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26秒
所有结果192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今天我们如何欣赏山水画 ———谈山水画的笔墨、程式、自然
相关描述:  在上海70后中国画家中,上海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邵仄炯无疑是具有代表性的一位优秀艺术家。他出色地传承了中国古典山水画的优秀传统,将他个人的感悟和时代的气息融入创作之中。他不仅精于创作,而且学养深厚。最近,他在中华艺术宫做了《今天我们如何欣赏山水画》的精彩演讲,结合自己的创作和研究,对中国...
郭西元:学中国画到底要不要学素描?
相关描述:  成也素描败也素描   ----致华研斋   9月11号《中国书画报》发表了我的“中国美术观首先是中国的”一文,9月29号该报发表了署名“华砚斋”“这个基础课不能丢”的反驳我的文章。文章说我从“抵制文化艺术的中西融合出发,......反对中国画家画素描......甚至呼吁.........
【雅昌快讯】跨度25年作品集中亮相 宋冬个展即将登陆首尔佩斯
相关描述:  12月6日,宋冬最新个展“无用之用”即将在佩斯首尔开幕,不仅展出其过去25年中具有代表性的数件作品,同时还将首次公开展出宋冬2017年新作。   作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中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宋冬开放性的创作过程及贯穿其中的东方式哲思使其作品呈现出了举重若轻的独特个人风格,并为其赢得...
“标准化育人”已落后 艺术教育改革在路上
相关描述: 第六届世界华人美育大会现场 谷炽辉/摄   艺术教育在多元并进的现代社会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在接受西方世界知识体系的同时,我们如何从东方文化美学的特质发展适合华人的美术教育体系?面对跨科的综合思维时代,站在交融点上,美术教育应往何处去?其永续价值何在?   11月19至21日,“第六...
【雅昌专稿】周洋明:艺术说起来很无用 其实是无用之用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11月17日至12月29日,艺术家周洋明个展“重新开始”在香港藝術門画廊隆重呈现。此次展览展出艺术家2001年至2017年的作品。 周洋明个展“重新开始”展览现场   周洋明的作品立足于线条和空间,十余年来持续在画布上一笔一笔重复地排列短线,短线间的细微差别显现...
北京故宫PK台北故宫:哪家的藏品更妙
相关描述:   中国有两个故宫博物院,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台北。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为躲避日本侵略的战火,北京故宫博物院中的一部分珍贵文物迁出,几经辗转,1948年迁往台湾。于是就有了台北故宫博物院,其文物珍品中,有90%来源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故宫老照片   两大故宫博物院,谁的国宝多?这个...
朴质的情愫 冷湿的孤独
相关描述:  这个70年代出生的年轻画家,笔墨直指童年,县城或者小乡村里的童年时光,在朴素的带有描述性的绘画中,我们一下子被带到了旧时光里。人说怀旧的心情属于老年,实并不正确,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或多或少地要往前回溯,而那些美好的生活常常就在那一刻成为你内心中的真实,成为艺术家真实世界的一部分。在窦良羽...
宋扬:自述短文
相关描述:  工笔画是颜彩跟清水交错于纸上的景色,是线条与色域组构成的幻象。笔尖落下,洇出第一个墨点,手腕划动,拉出第一条弧线,宣纸上的视觉幻象就此展开。   一说玫瑰椅是文人书房里的坐席,又说是深院中闺秀的专座,老家具被时间浸洗,面目清澹沉静。玫瑰椅既有孤冷清高的模样,又略显秀媚之态,这和荷花的...
传统文化 怎样让年轻人“玩”起来
相关描述: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有些在今天依然活得很好,而有些却面临濒危。   我们以几个传统文化的项目为案例,试图探讨在现代社会中,有没有一种两全其美的方式:保持传统的精髓,又能击中年轻人的心扉。   其中,是否有一些规律可循?还有一些经验可借鉴?   少年只能眼巴巴望着   ...
王华祥:王的词典
相关描述:  王华祥,中国当代艺术屈指可数的敢言者。但也许正因为他说了很多,所以对他的误解更多。为什么一个人说真话,说实话是这样的困难呢?这已经是一个近乎永恒的命题了。   沟通的困境,正显示了人的局限。但王华祥偏偏不是一个奉持中庸之道的人,认准的道理,看准的事情,即使再多的人反对,他也偏要说,偏...
宋冬——物尽其用
相关描述:  “物尽其用”这个展览在两个层面上探讨日常生活进入当代艺术的途径。第一个层面关系到艺术材料的性质和艺术家的身份;第二个层面关系到作品的意义和展览的功能。“物尽其用”一语概括了普通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哲学和态度,进而被用作这个展览的核心观念。   曾几何时,由于物质的乏匮,由于对世事变幻的忧...
抄袭or学习?绘画中居然有“双胞胎”
相关描述:  双胞胎在日常生活中是极为常见的,他们往往有着相似的容貌,让人一时之间难以辨别。然而,在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中,同样也有“双胞胎”。它们虽不一定是出自同一画家之手,却在构图、线条,甚至笔法上几乎一模一样。这样的“双胞胎”非但真实存在,而且数量不少。   问诊“双胞胎”   在生物学中,...
2017年第三届iSTART教育论坛:艺术教育融入城市
相关描述:   2017年11月4日至5日,“第三届 iSTART教育论坛:艺术教育融入城市” 在麓湖•A4美术馆拉开帷幕。本次论坛邀请到20余位来自法国、日本、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的优秀美术馆馆长、艺术机构负责人、教育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实践者,将分别探讨 “艺术疗愈与社会介入” , “博物馆、...
洛阳考古人在蒙古国匈奴墓地里发现汉代铜镜
相关描述:  说起匈奴,许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北方草原上粗犷的游牧民族,总去骚扰汉朝边境。您知道吗?其实匈奴在历史上有着重要作用,沟通了东西方文明。近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4名工作人员从蒙古国归来,他们刚刚结束了今年的匈奴墓地发掘工作,这是河南省考古队伍首次境外发掘。   背景:中蒙双方合作发掘 ...
如何辩证理解“中式”写生
相关描述:  写生是美术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美术界对写生的重视度和参与度都很高,这对推动艺术家的创作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近年来随着写生慢慢变成一种固定不变的程式,其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发突显,对写生的理解简单化、概念化、表面化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应该引起警惕。本期我们邀请来...
当代写意花鸟缘何处境堪忧?
相关描述:  写意花鸟大概是最不容易被“当代化”的中国传统画科了。花鸟科本就小众,又是极见笔墨功夫和文人趣味的写意,论装饰性不如工笔,论主题的外延又不如人物和山水。这让今天的花鸟写意画家们似乎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一方面,要达到一定的花鸟写意的水准,非经年累月的笔墨修养和文化积淀不可,另一方面,这类作...
宋扬:娱情长物绘与君
相关描述:  认识宋扬已是许多年前的事,犹记得她的工作室总是窗明几净,工作台上井井有条,干净的沙发也总是给她布置得饶有意趣,有时甚至不好意思坐上去,觉得是在破坏一种美感——这当然是玩笑话。那时因为工作单位离宋扬的工作室近的缘故,下了班时常就溜达过去聊天喝茶吃饭。宋扬是那种看上去亲切柔软其实内心严谨仔...
台北故宫明四大家唐寅书画欣赏
相关描述:     此卷绘松树、丹枫黄叶,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错落于溪岸石间。人物或促膝对酌,曳杖闲步,或凭栏观钓,或吹笛濯足。皴山以披麻融入带水斧劈长皴,山石以石青加墨渍染,受阳面露白,表现凹凸明暗,富有立体感。绘叶采夹叶法,加染花青、朱砂、藤黄,设色明艳。整卷笔精墨妙,意境更好。   ...
嘉德典亚艺术周 千年海黄的回眸
相关描述:    2017年的嘉德典雅艺术周开展在即,据悉参展有36家各行业全球顶级的艺术机构参加这次嘉德典亚。其中最值得观看的是《柴艺坊》一棵有着千年高龄的海南黄花梨木料,听说有这么大的木料非常难得,能做成房梁的又是少之又少,所以必须来开开眼。一千年真的好长好长,什么狐妖、蛇妖长个一千年不都成精...
虚 掷——俞洁个展
相关描述:   手被视为人的第二副面孔。在绘画史上,形形色色的手用其姿势和表情组成了一幕幕复杂的戏剧。现在,这只触及万物的手下意识地伸出,带着明净、柔和、静谧又淡漠的气息,开始了画布上的旅行。一只涂着蔻丹的女性的手,精确地呈现手的结构和形态,又拒绝叙事的元素和情感的对应,一如俞洁画中的标志性图...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