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8秒
所有结果23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染中见笔、运笔求写:杨佴旻作品观后
相关描述:  距上次在中国美术馆看杨佴旻原作已有三年了,他的画风依然故我,但画得更好、作品的成功率更高。三年来他最主要的发展在质的精进。 大限中求无限   极润极淡的追求无异于自设牢狱、自我限制、自赴大限,但杨佴旻凭着他对润笔淡墨淡彩中微妙变化的极度敏感和不经意中的控制才能,在大限中求得了无限生...
风雪关山万里情
相关描述: 《神奇丹霞》 《丹山霞彩蕴灵奇》 《南岭耸翠》 《春融》   阳春三月,正值木棉花盛开的时节,记者慕名采访广东韶关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画名家关山雪教授。他身材中等,身着新式的唐装,黑亮微卷的头发,一双有神的眼睛透着几分儒雅。给人第一印象俨然是一个天生的艺术家。他随和友...
文同画竹苏轼题诗见证情谊
相关描述:  古往今来,竹是坚贞、高洁情操的象征。历代文人墨客对竹颇为青睐。晋代名士王子猷曾说:“不可一日无此君。”苏东坡更认为:“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人们除了在诗词歌赋中咏竹外,文人们还常常将竹的形象诉诸笔墨,以寄托情思。   墨竹,是中国...
袁晓岑:取岭南画风之长,又在笔墨上追求新意
相关描述:目前价格:★★★☆☆ 市场潜力:★★★★☆ 装饰性  :★★★☆☆ 收藏热度:★★☆☆☆ 文化价值:★★★☆☆ 一、艺术家简历      袁晓岑,中国画家、云南孔雀大师。曾私淑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兄弟。1953年调云南省文联任创作研究部副主任。1959年任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主任,...
《芥子园画传》与诸多画家图谱
相关描述:  在我国的版画史上,《芥子园画传》是继明末《十竹斋画谱》之后,又一部为广大群众所喜爱的套色水印画谱。自《芥子园画传》出版之后,二百五十年来,在绘画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在美术界里几乎无人不晓,作为版画发展,它在彩色套印方面,更有其重要的地位。   《芥子园画传》共分四集(图4—36...
十竹斋、萝轩的水印木刻艺术
相关描述:  饾版和拱花术并非明人所创,但这种复杂而有巧妙的彩色套印术发展到明末,已进入成熟阶段。成书于1672年的《十竹斋画谱》和成书于1644年的《十竹斋笺谱》,集雕印技艺于一炉,充分显示了明末彩色套印的艺术成就,堪称中国版画史和印刷史上的丰碑。   胡正言,字曰从,别号默庵道人,原籍安徽休宁...
新奇 古厚 拙朴——杨晓阳的大写意人物画
相关描述:  十多年来,不仅国画界侈谈写意,而且整个美术界都大讲写意。如果把写意看作民族艺术精神,那么写意在口头上和书面中早已回归,然而在艺术作品里似乎并非如此。拿众多大型美术展览的中国画而论,尽管借古开今型、融合中西型、实验水墨型三型俱备,但融合中西的水墨写实一类,在人物画中越来越成为压倒优势的形...
书房 | 李小可:一幅画就是一首乐曲
相关描述:     “我现在每天临王羲之的《兰亭序》,他的书法既丰富又抽象,也包含着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好像音乐的旋律一样,有结构的穿插,行笔的丰富性,就像小提琴,初学时很难听,但大师拉起来就带有神韵,能蕴含欢快、苍凉或是悲伤。”   十月,北京雾霾严重的一个下午,驱车数十公里去李小可位于顺义崔各...
艺术家李小可:一幅画就是一首乐曲
相关描述: 艺术家李小可   “我现在每天临王羲之的《兰亭序》,他的书法既丰富又抽象,也包含着中国绘画的写意性,好像音乐的旋律一样,有结构的穿插,行笔的丰富性,就像小提琴,初学时很难听,但大师拉起来就带有神韵,能蕴含欢快、苍凉或是悲伤。”   十月,北京雾霾严重的一个下午,驱车数十公里去李小可...
漫谈界画
相关描述:  中国绘画有个门类,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直线勾勒楼台馆阁等建筑,因而被称为界画。界画也是一种特殊的工笔画。宋代以前没有界画之说,一般以绘画对象称画名,如屋木、宫室或楼台。“界画”一词始见于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录》。李诫编修的一本介绍建筑技艺的《营造法式》也把建筑的设计画本称为“界画”,从此,...
林泉拾趣
相关描述:  云和水,在山水画里占有显著的位置。因为它们是流动,而富于变化。试观画中层峦叠嶂,充塞天地,然其烟云缥缈,神奇莫测,灵泉飞瀑,一醒眼目。令观者见其形而又如闻其声,回旋荡漾思绪不绝。所以,云和水不只是直观的形象,而是起着调节画面韵律的作用。   云的变化无穷,只能略分为浮云、朵云、飞云、...
江户繁花:费恩伯格收藏日本大师作品的纤细与哀愁
相关描述:  元和元年(1615)到庆应四年(1868)之间250年的江户时代,既是江户由一个小渔村逐渐成为当今国际大都市的转型发端,同时也是日本近现代美术的萌芽伊始。正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的“江户繁花”(The Flowering of Edo Period)展览几乎涵括了日本17到19世纪期间所有...
试验艺术:探索人们因时代发展而改变着的视觉经验
相关描述:  “试验艺术”和这个名称一样具有试验精神,它注重的是精神层面,探索人们因时代发展而改变着的视觉经验,同时承接着传统视觉经验和艺术语言向现代转化的历史重任。虽然中国的试验艺术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但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6年,这一新生事物一直没能以独立展区进入到已经有65年历史的、中国最高规...
试验艺术:物化的精神
相关描述:  “试验艺术”和这个名称一样具有试验精神,它注重的是精神层面,探索人们因时代发展而改变着的视觉经验,同时承接着传统视觉经验和艺术语言向现代转化的历史重任。虽然中国的试验艺术是改革开放后的新生事物,但改革开放至今已有36年,这一新生事物一直没能以独立展区进入到已经有65年历史的、中国最高规...
为何当代艺术“看不懂”:缺乏相关知识背景
相关描述:  长期以来,许多观众面对实验艺术作品,常常会发出“看不懂”的疑问,以至于实验艺术乃至当代艺术长期面临“脱离群众”的诘难。的确,20世纪80年代实验艺术在国内起步时,许多作品往往是西方艺术观念、技法、语言的简单挪用,缺乏对本土传统和经验的深入发掘与探索。8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
实验艺术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相关描述:  长期以来,许多观众面对实验艺术作品,常常会发出“看不懂”的疑问,以至于实验艺术乃至当代艺术长期面临“脱离群众”的诘难。的确,20世纪80年代实验艺术在国内起步时,许多作品往往是西方艺术观念、技法、语言的简单挪用,缺乏对本土传统和经验的深入发掘与探索。8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
实验艺术思考讲述中国故事的可能路径
相关描述:  长期以来,许多观众面对实验艺术作品,常常会发出“看不懂”的疑问,以至于实验艺术乃至当代艺术长期面临“脱离群众”的诘难。的确,20世纪80年代实验艺术在国内起步时,许多作品往往是西方艺术观念、技法、语言的简单挪用,缺乏对本土传统和经验的深入发掘与探索。8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
余如波:实验艺术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相关描述:  长期以来,许多观众面对实验艺术作品,常常会发出“看不懂”的疑问,以至于实验艺术乃至当代艺术长期面临“脱离群众”的诘难。的确,20世纪80年代实验艺术在国内起步时,许多作品往往是西方艺术观念、技法、语言的简单挪用,缺乏对本土传统和经验的深入发掘与探索。8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
实验艺术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相关描述:  长期以来,许多观众面对实验艺术作品,常常会发出“看不懂”的疑问,以至于实验艺术乃至当代艺术长期面临“脱离群众”的诘难。的确,20世纪80年代实验艺术在国内起步时,许多作品往往是西方艺术观念、技法、语言的简单挪用,缺乏对本土传统和经验的深入发掘与探索。8月17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
徐冰:用实验手法探寻中国艺术的“符号性”
相关描述:  8月18日至9月8日,“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展。这是实验艺术第一次以独立展区形式亮相,以呈现中国近10年来的实验艺术生态。本次展出的实验艺术作品,或为装置,或为生态雕塑,还有装置和纪录片相结合的多媒体影像作品,充分展现了实验艺术探索新媒介形式和新视觉经验的前卫...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