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4070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雍正瓷盘描画二乔盛世美颜
相关描述:​三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精彩的历史段落之一,塑造了数不清的传奇人物和经典故事,不仅有世人传颂的“桃园三杰”、诸葛孔明等英雄人物故事,“江东二乔”的美艳同样撩人思绪,引人遐想。史料记载,东汉建安四年(199),孙策从袁术那里得到三千兵马,回江东恢复祖业,在周瑜的协助下,一举攻克皖城...
山西展出东汉至近代百余套碑拓作品
相关描述:​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8日在太原美术馆开展。山西工美提供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传播推广交流项目“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全省巡展首展启动开幕仪式8日在太原美术馆举行,展示了从东汉年间到近代的碑拓作品。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展,主要展示部分帝王、文人墨客等的碑刻书法艺术的拓片作品。山...
考古部门:中山大学内古墓葬受破坏较严重
相关描述:近日,中山大学一在建食堂发现古墓葬的新闻引发关注,当地考古部门已经介入勘探。北京青年报记者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了解到,已发现的墓葬包括汉代、明清等多个时期,但受后期活动影响,破坏较为严重,目前考古工作者仍在现场进一步勘探。据媒体报道,本次发现的墓葬位于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拟建学生食堂项...
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8日亮相龙城
相关描述: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品展,将从今年1月开始至12月底在山西境内巡展,目前已经确定,将于1月8日-14日在太原美术馆展出。拓片艺术是保护文物的重要方法,也是一种中国传统的古老技艺。“5000年华夏文明,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历代碑拓书法艺术作...
北魏琅邪王司马金龙文物南博展出——“琅邪王”是些什么人
相关描述:​北魏琅琊康王(司马金龙)墓表1500年后,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终于“回”南京。近日,在南京博物院开幕的《琅琊王——从东晋到北魏》展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该展览将持续到今年4月。作为东晋皇室后代的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终身却没有来过东晋故都建康(南京)。他一直生活在北方,位居公卿,为帝师,娶公主...
东汉家族墓与彩绘陶神灯
相关描述:​涿州历史悠久,历代是州、郡、县治所之所在,素有“天下名都”的美誉,秦汉时期的涿州土地膏腴,物阜民丰,这一时期的社会状况在近年来的考古发掘中得到了印证。2004年5月,涿州开发区河北凌云工业集团新厂院内,发现了一片东汉家族墓群,共抢救清理古墓葬5座。据考古发掘表明,位于东侧的一号墓,为这片...
东汉制盐画像砖登陆央视《国家宝藏》古人2000多年前或已用天然气煮盐
相关描述:东汉制盐画像砖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12月30日,央视《国家宝藏》第二季即将迎来四川博物院的3件国宝。从川博32万余件馆藏文物中精挑细选的3件精品,分别是东汉制盐画像砖,蜀石经残片以及格萨尔唐卡。记者了解到,川博馆藏的汉代画像砖有196件之多,而《国家宝藏》独独选中这件制盐画像砖,皆因这块略...
川博3组文物周日亮相央视《国家宝藏》 “诸葛亮”王洛勇为画像砖“带盐”
相关描述:川报观察记者 吴晓铃12月30日晚上19:30时,四川博物院的三组国宝将在《国家宝藏》里和观众见面。记者刚刚获悉,三组国宝之一的东汉制盐画像砖,其国宝守护人将由王洛勇担任。很多年轻的观众可能对王洛勇还比较陌生。但是说到前一阵网上爆火的英文版《出师表》朗诵视频,朗诵者就是王洛勇。1995年他...
朱熹写《论语集注》,用的就是刻在文翁石室的蜀石经
相关描述:蜀石经中有十三部石经,刻成于成都府学文翁石室之中,所以又号称“石室十三经”。它是儒家“十三经”的首次结集,对儒学“十三经”的正式定型,特别是对儒家经典“文献典范”的形成,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后蜀石经的存在,充分证明了古代文人眼中“蜀学之盛冠天下”绝非徒有虚名。石经还首次在典籍之外,将注释...
东汉制盐画像砖 秀出富庶古蜀人
相关描述:人们常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盐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被称为“食肴之将”。入选央视《国家宝藏2》的东汉制盐画像砖,现正在四川博物院汉代陶石馆展出。这块出土于四川邛崃的画像砖,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东汉时期四川人制盐的场景,层峦叠嶂的山间,有人在汲卤、烧灶、背柴,还有人狩猎,...
汉阳陵举办《两汉帝陵形制的比较研究》学术讲座
相关描述:    12月26日,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特邀西北大学梁云教授作题为《两汉帝陵形制的比较研究》专题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汉阳陵博物院副院长陆武主持,干部职工认真听取了讲座。      梁云教授通过帝陵封土、陵墓结构、埋葬方式、礼制建筑、外藏系统、陪葬墓等构成要素的对比分析,系统梳理归纳分析了两汉...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发现罕见鲜卑族墓葬群
相关描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5日发布消息称,近期,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的东汉末年到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群,发掘清理13座古墓。官方消息称,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上的该鲜卑族墓葬群,被命名为阿拉腾沟墓地。考古人员对这处颇为罕见的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12月30日!川博国宝组队亮相《国家宝藏2》,观看攻略拿好不谢!
相关描述:图片均由四川博物院提供大家都知道,12月30日晚上19:30分,小川川的三组国宝就要在《国家宝藏2》里和大家Say Hi,并迎来自己“守护人”。毕竟,这三组国宝一直养在深闺,都还没有成套展出过,这是第一次集体亮相。所以,先给大家科普一下国宝周边,让大家更懂这三套真•宝宝。先从年龄最大的国宝...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发现罕见鲜卑族墓葬群
相关描述: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25日发布消息称,近期,考古人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发现一处距今约2000年的东汉末年到北魏时期鲜卑族墓葬群,发掘清理13座古墓。官方消息称,位于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上的该鲜卑族墓葬群,被命名为阿拉腾沟墓地。考古人员对这处颇为罕见的墓葬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瓷之源”十周年纪念活动暨学术研讨会在故宫举行
相关描述:12月13日,由故宫博物院文创事业部、浙江省文物局、德清县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瓷之源”十周年纪念活动暨第四届“瓷之源”学术研讨会在故宫宝蕴楼举行。国家文物局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耿宝昌以及来自故宫博物院、中国古陶瓷学会、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的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瓷之源”课题...
汉代统治者喜好斗兽,汉代壁画砖石,雕塑上所表现的尚武精神!
相关描述:“汉代的斗兽情形,画像石和画像砖里有形象的材料。南阳汉画馆里有一座角抵斗兽厅,它通过实物告诉游客,汉代统治者为了显示尚武之风,同时为了追求感官刺激,热衷于观赏惊心动魄的角抵戏。汉代的角抵活动,大部分在特定的环境例如宫苑中进行,表演性较强。但也有生与死的较量,充满了血腥气味。从汉画看出,角抵...
建盏简史
相关描述:有当代“茶圣”之称的吴觉农先生认为:“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而900年前的宋徽宗赵佶,也曾用他的瘦金体写下这样的妙句:“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用兔毫建盏烹建溪上好的茶饼,香云缭绕,能使在旁的美女都陶醉进入梦乡。这...
【雅昌快讯】北京匡时秋拍:石涛《程京萼对题八开山水册》3507.5万元成交
相关描述:(雅昌艺术网讯)2018年12月6日晚,北京匡时2018秋拍“澄道——古代书画夜场”在北京国际饭店会议中心举槌,本场共46件精品上拍。其中,石涛《程京萼对题八开山水册》以2800万元起拍,3050万元落槌,加佣金最终以3507.5万元成交。(拍前估价:3000万-3500万元)石涛《程京萼...
一步一摇一回头,颤颤生光,颠众生
相关描述:上巳节,曲江边上阵阵欢笑,只见杨氏姐妹姿态浓艳,奢华明丽。身着绫花绫罗衣,金丝孔雀银丝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匎叶垂鬓唇。”翠微,薄薄的翡翠片,匎叶,一种首饰,即翡翠玉做的花饰垂在两鬓。这摇曳生姿的古典饰品就是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步摇。何为步摇,《释名·释首饰》中解释得十分明晰:“上有...
清晚期白釉“锦灰堆”纹长颈瓶赏析
相关描述:图1图2■安徽合肥 芙蕖中国陶瓷工艺历经几千年的传承与发展,装饰纹样丰富多彩,特别是明清时期,瓷器纹饰更是五花八门。“锦灰堆”又名“八破图”,就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纹饰,本文来介绍一件清代晚期的白釉刻瓷描金“锦灰堆”纹长颈瓶。这件白釉长颈瓶(图1),高20.8、口径5.4、底径6.5厘米,敞...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