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73秒
所有结果351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王澍:重建一种当代中国本土的建筑学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 王澍设计 王澍   人物名片   王澍,1963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祖籍山西,成长于新疆、北京、西安。1981年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系,1988年从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获建筑学硕士学位。2012年荣获普利兹克建筑奖,2014年...
【雅昌专稿】梁曼琪:那些几何图形总在我脑海里运动
相关描述:   梁曼琪“扩散系列” 作品《蔓延》布面油画 120×120cm 2013   梁曼琪“扩散系列” 作品《移动的方块》204x140cm布面油画 2015   梁曼琪“聚合系列” 《被证明的物体》120x120cm布面油画 2014   梁曼琪“聚合系列” 《分割II...
科技与艺术:从庖丁解牛到科幻VR
相关描述:  没想到科技与艺术,突然间在中国成了热门话题和重点发展方向,因为这在国外是几十年来长久持续的跨界研发重心之一。我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就开始这方面的实验创作,在2004年应邀到中国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任教,并共同创建台北艺术大学艺术与科技中心,在此谈谈关于这个主题的具体经验和思考。...
“综合”意识是培养目标
相关描述:  以造就适应未来中德、中欧间的文化、艺术以及文创产业领域交流所期待的专门人才为愿景,中德学院将教学目标聚焦在国际间艺术跨界人才的培养方面,专业跨界形成的“综合”意识是我们培养的目标。在造型艺术领域中,实现绘画、雕塑和新媒体之间形成综合艺术;在设计艺术领域,在平面设计、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之...
中国美术学院《大家小书•篆刻编》2017公益首发
相关描述: 《大家小书•篆刻编》首发海报   由中国美术学院学工部、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联合出品的《大家小书•篆刻篇》,于2017年4月14日下午首发,发布会在杭州江南实验学校报告厅举办,主创团队还与江南实验篆刻社小朋友举行了结对仪式。 《大家小书•篆刻编》主创团队与江南实验篆刻社小朋友的...
姚大钧:科技与艺术 从庖丁解牛到科幻VR
相关描述: 廖雨澄VR作品《Other World》   没想到科技与艺术,突然间在中国成了热门话题和重点发展方向,因为这在国外是几十年来长久持续的跨界研发重心之一。我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就开始这方面的实验创作,在2004年应邀到中国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任教,并共同创建台北艺术大学艺术与...
科技与艺术: 从庖丁解牛到科幻VR
相关描述:  没想到科技与艺术,突然间在中国成了热门话题和重点发展方向,因为这在国外是几十年来长久持续的跨界研发重心之一。我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就开始这方面的实验创作,在2004年应邀到中国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任教,并共同创建台北艺术大学艺术与科技中心,在此谈谈关于这个主题的具体经验和思考。...
科艺融合要创造出“无目的”的“目的”
相关描述: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是近年来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在1924年,蔡元培就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观点。那年以林风眠、林文铮、刘既漂为首的一群旅欧留学生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策划了一个大型的中国艺术展,那是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大型展览。蔡元培是这个展览的发起人之一。在展览的画册和招待会上,蔡元培发表...
高世名:科艺融合要创造出“无目的”的“目的”
相关描述: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是近年来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在1924年,蔡元培就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观点。那年以林风眠、林文铮、刘既漂为首的一群旅欧留学生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策划了一个大型的中国艺术展,那是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大型展览。蔡元培是这个展览的发起人之一。   ▲ 蔡元培先生为192...
天天向上2011-2016名师提名五年回顾展参加艺术家:王海燕
相关描述: 王海燕 何红舟推荐   1974年生于青岛。2009年毕业于中国美院油画系,获硕士学位。曾任教于山东大学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现居北京。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访谈:重构视知觉——对话“天天向上·2011-2016名师提名五年回顾展”参展青年艺术家   采访者:筑中美术馆(...
光亮在裂缝处闪现——读王作均的一类水墨作品
相关描述:  偶然的机会,见到画家王作均几幅早年的作品,顿觉眼前一亮,线条墨色的运用、明暗的效果所体现的随意灵动,让人暗生赞叹。从画中可以感受到画家创作时的随意轻松,而画法上,其用墨用色,更是在骨法用笔,传移模写的规程之外。其中有一幅写生于1985年秋的作品,画的是雁荡山边,饥肠辘辘的游人在沉沉暮色...
如何构建一座中国式的椅子·雅园·城市
相关描述: 椅房   4月9日,“不断实验——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实验教学展”在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开幕。这是在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建筑国美之路”系列学术活动中的重头戏。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说,建筑艺术学院在院长王澍带领下,以“不断实验”为题,举办“中国建筑国美...
嘉德2017年春拍:明朝那些重臣和他们的书法
相关描述: 李东阳   李东阳是明代中期数朝重臣,十八岁即中进士,曾任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为官有清名直声,反对宦官刘瑾篡权,人称贤相。他擅诗文,幼年即有神童之目,以博学多能领袖文坛数十年。但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则是他的书法。他四岁就能写径尺大字,此后他对书法的爱好与研究可称与日俱增。他精篆、隶,...
十年“实验建筑”教学改革成果展首次亮相中国美院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 李佳泠 摄   4月9日,中国美术学院(下称“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不断实验”实验教学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是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首次大规模集中呈现十年来实验教学成果。   今年是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成立十周年,作为获得2012年普利...
科学技术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相关描述: 王子安 兵马俑舞 VR作品   当下,无论在哪个领域,“创新”无疑都是一个热词,艺术领域当然也不例外。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融入,为艺术家的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比如激光技术、数字技术、VR技术、AR技术……你是否还记得上海世博会中国馆里“动”感十足的《清明上河图》?那正是通过数字技术的运...
科艺融合要创造出“无目的”的“目的”
相关描述: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谈“科学与艺术”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是近年来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在1924年,蔡元培就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观点。那年以林风眠、林文铮、刘既漂为首的一群旅欧留学生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策划了一个大型的中国艺术展,那是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大型展览。蔡元培是这个展览...
从中国美院中德学院看艺术教育的出口与进口
相关描述:  日前,中国美术学院中德学院和柏林艺术大学合作举办的美术学硕士项目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迎来了2017届毕业展,而这也是这个项目的最后一次毕业展。展览展出了包括绘画、媒体、视觉传达、工业设计和建筑设计在内5个专业的43名学生的毕业作品,他们面对中德双方的答辩委员会,总结自己2年半以来学习经...
科技与艺术:从庖丁解牛到科幻VR
相关描述:  没想到科技与艺术,突然间在中国成了热门话题和重点发展方向,因为这在国外是几十年来长久持续的跨界研发重心之一。我上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就开始这方面的实验创作,在2004年应邀到中国台北艺术大学科技艺术研究所任教,并共同创建台北艺术大学艺术与科技中心,在此谈谈关于这个主题的具体经验和思考。...
十年“实验建筑”教学改革成果展首次亮相中国美院
相关描述:  4月9日,中国美术学院(下称“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不断实验”实验教学展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这是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首次大规模集中呈现十年来实验教学成果。   今年是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成立十周年,作为获得201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的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认为,中国建筑...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谈“科学与艺术”
相关描述: 王子安 兵马俑舞 VR作品   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融合是近年来大家很关注的问题。其实早在1924年,蔡元培就对这个问题发表过观点。那年以林风眠、林文铮、刘既漂为首的一群旅欧留学生在法国的斯特拉斯堡策划了一个大型的中国艺术展,那是中国在海外的第一个大型展览。蔡元培是这个展览的发起人之一。...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