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595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历史的肖像---林永康油画作品集》序二
相关描述:  林永康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专业毕业,曾有一段舞美工作的经历,此后多年以来,一直从事油画艺术创作,出品颇多,多次在重要的全国性展览上获得奖项,成绩斐然。   历史题材向来受文艺家们所重视,其作用在于借古喻今,吸取经验教训。历史性的事物让人感觉深沉凝重,可以得到深刻的启迪,林永康比较看...
问与答——美国一月当代画廊主持Jan Leaming对现代剪纸艺术家乔晓光的专访
相关描述:  采访时间:2010年3月15日   采访地点:北京艺术驿站8号画室   采访人:一月当代画廊主持Jan Leaming   被采访人:乔晓光   1. Jan Leaming:你好,首先请你简要地描述一下中国剪纸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乔晓光:从考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剪纸残片实...
问与答
相关描述:采访时间:2010年3月15日 采访地点:北京艺术驿站8号画室 采访人:一月当代画廊主持Jan Leaming 被采访人:乔晓光   1. Jan Leaming:你好,首先请你简要地描述一下中国剪纸的历史和发展过程。   乔晓光:从考古发现的南北朝时期剪纸残片实物来推断,中...
自然秩序、艺术秩序与写意画的“程式”
相关描述:  在中国哲人心中宇宙自然是混沌而又有秩序的存在,混沌是“道”的无差别的形而上存在,秩序是“器”的有差别的形而下存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自然事物有“一”、“二”、“三”等秩序的差别,秩序的差别最终要回归到“道”的存在方式,...
集评
相关描述:  白明在他画里去除了一切不必要的具象说明性,仅仅保留物质世界的微观与静止状态,类似在显微镜,放大镜下呈现的万物,具体说明性的视觉语言流失了,只看到纯属视觉的元素。这种微观而静止的元素,不是显微、放大镜下的生物体,而是白明做陶一向熟悉的泥土和色彩,原本透过窑烧所产生不可预期的变化,他早已非...
摄影语言体系的语法确立与传承
相关描述:    当阿尔弗雷德•施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跟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 1890-1976)他们积极提倡和实验摄影的直接性与客观性,以企图实现摄影与绘画的分离时,当F64小组及其成员爱德华威斯顿(Edward Weston 188...
评徐龙森的山水画
相关描述:  欲求那埋藏山间,虚实蒙蔽世人的真理,但在山外之山中。   ——蒙田《散文集》   (一)   中国山水画是最能反映中国人心境与思绪的艺术,在源远流长的山水画演变中,伴随着人与自然相望相化这一永恒的主题,山水画不同风格的演变反映着我们不同时期历史环境与人的心绪变迁。因此中国山水的诗...
浅析如何提高中学生素描写生的技法和能力
相关描述:  摘要:本文针对中学生素描写生中教学中采用整体观察教学法,来提高学生速写、素描静物写生的持法和能力。   关键词:整体观察教学   技法   能力   中学生美术训练不是单一的现象过程,而是一个整体合成的学习过程,如美术基础课程中最重要的素描科目里的静物写生和速写课程。学生在经历了一...
找回会画画的教师——从西方现代主义的衰微谈起
相关描述:  一种敢于向一切传统观念进行挑战的全新思潮,包含了全部“新事物”的特征:界限被打破,标准被颠复,各种新现念、新思维和艺术主张以一种迅雷不及掩耳的态势演进,脚踏实地地评判已成为不可能。为数众多的传统画家和评论家或耿耿于怀,或闭口不谈。或怯生生地牵强于东西方文化在“形而上”领城的暗合。即使把...
【雅昌专访】舒群:绘画是更经典的艺术写作
相关描述: 艺术家舒群   雅昌艺术网:您这次的展览策展人为什么要分为三个阶段来呈现?   舒群:当然是跟我沟通的结果,他是做了一个判断,是一种发现,他发现我的工作有这样一个特点。如果他不是这样去做,我自己也可能没去这样想。   我觉得艺术写作换一种说法,实际上就是做一种心理学的工作。我觉得...
浅谈色彩的观察与表现
相关描述:  色彩写生是美术高考考前训练的重要科目,它既能考察色彩观察与表现能力,也能相应地考察出学生对造型的理解和表现的水平。色彩写生的关键是作者在作画过程中,能够正确地观察和掌握色彩的变化规律,提高对色彩的分辨能力,以及正确地把握色彩造型的能力。在此,笔者将就在色彩写生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色彩感...
2007年度马爹利非凡艺术人物:施慧
相关描述:艺术家简历   没有刻意追求异化与突兀,而总是生长于自然之间,它们与草丛、与树木、与光影融为一体,然后静静地相互依存着;没有张扬复杂的噱头,就这么应着景色,素然坦诚地出现在你眼前。这就是施慧的作品。现任职为中国美术学院纤维与空间艺术工作室教授的施慧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壁挂纤维艺术的研究,...
寻找建筑设计与中国画的共通之处
相关描述:  4月19日,西子湖烟雨迷蒙。一场有关“建筑设计与书画艺术”的思想碰撞在品茗闲谈中诞生。谈话的“主角”是来自北京的建筑评论家方振宁、著名花鸟画家何水法、建筑设计师王登悦。话题的交集落在建筑设计的艺术原理上,不同的身份却有相近的体悟,每个人都从各自的角度打开了一扇视窗,恰好构成了一场精彩的...
关于当代艺术的模式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上海站:接下来创作上有什么打算?   许江:还想继续画葵,我越画越觉得需要深入,因为我觉得在画我自己,还没有表现完,还要在里面挖,不断深入,不断发现我自己,不断发现这一代人。   雅昌艺术网上海站:当代艺术一切皆有可能,任何材质和方式都变得有可能,在这些可能性中是否存在秩...
“泛亚的新波普”黄笃与张可欣的对话
相关描述:  黄笃(以下简称:黄):在最新的作品中,你为什么要用中国宋代建筑典籍《营造法式》作为一个题目?   张可欣(以下简称:张):《营造法式》这本书不但体现出科学性又充满艺术性。这样一来也使我萌发出一种陌生的创作灵感,它已经成为我创作艺术的一个资源,或者能轻易转换成我用来宣泄思想的一种容器和...
评论文章
相关描述:  白明在他画里去除一切不必要的具象说明性,仅仅保留物质世界的微观与静止状态,类似在显微镜、放大镜下所呈现的万物,具体说明性的视觉语言流失了,只看到纯属视觉的元素。这种微观而静止的元素,不是显微、放大镜下的生物体,而是白明做陶一向熟悉的泥土和色彩,原本透过窑烧所产生不可预期的变化,他早已非...
对传统母题的当代性阐释——解读郭正善
相关描述:   静物画产生于西方,到十六世纪才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从西方静物画发展的历史来看,尽管由早期教堂的壁龛画到荷兰的观世静物画,再到体现现代观念的静物画,有过很多重大的变化,但依据写生进行创作的模式却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可以说,即便大师塞尚、毕加索与莫兰迪的非写实性静物画也概莫能外。...
“我的绘画就是我的日记”——高炀访谈
相关描述:  徐建  (旅美职业艺术批评家兼宋庄艺术网艺术主编)   访问人 :徐建   地点 :宋庄镇小堡村高炀工作室、宋庄艺术家促进会网站   时间 :2006-12-30上午10:00~12:00、1:20~3:20   天气 :下  雪   受访艺术家:高炀   徐建:你谈一下你...
在激情与沉思之间
相关描述:  刘骐鸣的油画创作呈现了一个在梦想中惊厥、在放浪中沉浸、在秩序中被放逐的世界。观其前后作品,它们不仅提供了一位艺术家成长过程的记录,也提供了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中国人的生存文献。   上世纪90年代初,刘骐鸣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有幸成为张晓刚、叶永青、王林等杰出画家和批评家的弟子。对艺术天性...
墨界——邓达平、钱小纯、周建中国画展学术研讨会
相关描述:  邓达平,以下简称(邓),钱小纯以下简称(钱), 周建中以下简称(周)   毛建波(主持人):今天是展览开幕日,主办方提议希望举行一个小型研讨会,对这3位艺术家的作品提提意见。另外如果觉的他们作品中有可以改进,提高的,希望在座各位能指出。以我对三位艺术家的了解,他们三位也是由衷的非常希...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