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457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雅昌快讯】带你沉浸“千里江山”“洛神赋”“百花图卷” 观念意境展“瑰丽·犹在境”在京开幕
相关描述:节日临近,如果你这个冬天要来一趟北京,体验文化和艺术,那可以去一趟“故宫以东”王府井1号——嘉德艺术中心,这里将会有两场艺术展览持续至春节以后,一是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巡展首站,二是一场根植于东方文化的观念式数字意境展“瑰丽·犹在境 The Worlds of Splendors”。...
【枫趣·谈艺录】顾恺之 论画等三篇
相关描述:顾恺之全身画像  顾恺之(348年-409年),字长康,小字虎头,汉族,晋陵无锡人(今江苏省无锡市)。杰出画家、绘画理论家、诗人,时称三绝:画绝、文绝和痴绝,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一生作画颇多,但遗憾的是其作品并无真迹流传于今,只有几幅珍贵的摹本保存下来,即...
《如果国宝会说话》开启世界之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节目全球推广首站活动在卢浮宫隆重举行
相关描述:  12月9日(当地时间),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hina Media Group)国际传播规划局、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纪录频道、CGTN法语频道联合主办的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节目全球推介活动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塞尔厅举办。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精品节目全球推介活动通过举办沉浸式光影展、媒体交流...
【看展预告】去嘉德艺术中心「瑰丽·犹在境」,看人文科技、数字艺术幻化出东方意境
相关描述:12月22日,「瑰丽·犹在境」观念式数字意境展 The Worlds of Splendors即将登陆王府井大街一号(嘉德艺术中心B1层),为观众带来一场瑰丽的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和一场关于东方文艺复兴的美学实验。「瑰丽·犹在境」,是一个以数字艺术、装置艺术为介质,脱胎于东方美学,面向大众的...
谈谈山水画的着色
相关描述:中国青绿山水画早于水墨山水画而出现,在色彩渲染方面有着完善的技艺。早在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中,作为人物画背景出现的山石、树木,在着色方面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准。《洛神赋图》虽是一幅人物画作品,但其在色彩方面的处理对后来的山水画有着较大的影响。传世的最早的独立山水画和最早的着色山水画是隋...
魏晋时期以形写神的人物画
相关描述:魏晋时期政事纷乱,武人弄权多务实际,打破了礼教的束缚,文艺思想随之解放,大兴清谈之风。文化艺术不再依附于权势,而是自觉地探寻真理与出路,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辉煌成就,成为继春秋战国之后又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人物画在“魏晋风度”的影响下,由两汉时注重对于外形的塑造转变为强调对神韵的把握,“以...
景·色——中国当代青绿山水画学术邀请展将精彩亮相苏州
相关描述:展览海报学术支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学术主持:牛克诚 许俊主办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理论委员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重彩画研究会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工业园区宣传部(文体旅游局)承办单位:苏州市美术家协会苏州工业园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苏州工业园区公共文化中心苏州金鸡湖美...
褒衣博带的魏晋风度
相关描述:一、“魏晋风度”自曹魏建立至东晋灭亡这一段时期为中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但在这儿“魏晋”并非一个单纯的时间概念,它处于“风度”之前,看起来更像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形容词,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了解一些历史背景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概念。这是一个少有的全社会都充满着死亡的年代:自东汉后期以降...
听邵仄炯解读传世名画中的写真与写意
相关描述:  2019年4月13日  上海觉群书画院雅集  “写真与写意——中国画经典作品赏读”  在苏州河畔静谧的半岛花园开幕  众多书画爱好者来此相聚一堂  听邵仄炯老师讲述  沉淀在中国画线条中的变革与传承  “写真”与“写意”  永和九年,当王羲之趁兴写就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书法的发展...
刘凌沧:中国画的构图
相关描述:一个故事情节,通过画家的想象和经营,将人物活动、环境背景,用画笔表现出来,就是构图。构图,在绘画创作中占极重要的位置。著名的“六法论”中,有一项是“经营位置”。唐代张彦远说:“经营位置,则画之总要。”明代李日华说:“大都画法,以布置意象为第一。”他们所指的都是构图。一幅画的成功与失败,往往...
叶毓中先生国画精品专辑
相关描述:  时间:4月20日  第九届中国画节  叶毓中先生国画精品专辑  第九届中国画节·第十二届中国(潍坊)文化艺术展示交易会于2019年4月19日在潍坊鲁台会展中心正式开幕,持续至23日结束。该届中国画节·文展会本着高端、特色、创新的理念,邀请了由中国画学会、中国工笔画学会等联合组成的学术方...
中国画的诗性精神
相关描述:  “诗画同源”乃中国画理论中重要美学概念。诗画结合久为历代文人所论证推崇。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言:“书画异名而同体”;北宋孔武仲《东坡居土画怪石赋》:“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清冯应榴《苏文忠公诗合注》:“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书为骨、墨为韵、诗为...
【艺术号·观点】彭锋:什么是写意?
相关描述:内容提要:在有关艺术的论述中,写意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概念。与再现、表现等概念是由西方美学概念翻译过来的不同,写意是一个纯粹的中国美学概念。漫长的历史使得写意的含义比较复杂,对写意概念做些澄清显得很有必要。本文在追溯写意概念的历史的基础上,重点对“意”的不同含义做了辨析,指出中国艺术中的写...
“瑰丽·犹在境”沉浸式数字意境展全球首展
相关描述:4月13日上午,由格兰莫颐文化艺术集团(GLA)主办的“瑰丽.犹在境”沉浸式数字意境全球首展在南京德基美术馆正式揭开神秘面纱。于无限中遇见留白于光影中感受虚实于错落中看见轮回当“形式美学”碰撞“意境美学”全感官体验古画里的东方狂想古今瑰丽,犹在境中4月13日上午,由格兰莫颐文化艺术集团(G...
赵孟頫《洛神赋》行楷手卷亮相东京中央春拍
相关描述:赵孟頫(1254-1322)是中国艺术史上首屈一指,承上启下的巨匠。其书法备受世人称道,取法各家,但尤倾心二王,他曾得王献之《洛神赋》残卷真迹,得以研习临摹,深得王献之神韵。今日,东京中央拍卖带来一卷自早便流传于东瀛,未被世人所知的赵孟頫《洛神赋》行楷手卷。此卷末尾署款“ 吴兴赵孟頫”,根...
书画“双胞疑案”:《湖楼请业图》不止一卷
相关描述:绘画史上的双胞乃至多胞现象时有所见,大多为渔利作假,所选画作,或是名手杰构,或是画史名品;也有的是一稿多本,为了分付多人收藏。《读书》杂志二〇一八年九月号刊载了朱万章先生的文章《袁枚到底长什么样》,谈到随园老人为人乐道的女弟子事,提及清人蒋敦复《随园轶事》中记载画家尤诏、汪恭曾合作《袁枚十...
陈振濂谈“全形拓”之源流 (上)
相关描述:清 全形拓 大盂鼎西泠印社百年社庆以后的15年间,我们大力提倡“重振金石学”,首先把追踪、复原传统金石学中青铜器“全形拓”,即“器物拓”作为一个急需抢救的“重振”方向来作不遗余力的推动。在十几年前,它是一个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形态,存世还掌握这一行技术的民国初中期那一辈皆已寥寥无几,硕果仅存...
“传移模写”展出古今名家摹本
相关描述:  “传移模写——中国古代经典绘画摹本展”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1号临时展厅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35件手卷作品,其中包括4件宋明真迹、31件近现代画家所临摹的历代经典绘画作品。展厅中不仅可以一睹宋徽宗《摹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宋代《九歌图》、宋代《神骏图》、明代《仿清明上河图》4件真迹的风采,...
七大博物馆戏精大会引发热议
相关描述:2018年是文博大年,“国家宝藏”节目的持续推出使社会对文物关注度日渐增高,而七大博物馆集体入驻抖音,并且举办“第一届文物戏精大会”,文物的严肃与网络短视频的轻松幽默形成的强烈反差,再次引起网民普遍关注。但在过去一年里,有几位艺术大家却驾鹤而去,在此也一一缅怀。广美校史能接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帝王的幻想佳人:雍正十二美人屏风
相关描述:17 世纪晚期至18 世纪末这一百多年,中国女性题材绘画中产生的许多新颖样式主要是在清朝皇帝的赞助下出现的。这个现象不禁令人思考,哪些清代皇帝对美人画显示出特别强烈的兴趣?他们的个人兴趣是否导致宫廷美人画的特殊取向?清宫美人画被赋予了何种特殊的文化和政治含义?雍正的十二美人屏风正是这类作品...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