚的、沉甸甸的,迫不及待地打开,与学绘画的同事一起欣赏,我们都忍不住啧啧称赞其为“全才”“全能型”大家。书法难,千锤百炼,写好一种字体也不易,而多种字体皆能驾驭更是难上加难,孟昭俊先生则是几近完美地呈现了他行、草、隶、楷、篆...
潘伯鹰:如何临习书法?
相关描述:书法家潘伯鹰潘伯鹰(1898--1966),安徽怀宁人。原名式,字伯鹰,后以字行,号凫公有发翁、却曲翁,别署孤云。潘伯鹰幼习经史,16岁应县试名列榜首。1899年赴上海学习英、法、拉丁文。潘伯鹰是非常知名的书法家,坊间论及潘书,多言他是“二王书风的积极追慕者”。那么,潘伯鹰先生是如何看待如...
孙斐 / 净·静·境
相关描述:  孙斐  无迹堂主人,上贤居士  1975年出生于山东聊城  现居北京,职业书法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高级注册教师  中国榜书书法家协会理事  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慈善艺术家协会副主席  聊城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当代书画网副主席  ·2015年在无锡市成...
王羲之不小心从隶书带来的笔法,被米芾发扬光大,已成经典……
相关描述:王羲之作为千古书圣一手创立的“新体”影响力绵延至今但因为中国书法在发展中的几次断层尤其是二王真迹的灭失其笔法一直笼罩着某种神秘色彩但宋代的米芾却通过一生的努力学到了二王真髓这不,连王羲之无意中带入行书的隶书笔法也让米芾给打造成了自己的标签这就是:蟹爪钩这种笔法因为形似蟹爪,故名初学行书的朋...
梨花风起正清明:书法作品中的感怀
相关描述:沈尹默行书扇面。行笔迅起急收,点画峻利,转折处多以侧锋取势形成内圆外方,撇捺重顿,结构疏密自然,纵横倚斜,错落有致。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早年留学日本,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和校长、辅仁大学教授。1949年后历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沈尹默以书法闻名,民国初年,书坛就有“南沈北于(...
书法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了?
相关描述: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书法艺术变得越来越被大众所推崇,各个年龄层、各个领域内的人士纷纷开始关注和学习书法。但是,随着书法实践的推广和拓展,人们越来越发出感叹,为什么很多人写的字越来越不认识了?形态越来越怪了?为什么书法越来越看不懂了?书法是自然美人类的任何艺术形式都源自于自然,艺术是人...
邓散木临池偶得 : 板桥冬心皆怪,学霸何绍基有真本领
相关描述:邓散木(1898~1963),现代书法、篆刻家。1898出生于上海,原名菊初。字散木,别号芦中人、无恙、粪翁。一足等。 邓散木临池偶得  / 虞世南是保守派,欧阳询是革新派 郑板桥的六分半书清代殿试朝考,特重书法,以书法的好坏为去取标准,当时称为“馆阁体”,有所谓“乌、光、方,三项要求:“...
书法:越正统,越撩人!
相关描述:唐代陆柬之的《文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书法名作。大家在欣赏佳作的同时,如果转移一下视线,去阅读一下后代书家的题跋,会有更多的发现。《文赋》卷前引首有明代李东阳篆题“二陆文翰”及沈度隶书“陆机文赋陆柬之书”,帖后无余纸,名款已失,有赵孟頫、李倜、揭俣斯、危素、末濂、孙承泽等跋记。我们今天就来...
董其昌晚年小行书,慢慢写,淡淡写
相关描述: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思翁、香光居士等,上海人。自幼习书,数十年不辍,初宗颜真卿、虞世南,后上追魏晋,以二王本,中年以后则归于米赵。最终从传统中脱化而出,独化蹊径,卓然成家。晚年崇尚平淡自然的书风,对后世的书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行书《东方朔答客难》为董其昌晚年的精品...
绿肥红瘦
相关描述:前言  春天是那样的美好,宋人的溢美之词,数不胜数。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良辰乐事真当勉,莫遣匆匆一片飞”;“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情真意切,而且语言清新,词意隽永。  发布何伯群先生的三幅斗方作品,与朋友们共赏。  释文:  ...
学习中国书画的四个阶段
相关描述: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提出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生四境界说:①自然境界、②功利境界、③道德境界、④天地境界。其实这也就是人生从少年、青年、壮年到老年人生的认知过程的四个阶段。  而对照于人生、事业乃至做学问的几个层次或者境界而言,中国书画的学习也要经过四个阶段,分别是:一,形不似,神不似;二,...
启功:如何读懂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相关描述:有的人说王羲之写的《快雪时晴帖》中有一处句逗难断,问过两位朋友,所说不一,因来函垂询。帖文如下:羲之顿首,快雪时晴,佳想安善。未果为结力不次,王羲之顿首。山阴张侯。王羲之《快雪时晴帖》这里除前后写信的人名和受信人张侯(侯是尊称)外,“快雪”等8个字,也很明白。只有“未果”等7个字不易点断。...
****诗词欣赏之十四《卜算子·咏梅》/李荣海书
相关描述:014****诗词《卜算子·咏梅》作者李荣海尺寸98x180cm释文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创作时间2020年作品局部作者简介  李荣海,字耕夫,号耕夫草堂,一九四九年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市曹县,八岁临帖,后又入画,亦爱好...
中贸圣佳25周年精品回顾:乾隆帝行书效仇远十二辰体御制诗并序二首赏析
相关描述:乾隆帝  行书效仇远十二辰体御制诗并序二首中贸圣佳2015年春季拍卖会成交价RMB :25,300,000乾隆特制描金龙纹蜡笺手卷引首:周次兼成款识:乙未清和下瀚御笔。钤印:乾隆御笔、乾、隆尺寸:引首:34×89cm;正文:34.5×89.5cm;题跋1:34.5×62cm;题跋2:34....
什么是碑,什么是帖, 它们在形式和审美上有何差异
相关描述:东汉《张迁碑》碑的本义是竖立刻字纪事的石头,帖的本义是帛布上书写的题签。书法史上的碑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碑”,从狭义上讲,特指北朝碑刻;从广义上讲,泛指一切刻字纪事的石头、砖头乃至摩崖与有铭文的青铜器等硬物质为载体的书法存在。研究这些材质载体书法的学问称为“碑学”,长于研究或书写此类书法...
高清碑帖| 吴说 行书《垂喻帖》
相关描述:吴说《垂喻帖》尺牍 册 纸 行书 30.2 x 44.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释文: 说顿首再启。垂喻锦里园亭诸榜。何其盛也。悉如尺度写纳。告侍次为禀呈。第愧弱翰不称耳。谢傅方且为苍生而起。裴公讵容从绿野之游乎。非次不敢数拜椟。亦告侍旁。为致下悃。昨中丞初除拜日。尝致贺启一通。不敢使人代...
学赵孟頫,这位皇帝的书法有看头!
相关描述:清朝皇帝,自幼就饱读诗书,学习骑射。然而,这些皇帝们,除了在国家统治、后宫处理上,十分具有才能,更是喜欢琴棋书画,尤其对书法十分擅长。在清朝初期,内务府开办“如意馆”,培养书画人才,书画艺术同时也成为皇室成员的家传。 康熙、雍正、乾隆三人的书法,都各有不同,已形成了清逸典雅、雍容华贵...
书法演变中的遮蔽现象
相关描述:一种文化的存在总伴随着孕育、发生、发展和演化的过程,其延展性、扩充性、丰富性容易被我们所关注和认识,而其遮蔽性和封闭性往往容易被人们所忽略。有时延展、扩充、丰富是自然的,是文化内部的规定性,是不随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恰恰遮蔽性才是从古到今,从旧到新,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节点,是文化发展...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