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3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影像中国 | 潘鲁生: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相关描述:“民间艺术是‘活’的。生活之美在日常、在劳作、在人情事理中,这是民间艺术源于自然、源于历史、源于自我的恒久魅力。”摄影 段崴/人民画报 潘鲁生,1962年生,艺术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课题,推进《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美在乡村》获一等奖
相关描述:  近日,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山东省第三十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名单》,潘鲁生教授著作《美在乡村》荣获社科普及成果一等奖。《美在乡村》2019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  《美在乡村》是潘鲁生教授近年来围绕乡村振兴现实议题进行深入调研以及理论思考的系统性学术成果。...
走进田野|冯骥才:潘鲁生的民艺世界
相关描述:来源:潘鲁生民艺馆按:此文为冯骥才先生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所作序言。2021年10月,冯骥才先生与潘鲁生在广东顺德清晖园考察广绣 。“走进田野——潘鲁生艺术特展”于2023年12月31日——2024年2月25日...
人民画报丨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相关描述:本文刊于《人民画报》2023年10期在潘鲁生眼中,“小孩模”是悠长岁月里一个温暖的起点。在他的故乡山东菏泽,南有百里黄河故道,北有八百里水泊,曹县老县城内多大泽水坑,取水用泥方便,那里的孩子从小就用手掌大的陶制模具印泥人、捏物件,相互比试,好不热闹。20世纪60年代,家住曹县大隅首北街的潘...
【盛京人物】王易霓:艺无止境 心净者成
相关描述:  ▲王易霓:沈阳人,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曾任大学教师、《美术大观》执行主编。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女画家协会副主席、辽宁省文联副主席、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事事清白》《母子情》《风和水静》《鸿雁》《再见北方》《北荷》等入选第十一届、十二届全国美展等国内国际大展。作品...
不是“乌丙安”热了,而是民俗学科热了
相关描述:   “这几天电话响个不停,祝贺的、约采访的、邀请演讲的,搞得我有点应接不暇,九十岁的人超负荷运作。”1月24日,由光明网主办的2017“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年度人物”评选揭晓,共有10人入选,著名民俗学家、民间文艺家乌丙安名列榜首,这是他于13日被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后再获...
生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上)
相关描述:  自2004年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至今近两年的时间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经走进广大民众,影响着人们的文化理想和现代生活。今年的6月10日我国隆重举行各级各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日”纪念活动,足见其重大影响。   两年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
文物出版社图书期刊连获大奖
相关描述:   近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关于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表彰决定》,其中,文物出版社主办的《文物》月刊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皮影戏全集》(全24册)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这是该书继2017年4月荣获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之后获得的又一...
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相关描述:  为落实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在文化部非遗司的业务指导下,由光明网主办、中国移动咪咕文化协办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于2018年1月24日圆满结束。   光明日报社副总编辑陆先高在致辞中说,非遗具有历史、文学、艺术、科...
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揭晓 冯骥才、乌丙安获终身成就奖
相关描述: 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揭晓,冯骥才、乌丙安获终身成就奖 陈骥旻 摄   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颁奖盛典13日晚在广州举办。著名作家、文学家、民间文艺家冯骥才和著名民俗学家乌丙安荣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民间文艺家”荣誉称号。   当晚,第十三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4个子项20朵“...
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选人产生
相关描述:  日前,由光明日报社、光明网联合组织的“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已产生30位提名候选人,现向社会公示。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光明日报社、光明网联合组织“2017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活动,得到了社会广泛关...
辽宁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培训班在沈举行
相关描述:  由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保护中心主办的辽宁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培训班在沈阳举行。省、市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及工作人员,已列入抢救性记录工作范畴的20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及其保护单位负责人、相关工作人员,抢救性记录工程执行团队相关人员等近90人参加培...
传承与回归,再生与重塑
相关描述: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业界专家学者对《计划》的制定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这是一份顺应社会发展、呼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计划,明确了振兴传统工艺的总体要求,提出了贯彻实施的主要任务和...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以复州皮影戏为例
相关描述:  皮影艺术,又称皮影戏、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驴皮做成的人物剪影,在光源的照射下隔亮布进行演戏,它是集绘画、文学、舞蹈、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中国皮影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在明朝传入辽南地区,复州皮影文化由此开始形成,经过历史的发展,几经传承和演变,最终形成了扎根...
春联收藏史竟有1000多年
相关描述: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用春联将自家的门户装点一新。中国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中国人贴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春联起源于桃符,起初民间只是流行在门口挂“桃符”(就是两块桃木板)来趋吉避凶。乌丙安介绍,在公元9...
中国人已有春联1000多年收藏史
相关描述: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用春联将自家的门户装点一新。中国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中国人贴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春联起源于桃符,起初民间只是流行在门口挂“桃符”(就是两块桃木板)来趋吉避凶。乌丙安介绍,在公元9...
中国人春联的千年收藏史
相关描述: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用春联将自家的门户装点一新。中国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中国人贴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春联起源于桃符,起初民间只是流行在门口挂“桃符”(就是两块桃木板)来趋吉避凶。乌丙安介绍,在公元9...
中国人已有春联1000多年收藏史
相关描述: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上街购买春联,有雅兴者自己也铺纸泼墨挥春,用春联将自家的门户装点一新。中国非遗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乌丙安说,中国人贴春联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   春联起源于桃符,起初民间只是流行在门口挂“桃符”(就是两块桃木板)来趋吉避凶。乌丙安介绍,在公元9...
非遗衍生品,为古老技艺注入活力
相关描述: 宝鸡社火脸谱创意衍生品 创意剪纸灯   对于衍生品,大众并不陌生,实体店、网络上都能买到各种影视、动漫的衍生品。如今,非遗也有了衍生品,并以雨后春笋的势头走进大众生活。相对于传统非遗产品而言,非遗衍生品更注重产品的实用和美观,更容易受到消费者的青睐。随着非遗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
抚顺琥珀雕刻被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
相关描述:  近日,《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正式发布。此次国务院共批准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153项,批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153项。抚顺市申报的《抚顺琥珀雕刻制作技艺》被作为传统美术项目成功列入第四批...
首页< 上一页1 2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