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187条信息
- 陈磊 张谷旻:由技及道—两宋山水画临摹教学综述
- 相关描述: 西湖国立艺术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28年成立于杭州孤山,设国画、西画、雕塑、图案、音乐等系科。山水画、花鸟画课程成为国画系的主要教学内容,民国时期,山水画教学先后由潘天寿、潘韵、黄君壁、李可染、黎雄才、郑午昌、黄宾虹、溥儒等先生以相对分散的方式进行授课。
1958年,在以潘天寿...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926/n959603.html
2017-09-26 07:10:31
- 立定信念藕花里 不辞长作济南人——诗书画大家吴泽浩先生《藕花里》赏析
- 相关描述: 济南,是五千年的家园;
济南,是一脉相传的文化;
济南,是大舜耕田的历山,
济南,是黄土的积淀;
济南,是诗歌的都城;
济南,是我们心心相印的日日牵挂!
我们知道,当今的济南也许因某些领域缓进徐行而被无知者所不齿,被傲娇者们所轻视;他们指点泉城,...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831/n959818.html
2017-08-31 15:28:19
- 去古画里了解历史
- 相关描述:
阅史观今
中国的古代绘画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古画,既是享受,又是学习。从古画中可以了解历史,有些问题在历史书籍中找不到答案,却能在古画里获得蛛丝马迹,从而弥补历史记载的不足。
《怎样读一幅古代中国画》一书以美术史为线索,对中国古代的山水、人物、花鸟画进...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31/n953987.html
2017-08-31 12:37:22
- 杨小彦:奢华不是艺术
- 相关描述: 在北京参加了一个当代知名得不得了的画家个展,从下午到晚上,倦极,离开之后,一想,发现留下的印象仅只“奢华”二字。究其原因,参与者中,一是娱乐界明星,二是拍卖行与大画廊老板,三是国际著名藏家。至于艺术界,仅当年曾经一起学习艺术时的同学与个别老师而已。当然,现场还有不少靓女少妇,身着奢华晚...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18/n951664.html
2017-08-18 11:06:09
- 文本见画魂
- 相关描述:
中国绘画在诞生之时以及在后世的流传中,往往会产生诸多附着于绘画文本(有部分留存于文本之外)的题跋、印鉴、花押以及附记等,此即为绘画之副文本。中国绘画副文本如以形式来划分,有题跋诗、题跋文、题记、签名、印鉴、花押等等。如以留存方位来划分,又有题于画内或画外之分:题于画内又可细分为题于...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08/n949739.html
2017-08-08 09:51:49
- 徐建融:中国画为什么会成为历史
- 相关描述:
王羲之 快雪时晴帖(局部)
近读海外某中国绘画史研究专家的文章,谈《中国画为什么会成为历史》,无非说中国画注重文化的修养,不只是技术之事云云。但是,西洋画难道没有文化修养,仅止于技术之事吗?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有营养的食物?这是各人各看的,不能以甲的文化否定乙的文化认为乙没有文化,...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08/n949697.html
2017-08-08 08:52:34
- 【雅昌带你看展览】天津博物馆晒出书画精品 为清初画坛热再添一笔精彩
- 相关描述: 要说近两年的书画热,莫过于傅山、四僧,以及明末清初的画坛,一个绘画史上极其罕见的时代和思维大转换的时代。 尤其是清初画坛,四僧、四王分庭抗礼,金陵画派、新安画派等地域性画家群体相互借鉴影响,流派纷呈,这似乎恰好印证了今天的中国,一个理应在艺术上面临相互交融与思考的时代。 这样的现状...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802/n948652.html
2017-08-02 00:37:47
- 禹之鼎山水画风格多变的成因
- 相关描述: 梳理禹之鼎绘写的山水作品,水墨写意者众,青绿工致者少,皆有脱俗之笔。在诸多以肖像著称的画家,其山水创作有着卓尔不群的突出成就。就其风格形成而言,原因大致有四。
清 禹之鼎 《题扇图》轴 132cm×55.8cm
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藏
(一)时代观念使然
明...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718/n945531.html
2017-07-18 12:40:08
- 中国画崇尚形与神的高度合一
- 相关描述: 梅墨生(著名书画家、诗人)
中国文化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田园文化、山野文化,中国画崇尚的是形与神的高度合一。
中国文化有几个大的转折,更早的不提,到秦汉为一转,宋为一转。秦汉是对先秦的转折,尤其是汉,汉代思想是总结先秦而开辟后世,汉代文艺思想的要点就是承先秦道家思想重本重神之...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612/n937452.html
2017-06-12 12:50:53
- 读印之乐(三):关羽与“寿亭侯”印
- 相关描述:
鹊华秋色图 元 赵孟頫
明代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卷八转引杨五川《南宫集·月华砚铭引》文,记有景泰(1450—1456)间东溪二农夫“锄地得金印古砚”事。据农夫言,“运鉏(锄头)于田,觉铿然有声者三,视之,方得石盖,去石而金见”,洗去泥土,得金印,其文有“寿亭侯印”四字,遂以为...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28/n934074.html
2017-05-28 23:25:26
- 故宫有一半的藏品都是他的,简直就是半部书画史
- 相关描述:
这是个被誉为明清以来,八大鉴赏家之首的男人。有人说,他撑起了半部中国的美术史和书法。比如说,他的书画收藏总量大概是故宫博物院的一半,世界上诸多博物馆的,中国书画类的镇馆之宝来自于他。总之,这是个拥有无数故事的男人。
民国年间,翁同文在故宫博物院的库房,发现近半数的字画上都...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24/n933018.html
2017-05-24 09:56:03
- 故宫一半的珍品皆源于此人,他的收藏撑起了半部美术史
- 相关描述:
时间的收藏者
民国年间,翁同文在故宫博物院的库房,发现近半数的字画上都有一个人的印记,翁同文最终复原了一份藏品目录,推算出这个人的书画藏品总数为 2190 余件。那时,据《故宫书画录》统计,故宫博物院的书画收藏一共也就 4600 余件。
这两千多件藏品原本都置于明代的天籁...
-
http://news.artron.net/20170516/n931042.html
2017-05-16 09:15:21
- 清代收藏家梁清标藏品富可敌国 为何却三代散尽
-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
梁清标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生于河北正定一个钟鼎世家。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阶段,他“很不幸...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510/n929780.html
2017-05-10 11:56:42
- 梁清标藏品富可敌国 为何却三代散尽
- 相关描述:
赵孟頫《鹊华秋色图》
苏轼《洞庭春色赋》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
梁清标于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生于河北...
-
http://news.artron.net/20170505/n928848.html
2017-05-05 14:56:21
- “以水为水”从自然到艺术语言的一次逆翻译
- 相关描述: 第十届“工在当代——全国工笔画大展”刚刚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了,我的几件参展作品因为新的语言和展览形式而受到了关注。我这次展览共准备了四件作品参展,都是对话古代某件山水画名作的水纹作品。一件是水墨《宋人赤壁图》,两件是水墨影像装置作品《江帆楼阁图》和《溪岸图》。这三件作品全都是纯粹的水纹作...
-
http://artist.artron.net/20170505/n928766.html
2017-05-05 10:47:37
- 梁清标藏品富可敌国 为何却三代散尽
- 相关描述:
北宋 郭熙 巢石平远图 梁清标旧藏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
-
http://news.artron.net/20170326/n918594.html
2017-03-26 09:37:55
- 梁清标藏品富可敌国 为何却三代散尽?
-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他是怎么做到的?
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24/n918416.html
2017-03-24 16:27:20
- 梁清标“收藏甲天下” 一个人就是好几个世界级博物馆
-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他是怎么做到的?
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339.html
2017-03-06 14:00:05
- 梁清标“收藏甲天下” 一个人就是好几个世界级博物馆
- 相关描述: 把博物馆里的那些镇馆之宝都藏在自己的书屋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梁清标最有资格告诉你。
作为清朝最重要的鉴藏家之一,“蕉林书屋”主人梁清标历时47年,收藏了超过600件稀世书画珍品,其中包括陆机的平复帖、王羲之的兰亭序、展子虔的游春图和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等。他是怎么做到的?
藏...
-
https://news.artron.net/20170306/n913109.html
2017-03-06 08:51:24
- 【工·在当代】王牧羽:控制水去形成水纹的过程,可能会让我和古代文本产生某种关联
- 相关描述:
宋人赤壁图/100×97厘米/纸本水墨/王牧羽/2016年
赤壁图/28.3×27.5厘米/绢本水墨/佚名/宋/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问:请先介绍一下您参加此次“工·在当代——2016·第十届中国工笔画作品展”的参展作品。
答:我准备了四件作品参展,都是对话古代某件山水画...
-
https://news.artron.net/20161223/n896548.html
2016-12-23 14:5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