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6秒
所有结果531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河南开展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
相关描述:  近日,为期45 天的“河南省第二届纸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培训班”结束,18 名来自郑州、洛阳、新乡、许昌、南阳、驻马店、周口等省辖市博物馆和其他纸质文物收藏量较大的文博单位的学员参加了学习,并顺利通过考核。   培训班由河南省文物局主办,河南博物院承办,是继2013 年“河南省第一届纸...
文物保护技术与现代科技
相关描述:  文物的科学保护   用高新科学技术成果来保护文物, 越来越受到重视, 并形成了文物科技保护这一专门学科。文物保护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 涉及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许多知识门类, 如气象学、环境科学、光化学、微生物学、昆虫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物理学、化学、植物纤维化...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香炉铸造技艺
相关描述:  铜香炉是一种用铜材制作的焚香用具,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春秋战国到明宣德年间,历代皆有铸造,尤其以明宣德年间制作的“宣德炉”最为世人所推崇。据记载,宣德皇帝在位时,命宫廷御匠参照皇家内藏的定、汝、官、哥、均等名窑瓷器的款式,以及《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等史籍,设计制造香炉,工匠们挑...
“方罍之王”皿方罍亮相上博
相关描述:  11月18日,“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包括皿方罍在内的11件湖南青铜器精品正式对公众展出。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商周时期铸造,重达51.5公斤,器身高63.6厘米,器盖高28.9厘米,器身满布云雷纹、兽面纹、夔龙纹、凤鸟纹,整器造型雄浑庄重、华...
湖南青铜器是当地特殊祭祀礼仪的遗存
相关描述:  湖南省博物馆和上 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正在上海博物馆展出。上海博物馆青铜器研究部主任周亚在接受《东方早报·艺术评论》专访 时表示,湖南出土的商周青铜器所表现出的青铜文化源流及其与中原青铜文化之间的关系,在青铜器使用方面与中原地区截然不同的方式等...
【雅昌专栏】张辉:鸾凤纹龙凤纹之寓意
相关描述:  明式家具上,常见喜鹊登枝、麒麟葫芦(榴开百子)、子母螭龙纹(子母螭凤纹)、鸾凤纹龙凤纹(莲叶鸳鸯纹)、凤纹等,简称“五大图案系统”,皆为喜俗的表现。(1)喜鹊登梅”或梅花纹寓意为“喜从天降”;(2)“鸾凤呈祥”、“龙凤呈祥”纹寓意为新婚夫妇合美;(3)麒麟(送子、葫芦、玉书)纹、石榴纹...
身价千万哥窑瓷器窑址之谜
相关描述:   哥窑的身世一直都是个迷,根据文献记载,哥窑的窑址在龙泉。   汝、官、哥、钧、定,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这其中,唯独哥窑的窑址悬而未决。而哥窑瓷器全世界大约有一百余件,国际拍卖市场上,近两年每出现一件,一般成交价都在上千万人民币左右。   另外一个说法是,现在古玩市场上出现的哥窑...
首批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公布
相关描述:  北京商报讯 (记者 卢扬 陈丽君)中国博物馆协会官网日前发布公示,10家单位从46家参与评比的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中脱颖而出,分别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上海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观复博物馆、陕西文物复仿制品开发有限公司、南京博物院、山西博物院、湖北省...
文物修复化腐朽为神奇
相关描述:  据《劳动报》报道,对于文物修复这门手艺,你的印象是否多从盗墓小说中得来?那些化腐朽为神奇的故事,是否令你心生向往?本期画刊,记者来到上海博物馆文物保护科技中心,探访了一个略显“神秘”的职业———文物修复师。   拥有超强耐心、具备扎实的美学功底、熟悉历史、有足够的化学知识,这就是一名...
【雅昌快讯】首批“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名单公示 10家入选
相关描述: 中国国家博物馆   (雅昌艺术网讯)中国博物馆协会官网23日发布公示,10家单位从46家参与评比的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中脱颖而出,公示内容如下:   根据国家文物局《关于开展全国博物馆文化产品示范单位推介活动的通知》(文物博函[2015]3104号),2015年11月20日,...
专家研讨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描述: 亚洲协会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博物馆高峰会 主办方供图   由亚洲协会举办的第二届艺术与博物馆高峰会于上周五圆满落幕。一连两日的高峰会集合了艺术馆总裁、艺术管理人员、学者和艺术家,讨论了现今二十一世纪文化保育的挑战并探索个人或机构作为文化管理者所肩负的责任。   高峰会上,上海博物馆研...
宋代五大名瓷之首:汝窑-汝窑
相关描述:  “天下宋瓷,汝窑为魁”,汝窑瓷器作为我国宋代五大名瓷“汝、钧、官、哥、定”之首,一直没有离开人们的视线。李苦禅先生就曾写过:“天下博物馆, 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也充分印证了汝窑在辉煌绚烂的制瓷史中独领风骚的地位。由于故宫博物院在建院90年之际举办“清淡含蓄”汝瓷大展,又让汝瓷整 ...
国宝皿方罍亮相申城
相关描述: 图为在上海拍摄的“方罍之王”——皿方罍局部。 新华社记者 任珑摄   11月18日,“酌彼金罍(léi)——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包括皿方罍在内的11件湖南青铜器精品与申城市民见面。皿方罍全称“皿天全方罍”,商周时期铸造,器身高63.6厘米,器盖高28.9厘...
北京故宫博物院举办汝窑学术研讨会
相关描述:   11月17日,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右二)和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莉英(右四)等在故宫观赏展出的汝窑瓷器。当日,为期2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院汝窑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中国、英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陶瓷专家学者围绕汝窑文化进行深入探讨...
青铜国宝“皿方罍”回归亮相上海
相关描述: 皿方罍   18日,“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展品中最重要的皿方罍,具有雄伟的造型,瑰丽的纹饰,是举世无双的青铜艺术瑰宝,它的辗转流传见证了近现代中国文物流失又回归的传奇经历。   据悉,本次展览是湖南...
【雅昌快讯】国宝皿方罍归湘合体后首度上海公开展出
相关描述: “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现场    由湖南省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联合举办的“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于11月18日在上海博物馆正式启幕,这是皿方罍回归后首次走出湖南展出。 “酌彼金罍——皿方罍与湖南出土青铜器精粹”展新闻发布会 湖南省博...
林文杰的宇宙观
相关描述: 看了林文杰教授作品之后很激动,我认为林先生非常聪明,他给我们传递了一种新的视觉,这视觉有了眼科专家的介入以后便有了更深刻的含义。这次展览的作品给了我三点体会。   第一是正确处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当代艺术中,这是一个很深刻又绕不过去的命题。林先生聪明之处是把我们带到了...
苏州博物馆精心筹备“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
相关描述:  近日,苏州博物馆正式向媒体发布消息,苏州博物馆“吴门四家”系列学术展览的最后一站“十洲高会——吴门画派之仇英特展”将于11月10日正式与广大观众见面。   众所周知,仇英作为“吴门四家”之一,存世作品很少。此次仇英特展,苏州博物馆在前三期办展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近一年的周密筹划,成功将...
【雅昌讲堂2079期】吴雪杉:重华宫赐画——兼论乾隆“五玺”全而《石渠宝笈》未著录的现象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傅申:石渠宝笈初编编者梁诗正及三编编者黄钺的研究         【雅昌讲堂】肖燕翼:元倪瓒《古木竹石图》、《汀树遥岑图》辨伪         【雅昌讲堂】陈韵如:《石渠宝笈》所见的宋徽宗         【雅昌讲堂】张弘...
“紫砂宋代起源说”昨被终结
相关描述:   宜兴紫砂到底源于宋代还是源于明代,学术界一直颇多争议。昨天在宜兴举行的“紫泥沉香——2015宜兴紫砂学术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达成一致观点,紫砂泥被有意识地提取使用不早于明代中晚期。   年过八旬的陶瓷权威张浦生在会议交流中表示,目前书籍最早关于紫砂的...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