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7秒
所有结果531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瓷器怕方,木器怕圆?
相关描述: 王世襄藏五足内卷香几 现存上海博物馆   “瓷器怕方,木器怕圆”,王世襄一直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在张德祥看来并非妄言。   将泥土塑成挺拔的“方”不容易,   用木头造出浑润的“圆”也是件难事。   “当年,王世襄先生家中就收藏了一个黄花梨材质的五足内卷香几,现在藏于上海博物馆。...
明若深海一杯酒 兰如瓷海一叶舟——乾隆小杯
相关描述:  器物娇小、精致、线条流畅。小杯敞口,口沿稍稍外撇,弧腹,圈足。器里和器底施白釉,白釉泛青,外壁施祭兰釉,釉色沉稳、深邃。口沿施酱釉,并伴有一条白线,即“灯草边”。底款书“乾隆年制”四字两行青花篆书款。为乾隆本年民窑款,器物品相完美,值得收藏。 清乾隆蓝釉小杯  (图片由商家提供)...
【雅昌观察】上海新馆潮与双馆制:文化空间的多元格局
相关描述:   【导语】在这个美术馆建设依旧方兴未艾的时代,如果将上海近几年新增、扩大文化空间的集中梳理一下便会发现,不仅是私人美术馆事业在上海得到快速发展,而越来越多公立艺术机构的新馆、双馆、联盟等多元运营机制正在出现,上海正在进入艺术场馆建设与机制交替更新的新时期。     即将开馆试运...
民营博物馆和深圳收藏发展该向何处?
相关描述:  3月6日下午,深圳市和畅园博物馆举行了“民间收藏与文博事业发展”论坛,出席的嘉宾都在国内鉴定界和学术界名气颇高,包括文化部文化艺术品鉴定委员会委员萧平、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员朱万章、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深圳博物馆副馆长郭学雷、深圳考古研究所所长任志录、深圳画院院长董小明等。晶报记者趁...
深圳民间收藏增加城市文化厚度
相关描述:  民间收藏,蔚为大观。2010年,国家文物局等七部委印发《关于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的意见》,民间博物馆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民办博物馆与国有博物馆一起肩负着记载历史、传承文化的重任。3月6日,民间博物馆又添“生力军”——深圳和畅园博物馆在坪山开幕。中国收藏家协会为其授牌,这也是深圳首家经...
专家聚焦蒋庄遗址 长江以北首现良渚文化聚落
相关描述:  江苏兴化、东台交界的蒋庄遗址上,280座古墓像“列阵”一样,密密麻麻。历时5年多的考古,不仅出土了200多具遗骨,还有大量陶器和玉器。2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考古学者实地考察后,对蒋庄遗址进行论证。专家们认为,这是长江以北首次发现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生活在这里的“良渚人”前后...
上博专家台北讲“双胞画” 比断“真伪”更重要的是交流
相关描述:  台北故宫博物院今年1月9日推出“妙合神离——董其昌书画特展”,展出约63组件代表性的书画作品与重要鉴藏品,其中就有一张《烟江叠嶂图》,因为它是董其昌代表作之一。据说,在桃园机场的台北故宫展览海报上,印的就是这张《烟江叠嶂图》。 台北故宫展览海报   上海博物馆在1月28日起的“...
长江以北首现良渚文化聚落 或揭开古文明消失之谜
相关描述:  江苏兴化、东台交界的蒋庄遗址上,280座古墓像“列阵”一样,密密麻麻。历时5年多的考古,不仅出土了200多具遗骨,还有大量陶器和玉器。2月28 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考古学者实地考察后,对蒋庄遗址进行论证。专家们认为,这是长江以北首次发现的大型良渚文化聚落,生活在这里的“良渚人”前...
隋、唐、五代瓷器的造型、纹饰特征
相关描述:  [摘要]:隋青釉印花四系壶,高35厘米,盘口、长颈、长圆腹、平底。肩部四个双条形系,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印花为扇形花瓣组成的团花和叶纹。这是隋代瓷器的装饰特点。   隋青釉印花四系壶,高35厘米,盘口、长颈、长圆腹、平底。肩部四个双条形系,颈、肩、系、腹部作四层印花装饰,...
长江以北首现良渚文化聚落 或揭开古文明消失之谜
相关描述: 长江以北首现良渚文化聚落 或揭开古文明消失之谜 清理第一层墓葬,地上一个个坑都是古墓 出土的陶器   江苏兴化、东台交界的蒋庄遗址上,280座古墓像“列阵”一样,密密麻麻。历时5年多的考古,不仅出土了200多具遗骨,还有大量陶器和玉器。2月28日,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位考...
仇英绘画才能过人 艺术作品出色
相关描述: 仇英 赤壁图 手卷(2007年嘉德7952万元成交)   仇英(约1509-1552年)是明代着名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合称“吴门四家”。仇英一生只短短40余年。他早年为漆工,兼为人彩绘栋宇,后徒而业画,曾拜周巨门下学画,后又得到文徵明的指点。他初学绘画从临摹古迹着手,先后与陈官...
竹雕工艺品的收藏与投资
相关描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由考古而知,中国对竹子的利用可追溯至距今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竹制的箭镞在原始社会人们的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之后各时代连续出现的各种竹简、竹扇、簪、笔杆、篾盒、竹席、竹胎漆器等等都充分证明了竹雕与古人的生活密不可分。可以说,在明中期以前,竹雕囿于日用...
书画收藏与鉴赏:汪士慎《梅花图》
相关描述: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冬天的时节,又见梅花朵朵绽放,不由得把目光转向了一幅古画,名为《梅花图》。虽说冬季是个萧杀的季节,若是与寒冬腊月的一枝梅相遇,那心中的温暖与明朗是可想而知的。   此图为立轴,纸本,墨笔,纵111.3厘米、横50.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总...
清代画家汪士慎:坚守一生的风骨
相关描述: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冬天的时节,又见梅花朵朵绽放,不由得把目光转向了一幅古画,名为《梅花图》。虽说冬季是个萧杀的季节,若是与寒冬腊月的一枝梅相遇,那心中的温暖与明朗是可想而知的。   此图为立轴,纸本,墨笔,纵111.3厘米、横50.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总是以...
文徵明书画展
相关描述:  数年前,研究明清书画的老白来香港,在城市大学作了一系列精彩讲座之后,到上海图书馆去演讲,讲他擅长的书牍文化与文人交往。临行跟我说,最近苏州博物馆正举办文徵明书画大展,你要是来上海,别忘了跟我联络,我和你一起到苏州去参观。过了一个月,我到复旦大学讲学,打电话给老白,想抽出有空的一天去苏州...
清代著名画家汪士慎:坚守一生的风骨
相关描述: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冬天的时节,又见梅花朵朵绽放,不由得把目光转向了一幅古画,名为《梅花图》。虽说冬季是个萧杀的季节,若是与寒冬腊月的一枝梅相遇,那心中的温暖与明朗是可想而知的。   此图为立轴,纸本,墨笔,纵111.3厘米、横50.2厘米,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总是以...
北宋登封窑花卉纹瓷枕 千年一枕传古今
相关描述:专场详情《一枕梦千秋 古代精品瓷枕专场》     宋代时期,中国瓷器的窑口遍布于全国各地,在众多的窑口中,河南的窑口占据了中国陶瓷史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嵩山少林寺的所在地,河南登封的名气名扬中外,而位于登封市郊颖河之畔的登封古窑,更是历史悠久。   登封窑烧造鼎盛时期是在北宋,属于民...
明清名家竹雕更有收藏价值
相关描述:  竹刻属于“文玩清供”,以插屏、笔筒、臂搁、根雕为主,是古代文人、雅士、画家等清流既实用又赏玩的东西,尤以明清竹刻为佳。2005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会上,一件清代竹刻名家顾珏的竹刻笔筒成交价高达1045万港元,直接推动了竹刻收藏的繁荣,连号称“无一款凡物”的上海博物馆,也陆续购进260多件。...
吴湖帆的昭陵碑拓鉴藏:“四欧”及“既丑且美”之外
相关描述:  上博吴湖帆鉴藏展正在进行。笃好金石碑帖的吴湖帆先生一生多收珍本善拓,有集唐初欧(阳询)书《化度寺》、《九成宫》、《虞恭公》、《皇甫君》四碑宋拓成“四欧宝笈”,配隋代《常丑奴》、《董美人》二志精本为“既丑且美”等种种故事,至今脍炙人口。而其于有唐昭陵诸碑之搜求考藏所用心力,亦堪称一代绝响...
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和大歌剧院计划2020年前建成
相关描述:  上海博物馆东馆、上海图书馆东馆和上海大歌剧院落户浦东,为了杜绝“秋裤楼”、“马桶盖楼”等奇怪建筑再现,市府多部门联合发起2016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国际青年建筑师设计竞赛,面向全世界青年设计师,并为三座文化设施征集设计方案。据悉,三座建筑将在2020年前建成。   “浦东是改革开放的前...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