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412条信息
- 让文物在指尖“复活”的故宫匠人
- 相关描述: 纺织品文物修复师陈杨在故宫博物院待了十余个年头,只安安静静地做了一件事——修复纺织品文物。“纺织品文物修复是一件费工、费力、费时的工作,作为‘文物医生’理应承担起责任,让故宫纺织品文物走入下一个600年。”
2016年,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热播并收获极高人气。纪录片将镜头...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417/n924300.html
2017-04-17 10:02:07
- 梁清标藏品富可敌国 为何却三代散尽
- 相关描述:
北宋 郭熙 巢石平远图 梁清标旧藏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
-
http://news.artron.net/20170326/n918594.html
2017-03-26 09:37:55
- 梁清标藏品富可敌国 为何却三代散尽?
-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他是怎么做到的?
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4/n918416.html
2017-03-24 16:27:20
- 天津首次在高校开设非遗公选课
- 相关描述: 为在青年人群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与南开大学合作推出的“非遗公选课”日前在南开大学正式开课,这是天津首次在高校开设这一课程。
据了解,“非遗公选课”课程内容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构建,具体组织推动由南开大学教务处完成。该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2/n917698.html
2017-03-22 09:14:17
- “非遗”文化作为通识选修课程走进南开大学课堂
- 相关描述: “非遗”文化作为通识选修课程走进大学课堂,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学生可在教务系统中选课,还会算学分。南开大学成为国内第一所将系统的“非遗”文化传承保护纳入通识课程体系的综合类高校。
17日,南开大学与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教育传承展开合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0/n917038.html
2017-03-20 09:37:06
- 泰祥洲《宇·宙·观》即将于墨斋画廊开幕
- 相关描述:
《璇玑万象》,水墨绢本,162 x 137 cm,2015
墨斋荣幸地呈现著名艺术家、学者泰祥洲最新绘画及装置作品个展《宇·宙·观》。本展览由墨斋艺术总监林似竹和策展人杨浚承策展,作为北京画廊周(2017.3.17-19)的一部分,将于2017年3月18日(周六)开幕。
...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349.html
2017-03-06 14:02:48
- 梁清标“收藏甲天下” 一个人就是好几个世界级博物馆
-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他是怎么做到的?
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339.html
2017-03-06 14:00:05
- 梁清标“收藏甲天下” 一个人就是好几个世界级博物馆
-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他是怎么做到的?
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109.html
2017-03-06 08:51:24
- 中国高校首家“文物保护与修复学院”成立
- 相关描述: 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唐代韩滉的《五牛图》轴等,这些流传千百年的画作,为何还能保存下来?除了源于一代代修复师的精心呵护,也源于科技进步让文物得到更科学的修复与保护。
目前现代科学技术与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如何完美结合?国内文物修复人才现状如何? 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日前在深圳...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3/n912681.html
2017-03-03 11:51:16
- 天津在高校尝试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
- 相关描述: 为在青年人群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感知力,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与南开大学合作的“非遗公选课”日前在南开大学正式开课,这是天津首次在高校开设这一课程。
课程内容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构建,组织推动由南开大学教务处完成。
“课程的启...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1/n912247.html
2017-03-01 15:59:58
- 天津首次在高校尝试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
- 相关描述: 为在青年人群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感知力,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与南开大学合作的“非遗公选课”日前在南开大学正式开课,这是天津首次在高校开设这一课程。
课程内容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构建,组织推动由南开大学教务处完成。
“课程的启...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1/n911910.html
2017-03-01 09:14:02
- 故宫186万件文物有百余专属医生
- 相关描述: 一部讲述故宫文物修复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火了。故宫文物修复背后还有什么故事?2月25日,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宋纪蓉、《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片中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及书画装裱修复师李筱楼现身深圳紫禁书院,揭秘“我在故宫修文物”的那些事。
故宫藏有186万件(套)文物,其中有不少文物...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1/n911854.html
2017-03-01 08:30:49
- 天津高校尝试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公选课
- 相关描述: 为在青年人群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感知力,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与南开大学合作的“非遗公选课”日前在南开大学正式开课,这是天津首次在高校开设这一课程。
课程内容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构建,组织推动由南开大学教务处完成。
“课程的启...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8/n912026.html
2017-02-28 11:23:08
- 文教合力探索传承之道 非遗公选课走进南开大学
- 相关描述: 为在青年人群中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路径,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文化感知力,推动文化强民、文化乐民、文化安民,由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与南开大学合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校园通识教育”中的“非遗公选课”部分,日前正式开课。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最精湛的部分,包含了...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228/n911590.html
2017-02-28 09:11:00
- 我在上博修文物 天衣无缝也要“残缺美”
- 相关描述: 纪录片、电影相继问世,《我在故宫修文物》借独特的“静心”效果,收获大批“故宫粉儿”,也引发了人们对于文物修复师的关注。大历史中的小工匠,择一事而终一生,身怀绝技的文物修复师,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与一般的上班族并没有太大的区别。然而他们的双手却可以让残损的文物重新焕发生机,让人们跨越时空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104/n899517.html
2017-01-04 09:33:18
- 大英博物馆专家谈中国古书画修复:中西方大不同
- 相关描述:
大英博物馆高级修复师邱锦仙(右)。(资料图)
中国日报北京12月27日电(记者 王恺昊)大英博物馆高级修复师邱锦仙日前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世界因遗产而璀璨—2016中国古书画鉴定修复与保护国际高峰论坛”上表示,她经常在修复中国古代绘画时使用传统技术。该博物馆绘画艺术保护部门负责...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28/n897926.html
2016-12-28 14:24:52
- 艺术品修复应该科学和文化并存
- 相关描述: 在北京的初冬,记者拜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陆宗润主持,位于昌平的修复工作室。我们在约定的时间点刚好在工作室楼下相遇,采访完送别时才知道陆宗润就住在工作室附近,对于他来说,工作与生活呈现出一种有机融合的状态。由于我们约定的时间较早,在参观的过程中,来工作室研习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26/n896999.html
2016-12-26 10:03:49
- 陆宗润:科学修复和文化修复应多元并存
- 相关描述:
陆宗润 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
在北京的初冬,记者拜访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硕士生导师、工笔画研究院副院长陆宗润主持,位于昌平的修复工作室。我们在约定的时间点刚好在工作室楼下相遇,采访完送别时才知道陆宗润就住在工作室附近,对于他来说,工作与生活呈现出一种有机融合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20/n895562.html
2016-12-20 17:10:33
- 《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版16日上映:触摸历史 匠心传世
- 相关描述:
下个月,故宫文保科技部的人员都要搬离这个小院,搬到崭新的办公室了。用他们的话说,过了这个月,这院就只在记忆里了。
钟表组的亓浩楠正在修复钟表。
已在故宫文保科技部工作了36个年头的史连仓正在擦拭一件木器。
今年初,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央视首播,并在视频...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19/n895103.html
2016-12-19 12:49:14
- 工匠精神与年轻人“知己相逢”
- 相关描述: 这是一次太特别的电影点映场———能容纳1300余人的影厅座无虚席,而这千余人对影片里几乎每一个镜头都有显而易见的熟稔。即便如此,当点映场主持人提问有多少人在上映后再一次走进影院时,依旧有八成以上观众举起了手,而且都是年轻人。
将于12月16日公映的电影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日...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19/n894870.html
2016-12-19 09:0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