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2秒
所有结果152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熔古标新 铸写经典——黄吴怀书法作品欣赏感言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讲究书写内容要与书家的气韵相合,凝结于笔端,流溢于笔下,使作品从字体到书写内容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书家在创作时诉诸于情感,赋予诗词活灵活现的感官享受,犹如图画一般跃然纸上,正所谓“书到极时书似画,画到臻处画如书”;古人讲“书画同源”也是这个道理。即能看到书家贯彻古人的历史轨迹,...
挥淋浓墨 笔底千花
相关描述:  中国收藏书画专刊2008年第一期对黄吴怀书法作品的点评  黄吴怀的书法创作,法古人而不泥古人,其结字布局有成法而无定法,笔底千花,随心所欲。黄吴怀善于用墨的厚薄体现出不同的艺术追求。其浓墨行书条幅,笔墨淋漓间,如飞流直下,奔腾千里;其干笔焦墨作品,如渴马奔泉,势不可挡。中国书法的艺术本...
【雅昌视频】谭平: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总结
相关描述: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谭平谭平:     这个项目应该说是四年前了就做了这样的一个计划,原来开始的想象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很多中青年的艺术家能够投入到他自己的艺术研究和艺术创作中来,带有这么一个想法,因为艺研院原来的情况就是艺术家各自都在从事创作,那么很少有这样的对每一个艺术家能够进行...
李亚:花鸟画鲜活,雨露滋润而百卉芬芳,曼妙灵动而跃然纸上
相关描述:  中国画的墨和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相互不抵触,不矛盾,但要正确把握处理两者的关系,非驾轻就熟的高手所不能为。李亚很好地解决把握了色墨两者之间的关系。他的画没有病态文人的无病呻吟,没有自怜自赏的闲花逸草,反而处处透出浓烈和蓬勃的朝气。尤其是他的花鸟画,总是带给人鲜活的美感,雨露滋润而百卉芬...
他将30余年国画心得传授给你,让你少走国画学习弯路
相关描述:  学习中国画,最让人头疼的是什么?  是不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作品来临习?  还是在临创过渡阶段,难以深入理论,抄袭或再现自然,没有创作境界?  都不是。  学习国画,最困难的是对笔墨掌握不精,没有能一路帮扶你度过临创过渡,教你如何掌握中国画核心要义的资深老师。【许华新老师作品欣赏】  对于...
面对传统资源现代书家何为——观莫立唐先生书法随感
相关描述:​  我在近作《精英美术12讲》中将汉字毛笔书写艺术称之为“神秘的符码”完稿之后在兴兰堂新展厅欣赏了莫立唐先生近百帧书法,自以为验证了我在文字中对书法的认知。  著名的科学史学者F。卡普拉在《物理学之道》中用大量篇幅论述了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的关系,认为汉字书法最能体现东方神秘主义,书...
中国画的灵魂与收藏的价值观
相关描述:  画要和艺术分开,用笔绘制出来的,或者是印刷出来的,都可以称为画,但不能称为“艺术”。可以叫手绘画、印刷画等等,这些“画”的特点就是装饰作用或者是广告作用。而如果画和艺术连起来,那么性质就不一样了,画就不单纯的是颜色亮丽,形象逼真或者抽象那么简单了,这里面就多了好多的精神内容,这些精神内...
中国画“书画同源”“书画同功”之我见
相关描述:代序  时至当今,画坛学界面临东西艺木广泛交流盛世,或倾向于全盘接受西学,或固守承袭传统,或主张中西相融……见解纷呈,各执“牛耳”,此状孰可忧孰可喜?尚有待时日之疏理。  我是求新派,自然不拒绝吸取外来先进,但尤注重在传统血脉流动中弘扬母体文化之精髓。  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从甚层返京,曾...
姚兴文|首次回乡办展,归来仍是少年
相关描述:四年前,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艺术家姚兴文从古城西安出发,负笈北上,在宋庄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名曰:西来堂。创作中的姚兴文四年来,姚兴文穿梭在传统书法与现代水墨之间,游走在形式与精神之间,从不断尝试到不断确立,从不断确立到不断否定,姚兴文在宋庄深居简出,通过艺术的形式,在不断寻找着自己对童年、对...
【文飞说书】(九):老外是如何师法中国书法的?!
相关描述:毕加索与张大千  1956年5至7月,在巴黎举办画展期间,57岁的张大千(Chang Dai-Chien,1899-1983)费尽周折拜访了旅居法国75岁的毕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  这一次会面颇有少林高僧谦逊地去找武当张真人,请教学习武当派纯正上乘武功的...
展讯|唯心与冒犯:姚兴文个展(西安站)
相关描述:唯心与冒犯:姚兴文个展(西安站)策展人|李建森学术主持|李擎/高非开幕时间|2019/5/31/15:00展览时间|2019/5/31-6/30主办机构|左右客展览地址|西安市幸福南路109号老钢厂设计创意产业园生命的光芒与精神的游观—关于姚兴文先生的艺术文/李擎德国19世纪浪漫派诗人荷尔...
以理运法 造化心源丨马振声解析白振奇山水画
相关描述:文/马振声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创作部主任(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理事  中华汉字起源于象形,故有书画同源一说。我们的祖先发明造纸,创造了毛笔和墨,成就了中国书法、绘画特有的表现形式。自晋唐以来,书画兼善者比比皆是,尤其文人画的勃兴,将中国画推向了一个...
书亦载道,道法自然
相关描述:​  朱零,新疆人,自幼酷书善绘,书道早年师从王镛先生、邱振中老先生,宗法授受,深得堂奥。其书学攻金文碑帖,上溯秦汉,下迨(dai)晋唐,冶金石法帖于一炉。朱零绘事益于书,谙熟“六法”,涉猎甚广,举凡山水、花鸟、人物,或工或写,各臻佳境。尤好诗词及古汉语言文学,并读经研史,致力传统绘事教学...
万壑烟岚——王志良山水作品
相关描述:  王子(志良),1962年生,杭州人,自幼酷爱艺术,早年受黄宾虹、余任天、陆俨少、顾坤伯等先生影响,深入名山大川,在大自然中掇取营养,研习宋古技法,擅山水,也工人物、花卉。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高研班。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育顾问,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浙江美术家协会顾问,全联·黄宾虹艺术研究...
约古而任逸——陶艺的活化
相关描述:蓬蓬林葱蔓,烈烈云飞扬。笔写字行迹,火烧瓷意象。借得迴纹案,锻造青史长。轻枝发清脆,闳墨伸洪展。若得编钟阵,鸣响在远方。这首诗是中国美院院长、博士生导师许江教授,在观看任逸的陶艺新作后,深感赞叹即兴写就。美陶美文!任逸对迴纹线条构成的能指特点和书法行草承载的所指内涵的研究与创新表达,使我们...
雕 • 书 • 画 • 字 |《大匠之道 • 密博》2019新书发布!
相关描述:  《大匠之道 · 密博》专辑封面展示  《大匠之道 · 密博》专辑在历经近一年的精心筹备之后,已经全面上市。此书由北京艺彩风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编辑策划,由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由密博工作室监制完成。其中汇集了艺术家密博的多年来的创作历程,并将其作品集体呈现。此书分为艺术家介绍、艺术家作品评...
书法家赵普先生速写
相关描述:​  赵普先生,年六十有五,世居北京,性嗜书画,尤工法书,名重当代,饮誉书坛。  先生自年少迄今,日课翰墨,凡五十余载,虽严寒酷暑亦不稍怠。笃实之学,功在不舍。故,先生于书法诸体无所不能。其行、楷初从二王入手,继追颜、柳,出入米、苏,后因偏爱篆隶,遂攀秦、汉。凡《张迁》、《曹全》、《乙瑛》...
姜宝林丨变法就新——来自画院的水墨探索
相关描述:我的艺术自白姜宝林  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我的创作理念是清晰而明确的,就是:“既要笔墨,又要现代”,很中国,很世界。  要笔墨就是要传统。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和赖以传承至今的创造精神,继承和创造才是传统的全部意义。没有创造,传统就会中断。可以说,没有创造精神的传统不是真传统,没有...
意蕴之魅——民居线条之美前言
相关描述:  近日,王其钧的著作《民居线条之美:建筑白描写生摹本》将由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中央美术学院王其钧教授是知名的中国民居专家,在本书中读者可以领略到作者用毛笔来表现出的对中国传统民居之美的热爱。本书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首次出版,王其钧在攻读建筑设计与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时,便把自己民居调查的...
悖论中的“一”划——张诠访谈
相关描述:  访谈时间:2008年3月  访谈方式:互联网  艺术时代:你曾经做过大量的实验艺术活动,为何在近年会重返绘画?  张诠:过去的确做过一些实验艺术活动,当时觉得那是当代艺术的唯一发展方向,现在看来这种想法有它的局限性。其实我认为国内对实验艺术的界定并不准确,如果在1960、70年代的西方...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