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7秒
所有结果192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艺术家向京:我从来不追求幸福快乐
相关描述:  原标题:艺术家向京:我是完全不接受这个时代弥漫的虚无  展前焦虑,展后抑郁,这就是我的基本常态。我从来不追求幸福快乐。  向京:1968年生于北京,199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1999-2007年任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工作室教师,后搬回北京  回顾展“唯不安者得安宁”开幕当...
张莹:艺术的“观看”机制
相关描述:  站在一件艺术作品面前,首先引起我们感官的即是“观看”,不论是传统的架上绘画或者是科技与艺术互为媒介的装置作品,“目光”的注视是我们与艺术的第一次遇见,目光所及,艺术作品继而得到了观看的光的照耀,艺术的存在从而得以“显现”。而观看的对象亦存在着一种诱惑力,极度高饱和的克莱因“蓝”、旋转流...
南充男子钟爱折纸艺术 用一张纸变幻出花花世界
相关描述:   屋外秋风萧瑟,屋内“百花齐放”、“鸟语花香”。9月22日,记者推开南充(微博)市民何仁才的家门,一个五色斑斓的大世界映入眼帘:门口旁,一树梨花开满枝头,树枝上两只喜鹊喃喃细语;客厅里,电视机旁的一幅字画和一盆粉红茶花交相辉映;书房中,古藤、老树、芳草、花鸟、虫鱼装点其间,显得雅致而...
【雅昌专稿】蒋鹏奕:迷恋流动的生命轨迹
相关描述:   艺术家蒋鹏奕   9月,艺术家蒋鹏奕个展“给予”在香格纳画廊上海空间开幕,两大空间分别展示他的新系列“给予”和“自迹”系列。其中,大尺幅黑白银盐摄影作品系列“给予”是艺术家走访挪威、冰岛、新西兰等地后对山景瀑布的实景拍摄,而“自迹”则是通过玩味宝丽来相纸的折痕,传达出纯粹、抽象的...
有人不稀罕 有人觉得值——听听圈内人士的不同意见
相关描述: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将几百件藏品放上拍卖台,还全都是中国瓷器,这在中国收藏界成为了富有争议的话题。争论焦点在于是不是值得去竞购,新民晚报记者采访了博物馆专家、拍卖行,以及资深收藏家代表,听听他们的声音。   原上博专家   “没有什么了不起”   原上海博物馆研究员、陶瓷...
何伟个展《原色》开幕
相关描述:  北京市草场地艺术区C-空间举办的何伟个展《原色》开幕。何伟1980年生于新疆,2005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现生活及工作于北京。   何伟的画伤痕累累、风化、混乱而且美丽。它们内在的力量有一种爆炸力,但这种力量不会被浪费于无用的破坏上。陌生的几何结构,似是有知觉地屹立在不友善而暧昧的...
情绪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相关描述:  情绪,于每个人而言都不陌生;但要想将其解释清楚,并非易事。关于“情绪”的确切含义,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已经辩论良久。目前,对于“情绪”的定义大约有二十余种。尽管它们各不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情绪一定涉及个人主观情感的问题。   《牛津简明英语词典》给出的定义是:“情绪是一种不同于认知或意...
【专访】胡介鸣:跨越时空的“共识”
相关描述: 2016年9月17日,胡介鸣个展“共时”在北京香格纳画廊开幕,图为展览开幕现场,居中为艺术家胡介鸣   导言:2016年9月17日,胡介鸣个展“共时”在北京香格纳画廊开幕,此次展览共呈现了艺术家的三件(组)作品,而这三件作品的时间跨度长达17年。其中《与快乐有关》创作于1999年,在...
【雅昌讲堂3206期】林曦:半如儿女半风云——齐白石的天真
相关描述:  【相关链接】          【雅昌讲堂】林曦:半如儿女半风云——齐白石的匠心     主讲人介绍:   林曦(水墨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很像个小朋友,她最重要的三件事是学习、玩耍、吃好吃的。她创办了独立设计品牌「山林曦照」、教授书画的「暄桐教室」、美育生活平台「林曦...
书画国宝与泡沫
相关描述:  当今书画市场,打假之举不绝,涉假官司不断,媒体疾呼不止,赝品依旧横行。   为什么?书画国宝起泡沫也!   不知泡沫,不挤泡沫,打假无用,立法难禁。   本文剖析书画国宝泡沫产生之根本原因,直点书画赝品之死穴,还书画艺术市场之真实面目。   问题:鉴定极难,国宝多伪   书画...
备战2017艺考 给新高三生的十五个忠告
相关描述:  刚开学一周,新高三学生面临了比以往更繁重的学习任务,艺术生的孩子还要兼顾专业学习,学习和生活节奏将变得更快,如何调整状态,合理安排学习和生活,让自己稳步向前呢?101答疑网小编给大家总结了一些中肯的建议。   1、艺考是你自己的事,在备考的路上有好多人可以帮你但没有人可以替代你,每天...
策展人专访——卢迎华:回归艺术实践本身
相关描述:  卢迎华:第三届南京国际美术展评审策展人、知名艺术评论家、策展人、frieze艺术杂志特邀编辑、《展览主义者》编委会成员之一、曾担任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评委。   2012年,卢迎华担任威尼斯双年展金狮奖评委,是第九届光州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以及第七届深圳雕塑双年展的联合策展人。2013...
杨佴旻为中国画打开一条通向缤纷的色彩之路
相关描述: 杨佴旻《安德鲁博士》 46X34cm 1997年作 纸本设色   一切皆源于色彩的魔力,色彩的变化本无有穷尽,更何况那如风中天际白云般自由无碍的心——你应该好好观读一下佴旻笔下的蓝天白云,那简单之纯美美到无物之境!   琢磨   艺术创作的达成自然需要直觉和灵感的驱动,但未经深思...
关于文化艺术的“无用之用”
相关描述:  启功先生曾谈到,文化艺术之于社会,好比眉毛之于脸面。脸面上有眉、眼、鼻、耳、口,称为五官,但眼、鼻、耳、口各有其用,出了毛病,有专门的五官科医院给予治疗。但眉毛实在毫无用处,五官科医院虽以“五官”为名,但却只有四科而绝无治疗眉毛的。虽然,如果一张脸上没有眉毛,又成何体统?   文化艺...
LEAP专题“情感汹涌”|当真诚成为形式
相关描述:  当真诚成为形式   When Sincerity Becomes Form 雅克·帕拉索,《香草》,2011年,收藏级微喷打印加框,60×90厘米   在Vimeo上看完《香草》(2011)后我爱上了雅克·帕拉索(Jaakko Pallasvuo)这个点子。四十秒画面摇晃的短...
艺术观点 | 徐建融:文化艺术的“无用之用”
相关描述:  启功先生曾谈到,文化艺术之于社会,好比眉毛之于脸面。脸面上有眉、眼、鼻、耳、口,称为五官,但眼、鼻、耳、口各有其用,出了毛病,有专门的五官科医院给予治疗。但眉毛实在毫无用处,五官科医院虽以“五官”为名,但却只有四科而绝无治疗眉毛的。虽然,如果一张脸上没有眉毛,又成何体统?   文化艺...
回忆导师沈涛
相关描述:  我在1984年考入南艺,1987年毕业之后,就一直生活在学校,在做着与我的导师沈涛相似的工作:教书、画画、带研究生。每天在学校来来去去,看着一群群青年学子,我恍惚中总觉得自己也是其中一份子,有一种认同感——当年,我们确实如此。然而时间已过去几十年,表面上的相似使人恍惚,骨子里的差异却使...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不为人知的秘密
相关描述:  黄公望(1269-1354),道士。字子久,号大痴道人,又号一峰道人。江苏常熟人,元代著名画家,被尊为“元四家”之首。他50岁开始学习绘画。他在六十岁左右时加入全真教,成为一名道士。六十六岁在苏州的文德桥开“三教堂”,宣传全真教教义。黄公望把绘画与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他的山水画里体...
《朝霞》:用文字制造容纳时空的当代艺术装置
相关描述: 吴亮,著名文学评论家,一九八○年开始写作并发表文学评论,一九八五年调至上海作家协会从事专业文学写作至今,现任《上海文化》主编,出版有各类专著与文集数十种。出版有首部长篇小说《朝霞》。   少有人既是文学场上的“运动员”、又是“裁判”的。刚刚出版个人首部长篇小说《朝霞》的吴亮先生是...
历史画论传记三类书要多读
相关描述: 陈履生 江苏扬中人。擅长中国画、美术史论。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中国汉画学会会长。   读书对艺术家至关重要,国博研究员陈履生建议:   日前,收藏周刊记者走访了国内多所美术院校,在校学生看书情况少之又少。而在此前,收藏周刊策划的“谁还在读书”的专题曾引起过...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