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90条信息
- 美术书评 | 一部可读之书——《归燕堂笔记》杂感
- 相关描述: 我常常把书架上的书分为两类:一为可读之书;一为可用之书。捧之在手,不分时间、地点,往往手不释卷,回味无穷,是谓可读之书。此类书没有根本的实用价值,却能使人如饮水者,冷暖自知;书到用时方很少,放在案头,作文或解惑时必翻之书,是谓可用之书。此类书用过即束之高阁,以备不时之需。两类书因功能相...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630/n754528.html
2015-06-30 11:12:26
- 走进历史画卷 亲近祖先文明
- 相关描述: 自古以来,碍于价格高扬、真假难辨,中国古书画鉴赏与收藏就被视为皇家和极少数人除外的“禁区”。许多源自民间题材的优秀作品,在“被垄断”后,随即与爱美之心人人皆有的天下人拉开了距离。优秀作品“被垄断”、“与世隔绝”的现象,不仅使大众难得一见,也因“不识庐山真面目”而让民众真假难辨。如今,由...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626/n753486.html
2015-06-26 09:04:28
- 春风化雨挥毫就 泼墨人生铸真情
- 相关描述: 付岩峰 王怡
认识孙振中老师纯属一次巧合,当时是朋友介绍去郑州紫荆山附近一书画院去采访一位青年书画家。结果刚进画院里面,一位看上去五十岁左右的老师正在案台上写字,身边围了四五个人,我也悄悄凑了上去,他那洋洋洒洒般春风化雨的气度,挥毫泼墨般大江东去的苍劲气概,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617/n751392.html
2015-06-17 15:23:24
- 传承·守望
- 相关描述:
《禅道无境》
《玄观》
《朱熹观书有感》
《嗜书煮酒联》
由佛山市书法家协会、南海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传承·守望”——郭亚明书法艺术作品展于2015年4月30日至6月7日在南海区博物馆开幕。
郭亚明的书法远观迂回流畅,富有行书书意,近察则以魏碑体...
-
http://huanan.artron.net/20150504/n738084.html
2015-05-04 14:29:09
- 抄写长篇难以练出好书法
- 相关描述: 书法艺术并不是以字数的多少或者作品形制的大小论英雄。但是,常见一些书法朋友抄写宏篇巨制,或为《资治通鉴》、或为《三国演义》、或为《****文选》、或为《金刚经》等等,这些数十万言甚至长达百万言的书法作品,令人叹为观止。书写者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日日夜夜,让我感动和佩服!不过,这样能写出好作...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426/n734843.html
2015-04-26 10:52:00
- “高古”不是书法的品评标准
- 相关描述: 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
当下,一些人在品评书法时,却把所谓“高古”作为评判书法优劣高下标准,若被指为“取法高古”,便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低下的。流风所及,一些人便摹写秦汉篆隶、魏碑,以求“取法高古”,甚至刻意描摹秦汉碑版中,那些刀锋刻划以及被岁月风雨浸蚀的痕迹,故...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414/n731633.html
2015-04-14 09:26:55
- 高古不是书法的品评标准
- 相关描述: 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
当下,一些人在品评书法时,却把所谓“高古”作为评判书法优劣高下标准,若被指为“取法高古”,便是好的,否则就是不好的、低下的。流风所及,一些人便摹写秦汉篆隶、魏碑,以求“取法高古”,甚至刻意描摹秦汉碑版中,那些刀锋刻划以及被岁月风雨浸蚀的痕迹,故...
-
http://crc.artron.net/20150414/n731569.html
2015-04-14 08:35:05
- 颜真卿书法批评现象辨析(二)
- 相关描述: 二、评价现象分析
(一)、关于苏轼的评价
1、苏轼的评价在题跋中的反映
对于颜真卿在书法史上的地位,现在通常的认识是,他在书法创新上取得了伟大成就。但在北宋以前,颜真卿不过被看作是唐代众多书家中的一员,他崇高的书学地位在当时的论说中几乎找不到任何痕迹。这一点在上文中已...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410/n731002.html
2015-04-10 16:55:52
- 评赵国柱的草书
- 相关描述: 山右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晚明傅山出,以草书鸣,生平傲岸不平之气,概以草书发之,亦显晚明草书流派后劲。明亡,傅山衣朱衣,居土穴,以遗民自居,誓不仕清。以书论人,倡“四宁四毋”论,视赵、董书如寇仇,寄寓了他反清、反程朱理学的清流思想。
傅山这种个性表现主义书学观念对山西书法影响极大,...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403/n728758.html
2015-04-03 15:56:03
- 书坛猛将秦理斌
- 相关描述:
著名书法家秦理斌先生是一位去功利化、去概念化、去模仿化的原创型书法家。他的创作欲和创造力引导着他走向艺术创作高峰期。古典和经典的书法他都引为自己书法历程的肇端,但绝不是简单地、机械地重复和模仿,乃至匠人一样拷贝复制传统书法,他总是能够将书法作品的技术要素、艺术要素、学术要素融合成一...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310/n719722.html
2015-03-10 00:29:52
- 李白与杜牧:诗与书法谁更强
- 相关描述:
【图语:李白《上阳台帖》】
【图语:杜牧《张好好诗》卷(局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语:李白与杜牧】
如果李白与杜牧PK,写诗没悬念,“诗仙”不是浪得虚名,李白的粉丝绝对甩杜牧几条街。那么,写字谁更牛呢?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李白的作品,流传下来的很...
-
http://hn.artron.net/20150305/n718458.html
2015-03-05 11:41:58
- 书法家不能欠缺气量和胸襟
- 相关描述:
宋太宗赵炅
宋代王著,官至翰林学士。他的书法传承家法,追踪智永,远涉“二王”,笔法圆劲。宋太宗赵炅曾令中使王仁睿将自己写的御札拿给王著看,让他评点。王著看后说:“未能尽善啊。”此后,太宗更加勤奋临习书法。过了一段时间,太宗又令王仁睿将自己的近作拿给王著看,王著看罢说:...
-
http://hn.artron.net/20150128/n707952.html
2015-01-28 17:28:02
- 书法家不能欠缺气量和胸襟
- 相关描述: 宋代王著,官至翰林学士。他的书法传承家法,追踪智永,远涉“二王”,笔法圆劲。宋太宗赵炅曾令中使王仁睿将自己写的御札拿给王著看,让他评点。王著看后说:“未能尽善啊。”此后,太宗更加勤奋临习书法。过了一段时间,太宗又令王仁睿将自己的近作拿给王著看,王著看罢说:“这还是跟以前写的一样,没有进...
-
http://artist.artron.net/20150128/n707349.html
2015-01-28 09:09:30
- 书法家不能欠缺气量和胸襟
- 相关描述: 宋代王著,官至翰林学士。他的书法传承家法,追踪智永,远涉“二王”,笔法圆劲。宋太宗赵炅曾令中使王仁睿将自己写的御札拿给王著看,让他评点。王著看后说:“未能尽善啊。”此后,太宗更加勤奋临习书法。过了一段时间,太宗又令王仁睿将自己的近作拿给王著看,王著看罢说:“这还是跟以前写的一样,没有进...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126/n707224.html
2015-01-26 18:30:53
- “悟短”是书家进步之要 —浅谈书法研习之道
- 相关描述: 悟其所短,恒止于苦难。”意思是说,对于研习书法这门高深艺术而言,只有明白了自己的短处,才会终止研习的艰难和困窘。这就道出了研习书法的一个重要途径——“悟短”。
这如同人有了病要求医问诊,从而找到病因,才好对症下药,也才能药到病除。但人还常常犯一种毛病,就是有了病,不觉得是病;有了...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119/n704272.html
2015-01-19 17:06:49
- 张锡鸿书法展暨潮剧 名家名曲演唱会举行
- 相关描述: 昨晚,“翰墨潮声——张锡鸿书法展暨潮剧名家名曲演唱会”在深圳市民中心B区礼堂举行。来自潮剧界的张怡凰、方展荣、郑健英、郑舜英、林初发等十几位名家齐聚一堂,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演出。
原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庄礼祥在致辞时表示,无论是潮剧还是书法,都属于传统文化。“举办此次活动...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114/n702032.html
2015-01-14 08:41:17
- “张癫”如何教书法
- 相关描述: 王世国(广东省书法评论家协会主席)
如今人们或为高考、或为爱好、或为养生、或为深造,纷纷投身到各种各样的书法培训班中,学习书法的浪潮汹涌澎湃。少年兴趣班、青年提髙班、老年学习班、高考补习班,还有高级研修班等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中国书法发展数千年,而书法学习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便...
-
https://news.artron.net/20150104/n698617.html
2015-01-04 09:37:09
- 人品是书法艺术价值的根本
- 相关描述: 任何一门艺术其实都与艺术家的人品有关系,书法艺术与书家人品的关系更大,因为中国有句老话:“字如其人”。古代书法评论家就曾讲:“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也。”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品,在其书法中可见一斑。在中国哲学之源《易经》里就有根据一个人写下的一个字能算出一个人的命运的说...
-
http://hn.artron.net/20141223/n692993.html
2014-12-23 14:32:40
- 陕西发现唐玄宗亲舅神道碑:唐书法家窦臮书写碑文
- 相关描述: 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研究修复完成的一尊唐代神道碑上,意外发现石碑的主人竟然是唐玄宗的亲舅舅,而碑文的书写者为唐代著名评论家、书法家窦臮,这对于研究唐代历史和中国古代书法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据研究人员介绍,神道碑指位于墓(神)道前立的碑,主要讲述墓主人的...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19/n691734.html
2014-12-19 15:52:18
- 唐玄宗舅舅神道碑现身 千字碑文有185字被人为凿毁
- 相关描述: 近日,省考古研究院完成一唐代神道碑的研究。令人惊喜的是,石碑的主人竟然是唐玄宗的亲舅舅,而碑文的书写者也是唐代著名评论家、书法家窦臮(jì),价值颇高。然而,专家发现,现存的1357字中,有185字被人为凿毁,这是何缘故呢?
发现石碑
千余字神道碑 185字被凿毁
2...
-
https://news.artron.net/20141218/n691238.html
2014-12-18 13:4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