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251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朱万章:何绍基书法的鉴藏与传播
相关描述:  一   近人裴景福(1854-1924)的《壮陶阁书画录》,著录了三件何绍基(1799-1873,图1)的书法作品,分别为《何蝯叟行楷小卷》《何蝯叟楷书赤壁赋二赋册》和《何蝯叟书太上虚皇卷》。其中描述《何蝯叟行楷小卷》时说:   纸本,高工尺一寸六分,长二尺七分,行楷,共八十七行,...
嘉德四季50期呈现多元融合—民国及近当代书法专题
相关描述:  民国书法是书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在清代和当代书法之间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表现为对古代尤其是清代书法的继承和延续,另一方面也不乏某些开创性的创举,为古代向当代书法的转型做了重要铺垫。   民国书法的另外一个特点是创作的多元化。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民国书家多无意于书法的工拙,而是...
何绍基展 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关描述:  何绍基一生临池之功至老不废,每临一通,意必有所专属,或取其神、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结构分布……一通有一通的用意,而无一通与原碑全似;他兼收并蓄,融汇碑帖,对于尊碑之风既非一味盲从,对于帖学不足也非全盘摒弃,而是各取所长。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言,“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
何绍基隶书《临郑固碑》屏赏析
相关描述:     清代书坛早期,元明正统帖学承袭前代,一直居于主流;然而从清中叶始,帖学呈式微之势,地位逐渐被碑学所取代。随着碑学的振兴,原本因崇帖学而受到压抑的篆隶书也重新获得各书家的厚爱。清代中期以后的书家几乎都习篆隶书,何绍基就是当时极具影响力的一位。   何绍基幼年贫苦,寄寓舅家,...
让海派书法回归传统:打通诗书画印艺术,重视综合文化修养
相关描述: 文化修养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当代书法向更高层次发展的瓶颈和短板。12月27日在上海图书馆开幕的修养之旅·上海书法家诗书画印作品展正是试图“拨乱反正”的展览。展览由诗文书法、书法国画、书法篆刻三个单元组成,这种混搭和跨界的形式,也让人觉得颇有新意。 “修养之旅”展览是一次书法人才培养的...
何绍基展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关描述:  何绍基一生临池之功至老不废,每临一通,意必有所专属,或取其神、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结构分布……一通有一通的用意,而无一通与原碑全似;他兼收并蓄,融汇碑帖,对于尊碑之风既非一味盲从,对于帖学不足也非全盘摒弃,而是各取所长。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言,“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
【雅昌快讯】敬华秋拍:沈尹默《南通朱铭山先生暨德配袁夫人七十寿序》989万元成交
相关描述:  2017年12月28日,上海敬华2017秋拍《千尺呈雄——中国书画大品专场》在上海静安香格里拉大酒店正式举槌。本专场共呈现88件拍品,其中Lot0752沈尹默《南通朱铭山先生暨德配袁夫人七十寿序》以989万元成交。 Lot0752 沈尹默(1883~1971) 《南通朱铭山先生暨...
湖湘双璧
相关描述: 清 何绍基 苏轼《跋韩退之送李愿序》屏 行书 163×30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11月24日,北京画院美术馆以何绍基及其在湖湘书坛的辐射与影响为策展角度,推出“佳墨名楮纷相随——何绍基书法与湖湘传脉”。此次展览为“2017年全国美术馆青年策展人扶持计划”入选项目,展品汇集了湖南省...
潘天寿与顾坤伯
相关描述: 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维钊 长春图 68×184cm   潘天寿先生对诗、书、画、印都有精深的研究和独特的见解,其书法功力深厚。潘先生青年时期因受清季碑学书风的影响,对汉碑《石门颂》、魏碑《二爨》等碑研习较多,由此奠定了他奇肆书风的格局。中年以后,由于结交师友的增多,眼界的开阔,...
张良勋书法展保利艺术博物馆启幕
相关描述: 沁园春·雪 张良勋   12月15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保利文化集团、安徽省文联主办,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承办的“徽风国韵——张良勋书法展”在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开幕,展出了艺术家近年创作的书法作品100余幅。   张良勋,安徽省宿州人,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
绽放正能量的梅画精神
相关描述: 梅竹寒禽图纨扇页 宋 林椿 上海博物馆藏   中国古代的梅画题材,大抵兴盛于两宋时期。就此,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为“太史公”的宋濂在《宋文宪公全集》卷三《题徐原甫墨梅》中,曾经对梅画的来龙去脉作过这样的追溯考评:   唐人鲜有画梅者。至五代滕胜华(唐末五代画家滕昌祐)始写《梅花...
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
相关描述:  12月15日至16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十一届书学讨论会”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书院人家会议中心召开。   全国书学讨论会作为中国书坛最重要的学术活动,已经成功举办十届,以较高的学术标准,严格的评审程序,为广大书学研究者搭建平台,为弘扬学术精神,深化书学研究,推出研究人才...
何绍基展带给我们的思考
相关描述:  何绍基一生临池之功至老不废,每临一通,意必有所专属,或取其神、或取其势、或取其用笔,或取其结构分布……一通有一通的用意,而无一通与原碑全似;他兼收并蓄,融汇碑帖,对于尊碑之风既非一味盲从,对于帖学不足也非全盘摒弃,而是各取所长。   近代思想家梁启超曾言,“无专精则不能成,无涉猎则不...
【雅昌快讯】嘉德秋拍:赵孟頫致宗元总管札册片2500万成交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2017年12月18日晚,中国嘉德2017年秋拍“大观——四海崇誉庆典之夜·古代”在嘉德艺术中心举槌,本场共32件精品上拍。其中,赵孟頫致宗元总管札册片以2500万元成交。    赵孟頫《致宗元总管札》册片 水墨纸本 29.7×27.8cm   赵孟頫是宋朝王孙...
【雅昌专稿】何绍基:看这个顶级官二代是如何影响晚清书法世界的?
相关描述:  爱交友、好远游,生性耿直,心直口快,有人怀疑何绍基是射手座。   作为一个骨子里的文人,这样的性格,注定了何绍基仕途上的悲催人生,一生两度为官,两次失败。或许是官场失意,何绍基将他的满腹经纶与文采倾注于书法中。在书法艺术上,他是个成功者。 何绍基(1799年-1873年)  ...
“周慧珺杯——上海市行书大赛”作品展今开幕
相关描述: 展览海报   “周慧珺杯——上海市行书大赛”作品展12月15日在上海文艺会堂展厅拉开帷幕。   “周慧珺杯——上海市行书大赛”秉持“顺应时代趋势、传承中华传统书法文化、培养书家后辈传人”的理念,自9月18日-11月10日在全市范围内征稿,共收到有效稿件600余件,其中产生了120件...
《龙魂铁骥》——鲁夫铁翁袁新霆题画诗系列(三)
相关描述:   【作者简介】   袁新霆,字莘亭,号鲁夫铁翁,山东章丘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铁骨天马”、“铁篆书意构成”创始人。历任中国书画家协会常务事、香港珠江书画院副院长、广东省书画艺术研究会特聘教授等职。作品多次入选全国性美术大展,并为人民大会堂及欧美、日韩、港台等海内...
佳墨名楮纷相随 何绍基书法与湖湘传脉
相关描述: 集《争座位帖》字长联  何绍基 湖南省博物馆藏   翰墨撷珍 七家机构典藏齐聚一堂   “佳墨名楮纷相随”,句出何绍基诗,乃何绍基对书坛前辈颜真卿的赞誉之辞。绝妙的是,无论生前还是身后,“何体”的传人,同样不乏前仆后继。何氏一脉,在中国书法史上,留下了不灭的足迹。11月24日,北京...
今天纪念这位先生 呼唤的是书法界的“正大气象”
相关描述:  今年是我国书法大家和著名书法教育家胡问遂先生诞辰100周年。昨天,“正大气象———纪念胡问遂诞辰100周年国际书法大展”以及相关学术研讨会在中华艺术宫举行,拉开系列纪念活动的序幕。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天纪念胡问遂,有着不容忽视的现实意义和引领作用———他坚忍不拔、传承创新的从艺经...
每逢乱世就消失,盛世一统便出世
相关描述:  最近大热的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让十尊石鼓一下子火了。石鼓  这十块其貌不扬的石鼓,属中国九大镇国之宝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国第一古物”。杜甫为其作诗,大文豪韩愈曾经上书朝廷,请求将其移到京城太学府内妥善保管,并为其作赋《石鼓歌》,宋徽宗曾经与这些石头朝夕相伴,并用黄金镶入字内……...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