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9秒
所有结果521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五大名窑之宋官窑龙纹圆洗
相关描述:     官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有北宋官窑、南宋官窑之分。宋顾文荐《负喧杂录》记“宣政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据此可知,北宋后期在汴京(今河南开封)设立官窑,现称“汴京官窑”,亦称“北宋官窑”,具体窑址至今尚未发现。宋高宗南渡后,在临安(今杭州)另立新窑,为南宋官窑。南宋官窑...
从苏富比天价成化青花碗,浅析成化款青花瓷器市场价值何在
相关描述:  成化瓷,可谓瓷如其人。正如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所说,明代永宣以后,瓷器的风格在正统、景泰、天顺近三十年中潜移默化,到成化年间景德镇御窑厂恢复烧造时,已经改变了永乐、宣德以来雄健豪放的风貌,形成其独特的特色。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气,胎体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
日本陶瓷史上的几个重要节点
相关描述: 彩绘五艘船纹独乐形钵(局部)   古代日本的陶瓷,源漫长的土陶时代。从后汉到魏晋南北朝时代,一个漫长的500年以上的时期,具体而言,最早在公元5世纪左右,考古发掘已经发现有“须惠陶器”出世,今天我们看它,粗糙而简单幼稚;但在新一代美学家看来,却有无数的溢美之词。比如“粗犷遒劲”、“有...
民窑瓷器的鉴定
相关描述:  长期以来,人们对民间陶瓷认识不足,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制造技术上比官窑粗陋。但它所具有的朴素情趣和接近自然的艺术韵味,却一直保持着活泼的生命力。要全面了解中国陶瓷,不可忽视民间陶瓷的价值。   民间陶瓷来源于生活、根植于民间。中国各地都有陶瓷生产基地,而官窑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产物...
从五个方面入手明代瓷器
相关描述:  明朝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以景德镇为主的官窑器有了很大的发展,明朝生活陶瓷,建筑陶瓷和其它类型的陶瓷制造大大地超过了以前历代,展示了陶瓷业大发展的局面。明代青花、五彩、斗彩瓷器是瓷器生产的主流。鉴定明代瓷器,可以从五个方面着手进行。   1、胎釉   明代胎体迎光透视,都...
中国陶瓷的器型和纹饰丰富多彩
相关描述:  “陶”的发明者可以说是整个人类,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世界上各个地区都生产出陶的文化;而“瓷”则真正属于中国人独一无二的创造。在古代中国,这一独一无二的创造正是通过“丝绸之路”这一“输送带”而传遍世界各地。   在美国陶艺家李•麦德曼看来,丝绸之路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
永嘉遗址出土万件瓷器标本 唐代温州人怎样制瓷?
相关描述: 瓯窑上刻有“大中十一年(857年)十一月”字样 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瓯窑什么样子?昨天,在温州永嘉披露了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瓯窑遗址,上万件瓯窑瓷器标本为人们揭开其埋藏千年的神秘面纱。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永嘉县政府联...
古窑场完整再现 永嘉唐代瓯窑遗址考古成果发布
相关描述:  1100多年前,晚唐,浙江温州永嘉。   有一对年轻窑工吵架了。一个准备道歉,在手边一件窑具底部,刻上:见否?   第二天,他在原地见到了另一件窑具,上刻:不见。他不死心,又刻“见否”,结果收到了一堆“不见”,就差被“拉黑”了。   1100多年后,这几条“微信”内容,被我们发现...
永嘉遗址出土万件瓷器标本 唐代温州人怎样制青瓷
相关描述: 瓯窑上刻有“大中十一年(857年)十一月”字样 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瓯窑上刻有“余王监”字样 唐代瓯窑遗址现场唐代瓯窑遗址现场 现场出土的瓷器现场出土的瓷器   一千多年前的唐代瓯窑什么样子?昨天,在温州永嘉披露了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唐代瓯窑遗址,上万件瓯窑瓷器标...
2017左文右画艺术展亮相上海:寻找文画中的“桃花源”
相关描述: 活动现场   12月27日下午,“2017左文右画艺术展”在上海中信财富广场B1 VIP厅揭幕。 左文右画创始人:徐敏   本次展览由左文右画、上海中信泰富广场主办,展览以“文画桃花源”为主题,意图呈现本该独立的艺术在净化恐怖、粉饰丑陋之间,风雨如晦的摇摆。 ...
磁州窑:白与黑的艺术
相关描述:  磁州窑的装饰艺术在世界陶瓷艺术史上是罕见和无与伦比的,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研究中都占据着很重要位置。   磁州窑是我国宋代北方著名的民窑,是中国宋代八大窑系之一。磁州窑历史悠久,品种多、产量大,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与地方特色。磁州窑发展了刻花技法并创造性地采用了红绿彩,其“白地黑花”装饰...
环市西路学子体验做陶瓷,读懂真正“国家宝藏”
相关描述:  最近大热的《国家宝藏》节目   展示的拥有极致工艺的乾隆各种釉彩大瓶,   引起街坊的广泛关注。   被誉为旋转在匠人指尖的陶艺,   工艺的复杂和多样,让世人惊叹。   上周六,   环市西路小学的同学们   也亲手接触到这项中国传统工艺。   上周六(12月23日)...
“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成果展见证传统手艺薪火相传
相关描述: 学徒们与五位手工艺大师合影留念 涂艺 摄   萧山花边、机绣、陶瓷、手绣、铜雕,这些传统手工艺凝结着古人的智慧与文化内涵,可谓散布在“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杭州的文化瑰宝。12月22日,历时五年的“工艺美术大师带徒学艺”项目落下帷幕,20套由学徒创作的成品即日将在杭州工艺美术馆...
瓷器的造化之美——色斑
相关描述:  自然界的颜色不会都以均匀形式出现,古人很早就会发现这一点。在陶瓷釉色的追求中,斑状釉色的出现可能是个偶然,但追求变化,追求自然的主观愿望,使古陶瓷的偶然最终会走向必然。 色斑在陶瓷上的出现意在打破传统的平衡。单一色泽的陶瓷在某时刻会让人略感疲惫。追求色泽变化,尤其是自然的色泽变化就会自...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坛根向人民网捐赠龙泉青瓷作品
相关描述: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坛根、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李邦强今天上午向人民网捐赠龙泉青瓷作品。人民网总编辑、人民网书画研究院院长余清楚代表人民网接收捐赠作品并向陈坛根颁发收藏证书。捐赠结束后,两位大师还做客人民网书画频道“人民艺术沙龙”视频访谈,就龙泉青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为网友进行深度解读。...
林荣献——儒雅太极人,御守匠人心
相关描述:  初到德化上福鸿天艺术品有限公司,就被展厅上充满禅意的对联所吸引,“上福至善观自在,鸿天菩提证如来”,横批“上福鸿天”,它们让展厅内的一切产品豁然之间,有了灵性。展厅里弥漫着轻松舒缓的音乐,陶瓷作品在展柜间,若隐若现,含蓄温婉。在布局上,兵器浮华,化繁为简,清淡却不寡淡,朴素却不随意,让...
深圳博物馆藏历代陶瓷器来锡展出 快来寻“宝”
相关描述:  古装剧泛滥荧屏,剧中出现的生活用品屡被诟病,先民使用的器物究竟啥样?今天起至2018年3月11日,“寻陶问瓷——深圳博物馆藏历代陶瓷器展”在无锡博物院西区二层展厅展出,这批代表性陶瓷器,时代涵盖新石器到明清的各个阶段,堪称一部微缩版中国陶瓷文化发展史。看了此展,没准儿您也能找出古装剧中...
皇家气象——明代黄釉
相关描述:  隋唐以来黄色成为皇帝的御用色,黄釉瓷器也从诸多色釉瓷器中脱颖而出,成为皇室的御用瓷,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书中提到:近年,北京地区出土有与南京地区红彩器风格一致的明初黄釉印花龙纹盘,较之永乐、宣德时的同类器施釉略厚,色泽较深,黄釉色渊近似洪武二十五年,而瓷器上纯正的黄釉,始自明永...
教育专家郑宁
相关描述:  郑宁, 1958年生于宁夏银川,198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茶道艺术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教学专家顾问组成员、北京市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评审专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陶瓷艺术委员会委员、“第十...
2017年度浙江省8项考古重要发现揭晓
相关描述: 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参评项目汇报会现场  12月18日,由浙江省考古学会主办的2017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在宁波揭晓。宁波奉化下王渡遗址I期发掘、宁波大榭史前制盐遗址Ⅱ期发掘、良渚古城钟家港及池中寺遗址、绍兴平水镇兰若寺南宋墓地、永嘉坦头唐代瓯窑遗址、开化明代龙坦青花窑址、杭...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