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所有结果753条信息
- 十年后艺术什么样?
- 相关描述: 观念总是很容易蜕化成空泛悬置的概念,但是当代艺术卡在自身瓶颈上时,突围的路径在哪里?有多少人在真正学术地思考,五年后、十年后的艺术应该是什么样子?昨天下午在证大现代艺术馆开幕的“ArtFutura(未来艺术节)”也许能提供一个不同的思路。
ArtFutura,是西班牙涵盖艺...
-
https://news.artron.net/20070402/n24170.html
2007-04-02 13:46:05
- 单凡的“抽象山水画”
- 相关描述: 虽然,抽象艺术是西方艺术家原创的,而且,从蒙德里安到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艺术在西方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但是,中国传统艺术自晋以后(公元400年左右),就一直有一种抽象性,这种抽象性就是,虽然画面保留了物象的形,但是画家可以不拘泥形的制约,主要通过画面的笔墨情趣一一用笔的轻重缓急。墨色...
-
http://comment.artron.net/20070207/n22027.html
2007-02-07 09:45:49
- 评单凡“抽象山水画”展
- 相关描述: 虽然,抽象艺术是西方艺术家原创的,而且,从蒙德里安到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抽象艺术在西方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但是,中国传统艺术自晋以后(公元400年左右),就一直有一种抽象性,这种抽象性就是,虽然画面保留了物象的形,但是画家可以不拘泥形的制约,主要通过画面的笔墨情趣一一用笔的轻重缓急。墨色...
-
http://exhibit.artron.net/20070206/n21986.html
2007-02-06 11:36:43
- 心灵映象
- 相关描述: 八十年代末,张羽便追求以个性化的符号和强烈的情感表现来创建具有东方意象特点的水墨画。早期的方法是:借鉴西方表现主义和中国民间艺术的图式来改造传统水墨画,如早期的《扇面系列》;也曾借用米罗超现实的图式技巧和抽象的点、线的结合来突出画面的表现性,如1993画的《随想集》系列作品。
可...
-
http://artist.artron.net/20061123/n245070.html
2006-11-23 16:06:25
- 张羽:水墨实验二十年(1985—2006年)
- 相关描述: 在中国美术史上,没有哪个时期象近数十年间这样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之所以如此,也许是时间坐标跟我们开的玩笑。因为我们看到的远古美术史,常常是以“千年”为单位;稍近以“世纪”和“年代”为单位。而我们对最近数十年间的中国美术史的了解,常常是以“年”为单位,甚至还要具体到“月”和“日”。尤其...
-
http://artist.artron.net/20061102/n245084.html
2006-11-02 16:20:23
- 谈话--生活在秘境
- 相关描述:刘亚明VS张晓凌 张晓凌(以下简称张):在西方艺术史上,“古典主义绘画”是一个含义极为复杂的概念。在20世纪末的中国文化语境中,其含义被极大地简化了。作为一种精神信仰方式,它的意义几乎被悬置。这也许不该责怪艺术家,因为这不是艺术家能解决的问题。但我还要坚持说,“古典主义”绘画的本质不是唯...
-
http://artist.artron.net/20060123/n27804.html
2006-01-23 10:23:38
- “磁力-悬浮”:亚洲交通国际艺术巡回展
- 相关描述: 展览名称:亚洲交通•亚洲-澳大利亚艺术国际巡回展—上海 “磁力-悬浮”
主办: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亚澳艺术中心
艺术总监:沈其斌
策划:皇甫秉惠(澳大利亚-亚澳艺术中心)、张爱东(中国-上海证大现代艺术馆)
展览时间:2005年1...
-
https://news.artron.net/20051028/n5717.html
2005-10-28 08:56:43
- 栗宪庭:单凡的“抽象山水”
- 相关描述: 虽然,抽象艺术是西方艺术原创的,而且,从蒙德里安到美国的表现主义,抽象艺术在西方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但是中国传统艺术自晋以后 (公元400年左右),就一直有一种抽象性,这种抽象性就是,虽然画面保留了物象的形,但是画家可以不拘泥形的制约,主要通过画面的笔墨情趣——用笔的轻重缓急、墨色的干湿...
-
https://news.artron.net/20040912/n13046.html
2004-09-12 14:40:24
- 栗宪庭:单凡的“抽象山水”
- 相关描述: 虽然,抽象艺术是西方艺术原创的,而且,从蒙德里安到美国的表现主义,抽象艺术在西方有近一百年的历史。但是中国传统艺术自晋以后 (公元400年左右),就一直有一种抽象性,这种抽象性就是,虽然画面保留了物象的形,但是画家可以不拘泥形的制约,主要通过画面的笔墨情趣——用笔的轻重缓急、墨色的干湿...
-
https://news.artron.net/20040912/n16281.html
2004-09-12 13:51:49
- 英雄的逝去
- 相关描述: 鲁迅的小说《奔月》,写的是羿的英雄末路:善射的界,在完成了种种伟绩之后,只能给妻子嫦娥吃乌鸦的炸酱面;他的箭法太巧妙了,竟把飞禽走兽射得精光;“那时谁料到只剩乌鸦做菜……”他叹息道;后来,嫦娥奔月而去,界拿出射日弓,连发三箭,月亮只是一抖,安然地悬着;这时候,有个女仆悄声评论界:“有时...
-
http://artist.artron.net/20031130/n191772.html
2003-11-30 10:49:36
- 实验水墨的灵性意象1
- 相关描述: “真正作为一个艺术家,他所思考的问题我想只能是这样:一是人类,人类的生存环境,然后是自我,人类的一分子。”①艺术家的自我,说到底是个人化的艺术语言图式。他的全部使命,就是要创造个人化的艺术语言图式,并驻留、护守于其中。他的言语、行为、带这个人性的图式痕迹。在呈现它的过程中,艺术家根据自...
-
http://artist.artron.net/20000802/n245035.html
2000-08-02 14:37:54
- 张羽《灵光系列》造型技法自述
- 相关描述: 首先我的原则是在材料上保持水墨画的单纯和原本性,只用宣纸、墨汁,工具是毛笔和板刷。《灵光系列》,以“残圆”、“破方”为基本语言符号,并以“光”来统治整个画面。
其创作过程:①以淡灰墨开始,从写画入手,在有意与无意的运笔中,强调用笔的笔势、笔力,此时的笔墨基本是枯笔的皴写。随笔墨在...
-
http://artist.artron.net/19980703/n245287.html
1998-07-03 11:20:22
- 张羽的水墨立场与文化问题
- 相关描述: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张羽就开始自觉地站到了这个水墨立场上来考虑包含其中的文化问题了。他属于实验水墨领域中抽象水墨的最早的一批探险者之一,在墨性与纸性上寻找各种可能性。横亘在张羽画前的文化问题,根本上来讲是一个水墨画的转型问题。在这一点上,张羽缓慢然而坚定地走向他的目标。张羽的《灵...
-
http://artist.artron.net/19970502/n245021.html
1997-05-02 14: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