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6秒
所有结果531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上博第一阶段大修今年启动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总会,1959年10月迁入河南南路16号原中汇大楼。1993年8月,上海博物馆新馆开工建设,1996年10月12日全面建成开放。在20多年全年无休的高强度运行下,如今馆内的各种恒温恒湿、安保消防设施存在安全隐患。据上海博物馆馆长杨...
224件(组)珍藏文物引领一场中国文明探索之旅
相关描述:  “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展览聚焦于史前至两汉时期,通过传世与考古发掘的文物精品,以剖面式的解读方式来探求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内在动因。展览中,224件(组)上海博物馆珍藏的甲骨、青铜器、玉石器、陶器、漆木器、印章、钱币和建筑模型等各类代表性文物将围绕文字、统治、生活、信仰和葬仪这五大...
文化演绎早期中国文明 “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在沪开展
相关描述: “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展览现场   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不曾中断的古老文明。自史前、经夏商周三代至秦汉,中华文明在这一早期阶段的发展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明进程与走向,也孕育并塑造了承续至今的中国传统文脉。1月22日,“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聚焦于史...
上海博物馆2017年启动大修
相关描述:  1月17日,上海博物馆召开新春茶话会。馆长杨志刚在会上透露了今年上博本馆即将启动大修工程、2017年新展计划以及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筹备情况等相关事宜。   据杨馆长介绍,上海博物馆一年365天不间断全年无休的开放模式已运转了20年,场馆重要的设施设备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为了解决...
已知年代最早金缕玉衣沪上展出
相关描述:   1月23日,“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最精的一件金缕玉衣亮相此间。 王笈 摄   1月23日,“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开幕,224件(组)上海博物馆珍藏文物及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最...
上海博物馆公布2017年特展计划
相关描述:  日前,上海博物馆公布了2017年举办八大特展的计划。据悉,包括木乃伊棺椁、金缕玉衣、茜茜公主遗物等在内的国外历史遗珍都陆续来沪展出。   在上博年度大展计划中,最先登场的是本月23日至3月26日举办的“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上博和徐州博物馆联袂呈现200余件(组)史前至两汉时期...
关强:“互联网+”时代博物馆的“变”与“不变”
相关描述:  1月18日,由国家文物局主办、天津市文物局和天津大学承办的“2016年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应用与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文物保护领域物联网建设技术创新联盟理事会全体会议”上,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表示,面对新技术的冲击,文物博物馆界的“变”是大势所趋;同时,要注重加强文物对价值挖掘与信息提取,内容...
特大型“祥符元宝”与宋真宗“东封西祀”
相关描述:  宋真宗赵恒(968—1022),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赵恒即位。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景德元年(1004),辽朝入侵,宰相寇准力排众议,劝赵恒亲征...
古瓷器收藏中要注意尺度
相关描述:  目前,在古瓷器收藏队伍中,除少数学者型收藏鉴赏家和企业型收藏投资家拥有一些高档古瓷珍品外,大多数喜爱瓷器的收藏者是以收藏中低档瓷器为主,其收藏目的也是出于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事实上,不是所有瓷器都具有收藏投资价值,需要讲究方式方法,特别是初入瓷器收藏领域者,除了注意辨别真伪外,...
浙江博物馆馆长陈浩: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追求个性化
相关描述:  随着这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密切,距离不再成为障碍,但也出现了一些同质化的倾向,并且越来越严重,不是指内容的一致,而是指方法上相同,或多或少有这些问题。博物馆个性化探索: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博物馆的个性化追求。   比如法国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如卢浮宫博物馆,主要...
已知年代最早金缕玉衣在上海展出
相关描述:  “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23日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开幕,224件(组)上海博物馆珍藏文物及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最精的一件金缕玉衣在此间展出。   玉衣是中国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尸用具,用金属丝或丝线将玉片连缀而成,也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据馆方介绍,...
“金缕玉衣”成“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明星
相关描述:  徐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西汉金缕玉衣”首次被借入上海博物馆,这件国内出土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玉质最好、制作工艺最精的衣裳成了今天揭幕的“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中的“头号明星 ”。   该特展聚焦史前至两汉时期,通过传世与考古发掘的文物精品,以剖面式的解读方式来探求中华文明历久弥...
《论语》版本及其流变
相关描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没有哪一部书比《论语》更为重要、影响更大,没有哪一部书像《论语》那样受到那么多的关注。《论语》全书共20篇,16000字左右。它作为孔子儒学最基本、最原始的材料,主要汇编了孔子的言论。   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孔子与弟子以及那时的公卿大夫们常常“交相对问”...
已知年代最早金缕玉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相关描述:   中新网上海1月23日电 (王笈)“鸿古余音:早期中国文明展”23日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开幕,224件(组)上海博物馆珍藏文物及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玉片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最精的一件金缕玉衣在此间展出。   玉衣是中国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尸用具,用金属丝或丝线将玉片连缀而成,也是...
全球化背景下博物馆追求个性化
相关描述:  随着这些年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博物馆之间的交流也更加密切,距离不再成为障碍,但也出现了一些同质化的倾向,并且越来越严重,不是指内容的一致,而是指方法上相同,或多或少有这些问题。博物馆个性化探索:西方发达国家先进博物馆的个性化追求。比如法国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如卢浮宫博物馆,主要收藏古代...
吉州窑玳瑁釉盏与黑地白花莲纹瓶
相关描述:   玳瑁釉盏和黑地白花莲纹瓶,是南宋吉州窑烧造的日用瓷器,现在也是安徽省博物馆的瓷器收藏品。前者是1959年由上海博物馆调拨的,后者为1955年安徽巢县宋墓出土。两种瓷器皆完好无损,为宋代瓷器珍品。   玳瑁釉盏,碗式饮食用具,口微敞,斜直腹,矮圈足,高5.5厘米,口径11.3厘米,...
不间断运转20年,上海博物馆今年启动大修
相关描述:  1月17日,上海博物馆召开新春茶话会。馆长杨志刚在会上透露了今年上博本馆即将启动大修工程、2017年新展计划以及上海博物馆东馆建设筹备情况等相关事宜。   据杨馆长介绍,上海博物馆一年365天不间断全年无休的开放模式已运转了20年,场馆重要的设施设备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老化。为了解决...
上海博物馆2017年八个特别展览计划正式发布
相关描述:  在2015年年底,上海博物馆曾透露有大修计划。1月17日,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向媒体宣布,上海博物馆大修确定于今年启动,大修期间博物馆将会临时性闭馆。同时,2017年将亮相的八个特展正式发布。   上海博物馆已不间断运转了20年,建筑和设施出现不同程度老化。大修将分两期进行,第一期主...
发挥上海市工艺美术专业博物馆作用
相关描述:  今天上午,上海市人代会举行专题审议,在“引导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加快现代公共文化建设”审议现场,张心一代表建议,上海公共文化建设必须发挥上海市工艺美术专业博物馆的作用。   张心一说,上海工艺美术既有六千年前的菘泽文化的陶器,又有海派文化的特色,因此作为上海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必须充分...
大英博物馆藏品即将来华展出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近日在新春媒体茶话会上透露,闻名世界的《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历史》展览将于6月29日至10月8日在上海博物馆展出,杨志刚说,同时将有八个特展亮相。   据介绍,此次展览起源于大英博物馆与BBC英国国家广播公司合制的系列广播节目“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中的...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