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47秒
所有结果17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抽象艺术的中国问题
相关描述:  长期以来,中国抽象艺术的发展都是对西方抽象艺术的形态移植,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出现了西方现代主义意识与东方美学意念相融合的中国抽象艺术发展态势,建构了初具中国价值取向的中国抽象艺术的本土样式。这种依赖于通过对西方现代抽象艺术与中国传统水墨、书法艺术的表面共通性的理解而生成的意象表...
德国人“诊断”中国城市病:极力模仿美国模式
相关描述:  2004年,德国艺术家克莱门斯·冯·魏德迈和他的法国同伴马娅·施魏策尔去中国,希望在中国拔地而起的大城市里,找到1927年流行世界的德国科幻电影《大都会》(M etropolis)中所反映的城市化的历史对照。今年3月,法兰克福艺术协会将以他们的纪录片为内容,开办“大都会中国版”的展览会...
关于“设计概论”教材编写的思考
相关描述:  《美术观察》2009年第1期刊登了一篇题为《美术院校专业教材的“贫血”与失范》的文章。该文对当前美术教材编写的混乱现象,进行了归纳与分析,读后觉得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但是文中有“据悉,一本列入国家‘十五’规划的《设计概论》教材,居然抄袭了十年前出版的一本同类教材中的5万字”的例举说法,引...
想进入历史 画家自己说了不算
相关描述:  陈子游(以下简称“陈”):李先生,请你谈谈最初为什么选择画中国画?   李劲堃(以下简称“李”):我接触中国画比较早,父亲是黎雄才先生的学生,小时候,家里有很多与画画有关的东西,父亲没日没夜地在案头画画,从小耳濡目染,可能某一天见父亲不在时,我也会放胆子拿他的毛笔宣纸涂鸦起来,慢慢画...
走向国际空间的芬·马六明
相关描述:  机运被认为很重要,因为栗宪庭的介绍,1996年初,日本策展人邀请马六明参加日本国际行为艺术节。显然,消除具体社会问题针对性的作品很容易成为具有“国际语言”的艺术现象,尤其是在90年代中期之后,消除本质主义的艺术现象被表述为“后现代”艺术,最为重要的是,一旦艺术家的某种倾向,符合观念的进...
“巡回排演”是对双年展体制的挑战
相关描述:  “巡回排演”一方面延续了上海双年展自身关于城市问题的思考,另一方面,其实要面对的是目前的一种双年展文化的疲惫。   上海要聚集全世界的智慧来思考问题   记者:上海世博会期间,搜狐有各个方面的文化艺术活动不断地在上海进行报道,现在我们是上海美术馆贵宾厅,也是对于上海的另一张城市名片...
张达星:看涨八九十年代当代艺术
相关描述:  专访四川文轩艺术投资管理机构总经理张达星   今年的春拍捷报频传,拍卖现场除了竞争激烈的买家之外,也多了很多准备入场的观察者,在热闹的表象之下,需要捕捉的是当代艺术市场下一轮的热点,对此,参与拍卖的藏家最有发言权。我们专访了张达星先生,请他从自己的收藏出发,谈谈今后市场的走向。  ...
当下文艺批评缺什么? 缺乏社会责任!
相关描述:  历经新时期以来30余年的变革发展,当今文学艺术总体上呈现开放性、多样化的发展趋向,显示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同样,文艺批评也得到长足发展,充分开放和多样化了。如今,无论职业化批评、大众化批评、学院派批评,还是所谓媒体批评、网络批评和其他各种名目的批评,都甚为活跃,似乎应有尽有,并不缺少什么...
藏獒外交——跨越中美的生命力
相关描述:  过去美中两国有一个著名的乒乓外交,如今你所从事的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藏獒外交。——美国犹太裔联合会主席杰克•罗森  从耶鲁大学的个人画展回到纽约,林跃的旅程表排得满满的,按照计划他将在纽约拜访多位美国主流社会的高层人士,当然他们也是中美关系的重量级人物。  7月7日上午, 纽约的气温达...
专访何炬星:收藏家要修炼美术史
相关描述: 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 何炬星   4 月18 日,由民生现代美术馆打造的“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绘画篇(1979-2009)”开幕,也揭开了这个当代艺术机构的面纱。80余位艺术家的100余组作品,大多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留下烙印,这个展览也被看做是对已经进入“而立之年”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一...
王春辰:当代影像也要纠偏
相关描述:  如何看中国当下的摄影与影像创作,需要隔上一段时间的观察,如果单独去看某一个展览或某一个人的展览,不觉得整体上有什么突兀感。但看得久了,你会发现另一个问题,即影像的感染力弱了,影像所具有的那种独有特征消失了,而且作为艺术家的那种眼光和魄力却少见了。   在当前的情况下,影像不能局限在一...
当代影像也要纠偏
相关描述:  如何看中国当下的摄影与影像创作,需要隔上一段时间的观察,如果单独去看某一个展览或某一个人的展览,不觉得整体上有什么突兀感。但看得久了,你会发现另一个问题,即影像的感染力弱了,影像所具有的那种独有特征消失了,而且作为艺术家的那种眼光和魄力却少见了。   在当前的情况下,影像不能局限在一...
中国当代艺术与“中产”关联有多大?
相关描述:  和当前最热门的词汇——高企的“房价”相比,中国当代艺术已然回到了一种“常态”,这种“常态”就是对它的关注已经不像前几年那样热情而又“喧嚣”了。   “中产阶级”是近些年大众媒体持续关注的全球性热门话题之一。中国大众媒体很不容易构建的“中产”阶层气氛,却很容易的在这场地产商人发起的“房...
从现代材料艺术到当代艺术
相关描述:  1986年9月,万曼壁挂工作室在中国美院(原浙江美院)成立。从那时起,到后来转为环境艺术系“万曼壁挂研究所”,再到雕塑系第五工作室;这个学科二十多年的的发展印证了它是如何从现代材料艺术、现代装饰艺术走向当代艺术的学术转型的历史过程。   万曼壁挂工作室从它成立之日起,就相当引入注目。...
2009成都双年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殷双喜:从感情上非常接受此次双年展   2009年7月29日下午2点至6点,第四届成都国际双年展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议中心三楼天府厅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叙事中国与中国叙事”为主题。在此主题下共分为四个议题分别是:1、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叙事方式的特征与意义...
2009成都双年展学术研讨会日前举行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殷双喜:从感情上非常接受此次双年展        段炼:展览的叙事与作品的叙事        管郁达:道成肉身:大同大张的“渡”与肉身叙事        鲁虹:成都双年展的“叙事中国”主题非常好        皮道坚:宏大叙事不是题材的问题   200...
“后抽象”的过程与批评性艺术
相关描述:  一、从抽象到后抽象   十年前,抽象画家丁乙问了我一个问题:怎样让抽象画成为当代艺术而不是现代艺术?当时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丁乙说出了一个事实是,抽象画的展览和抽象画家很容易被认为没有当代性。如果从形态史而言,抽象画对应的是现代艺术而不是当代艺术,但在当代艺术语境中,抽象画家又不满足...
“叙事中国——2009第四届成都双年展”介绍
相关描述:  继成都现代艺术馆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成都双年展之后, 2009年7月28日,第四届成都双年展将在世纪城新会展中心开幕,展览至8月28日结束。   展览将由“主题展”和“新人特展”两个部分、共约120位参展艺术家的规模组成。   “叙事中国”被拟定为第四届成都双年展的主题。   与展览...
朱其:中国当代艺术不是造星温床
相关描述:朱其 毕业于上海师范大学。独立策展人、艺术批评家。1992年开始从事艺术批评。1994年成为自由撰稿人,先后在《江苏画刊》、《艺术界》、《美术观察》、《画廊》、《三联生活周刊》、《南方周末》、《书城》等知名学术和大众媒体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和艺术批评文章。 1996年开始做独立艺术策展...
[视频]成都双年展:强调学术性、强调民间性、强调深度
相关描述:  相关连接:第四届成都双年展策展人贾方舟、邹跃进系列专访(二)     第四届成都双年展将于7月28日举行。与以往三届成都双年展不同的是,本届双年展将是一次“命题作画”:所有参展艺术家都将围绕“叙事中国”的主题,用作品来审视和思考中国30年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的变迁。为此我们特别专访了...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