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14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日本收藏的十大中国极品文物
相关描述:   一: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如果要问除中国之外,哪个国家收藏中国文物最多,那答案必然是日本。日本自隋唐以来,一直以中国为文化母国,虚心学习,并大量输入各种艺术品,经过数百上千年的时光,到现在留下了相当一批珍宝。而且,近代以来列强入侵,中国文物大量流失海外,其中得到中国国宝最多的,也...
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也说书法标准
相关描述:  书法有标准吗?思考一下这个名称就清楚了,“法”不是标准,还有什么能算标准。   自中华民族创造汉字以来,文化的标准就成了造就人的人文准则,就成了衡量人、制约人的社会准则。针对汉字而形成的书法艺术,作为文化人的文化行为,其标准从发生到成熟,自始至终都起着恒稳的文化指导作用。从甲骨文到大...
中国当代书法三十年蠡评
相关描述:  如果从1979年全国群众书法比赛算起,中国当代书法已经有了30多年的恢复发展。而即便从1981年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算起,中国当代书坛到2010年,也已经恰好走过了30个春秋。30年来,中国书法创作、组织、理论研究各个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展,然而与此同时,中国书法的生态也面临着前所未有...
王羲之行书笔法(三)
相关描述:  9.空际摆宕   王羲之有一种魔术般的抖笔技巧,本来平正的常规间架,经他凌空一抖,便在空际散落开来,线条像柳枝般莫名地摆宕,波挑翻转,风起云涌,打开一片片奇幻的充满透明感的魔力空间。   艺术体操带操运动员连续快速地抖出红丝带,注意那红丝带连绵不绝、层层叠叠的落势,《二谢帖》的“爱...
王羲之行书笔法(二)
相关描述:  5.实笔连绵   王羲之行书尺牍中时见字间连绵的形态,上字与下字衔接时多出以实笔,上字末笔出锋时并不骤然抽锋轻提,而是保持着笔毫整体运行的稳定性和统一性,在不经过明显轻重转换的情况下直接过渡到下字的起笔入锋。也就是说,上字的末笔出锋与下字的起笔入锋一体浑成,线型一以贯之,笔触均匀,不...
王羲之行书笔法(一)
相关描述:  编者按:应广大读者要求,本刊从今年起,增设“技法讲坛”栏目,聘请著名书画家讲解传统书画的相关技法。今年我们请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书法学博士杜萌若讲解王羲之的行书技法。   1. 骨法用笔   南齐谢赫论图绘六法,其二曰“骨法用笔”。“骨法用笔”施之于诗文,即刘勰《文心...
我书之我见:对书法临摹的更深入理解
相关描述:  临摹是书法学习到创作的不二法门,所谓临摹的两大主要因素,也就是入帖与出帖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认清临摹的目的是什么——是继承古代优秀法帖的精髓,以致更好运用到我们的创作中去。如果说临帖是解决书写性及技法问题,那么读帖便是解决思维空间对书法深入理解的过程。学习书法非一朝一夕之事,有一个理解深...
况尉—漫不经心的流畅
相关描述:  书写的流畅性在古代杰作中无疑是一个备受瞩目的观赏点。传为王羲之的《丧乱帖》、虞世南的《汝南公主墓志》、颜真卿的《祭侄稿》无不显示出这种所向披靡的流涌之势。至于在张旭和怀素的草书中就更不用说了。宋代以后书法创作的意识明显加强,这种意识促使作品的流畅性有所减弱,因为更多的注意力交给了对笔法...
意与古会——白砥漫谈临书与创作
相关描述:  一、临书三阶   临摹是贯穿书法家一生创作过程的学习活动,没有哪位书家能够不通过学习古代名作而成功。不断丰富与完善基本技法,并在技法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我的风格与思路,可以说是每一位书法家的必经之路。   临书可分为三个阶段:对临、背临和意临。对临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对临,我们可...
王学仲:黾勉求之
相关描述:   ◇ 时 间:2008年6月18日   ◇ 地 点:天津·天津大学王学仲艺术研究所   ◇ 采访人:张公者   张公者(以下简称张):您前一段时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一次展览。   王学仲(以下简称王):这些不是个人意愿,我自己也没这个能力了,我也老了,是吧。   张:谢谢您接...
当前书法的技术化倾向
相关描述:  当前书法创作形式多样,流派纷呈,但书法作品却越来越显现出表面化和技术化的态势。那么,造成这种情形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一个完整的一体化文明,在传播时会被分离成科技、政治、艺术、宗教等成分。这时,各种成分的传播力通常与其价值成反比。也就是说,越是不重要的成分,越...
《海外藏中国历代书法》正式开编
相关描述:  被学术界誉为填补中国书法史研究空白的学术巨献——《海外藏中国历代书法》,近日由南艺博导林树中教授率领的编辑团队正式开编,预计今年年底交稿,明年由河南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继林树中先生主编的《海外藏中国历代名画》、《海外藏中国历代雕塑》之后的又一呕心沥血之巨著。该书精装8开本,编辑体例...
《王羲之评传》序
相关描述:  在中国文化史上,王羲之无疑是浓重的一笔。而在书法史上,王羲之确立的高峰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是王羲之完成了中国书法由古体的篆隶向今体的楷、行、草的转化,开创了妍美俊健的书风,框定了此后数千年中国书法的大致面貌。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
绝世《妹至帖》亮相佳士得北京预展
相关描述:  在沈周《赤壁图》以7952万元的高价创造中国绘画拍卖世界纪录的第二天,香港佳士得携书法大家王羲之(唐朝摹本)《妹至帖》在万达索菲特酒店与藏家见面。   《妹至帖》得自日本的私人收藏家,从尘封多年的画匣中无意间找到,随后在中日大型书法展览曝光,即造成轰动。这件“国宝级珍品”长25....
香港佳士得2007“中国古代书画”秋季拍卖
相关描述:   王羲之 《妹至帖》   唐朝摹本,七/八世纪   水墨纸本 立轴   释文: 妹至羸,情地难遣,忧之可言,须旦夕营视之。   估价待询   香港佳士得(CHRISTIE’S)2007年“中国古代书画”秋季拍卖,谨定于11月26日假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举行,呈献180幅古代名家...
王羲之《妺至帖》
相关描述:  众所周知目前存世王羲之墨迹均为唐朝摹本,没有一件真迹。唐摹本是目前存世王羲之墨迹的最高境界,摹写是唐朝时唯一能够既准确又真实地复制的一种方法。旧称“响拓”,唐太宗酷爱书法,遍求天下二王书迹。且令内廷供奉摹写书法高手赵模、韩道正、冯承素、诸葛贞等人摹写。故目前存世王羲之墨迹的唐摹本均十分...
“国宝”级拍品不能只看价格
相关描述:  在今年的秋拍中,“国宝”这一名词无疑将成为最为抢眼的字眼。继“马首”在苏富比高价成交之后,接下来举行的各大秋拍中,也纷纷出现“国宝”级拍品。如在近日中国嘉德2007秋季拍卖会巡展中展出的国宝级书画——明代仇英《赤壁图》,市场人士对其估价高达5000万元,极可能刷新古代书画拍卖记录。 ...
王羲之摹本字字超百万 估价达到2400万港元
相关描述:  即将于下月在香港佳士得秋季拍卖会付拍的王羲之墨迹唐摹本《妹至帖》,一露面就引起市场的广泛关注。这件曾在上海博物馆举行的中日书法珍品展上的“扛鼎之作”,长25.3公分,宽5.3公分,共17字,而估价达到了2400万港元,可谓字字超百万。   近几年,古代书法作品在拍场频频斩获高价。...
王右军墨宝的“白翻黑”
相关描述:  书圣王羲之传世书法在形式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代的临摹复制品,白纸黑字;一类是历代翻刻的碑帖拓本,黑底白字。前者如传世极有名的《丧乱帖》《神龙兰亭》等传世墨迹,后者如《集王圣教序》《十七帖》《定武兰亭》等等传拓本。相比之下,墨迹本未经刻拓,较能传真,而且勾摹复制困难,产量较少,因此,...
《兰亭》真伪之争管窥
相关描述:   《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被认为是书圣王羲之的杰作,从《兰亭》对后世书法的巨大影响来看,它的确不负"天下第一"的英名。但它传奇的身世,真本的失踪以及化一成千的传本,像是真假孙悟空,亦真亦幻,扑朔迷离,无数的笔墨官司也由此而起。《兰亭》真伪之争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达到高潮。郭沫若...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