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15秒
所有结果97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论“法、守、功、化”
相关描述:  我国绘画,由来已久,仅就唐宋而言,代有名流,画家辈出。其中有继承先法者,有自开门径者,承先启后,各有千秋,光耀古今中外,为世人师法而称颂之。我个人从事山水画,对习画历程总结称为“法、守、攻、化”四字,以供启蒙之用。一管之见,未敢言所知之深也,兹分述于次。   一、 法字解   凡习...
王运辉跻身 “全国十大收藏家”
相关描述:  宁远县民间收藏家王运辉在北京参加完中国周—中国收藏家藏品捐赠暨2014中国收藏年会,今天回到宁远。在这次年会上,王运辉获得了第五届“中国十大收藏家”荣誉,他参展捐赠的藏品被列为“中国瓷器十大国宝”。   王运辉致力于古玩艺术品收藏40余年,拥有陶瓷器、字画、铜佛像、玉器、紫砂壶、杂件...
“媒体第一拍”巡展福州:100余件重点标的提前亮相
相关描述:  原标题:厦门日报“媒体第一拍”福州巡展   100余件重点标的提前亮相林则徐、弘一、郑孝胥、王仁堪等作品均在列   ■本报记者   本报讯由厦门日报与福建省定佳拍卖有限公司承办的“媒体第一拍”将于2015年1月1日至2日福州三坊七巷南后街展览馆巡展。据悉,“媒体第一拍”定于2...
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的比较(下)
相关描述:   清 何绍基 惟君立轴   115.5cm×52.3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三、学书历程的比较   关 于何绍基的学书过程,历来说法不一,加上何绍基对自己的学书过程的零散记述,使其更为扑朔迷离。但综合各家观点,我们大致可以得到这样一条脉络:何绍基早 年受到其父何凌汉的影响,...
何绍基与陈介祺书学的比较(上)
相关描述:   清 何绍基 节录韩愈《进学解语》   66cm×124cm 湖南省博物馆藏   何绍基与陈介祺作为有清一代非常出色的书法家和金石学家,对后世影响巨大。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湖南道州人,道光丙申(1836)进士,为晚清著名书法家、诗人,尤以书法名世。陈介祺(181...
【拍卖观察】广东崇正2014中国书法板块:持续深耕 已见成效
相关描述:  (雅昌艺术网讯 常芳)12月25日上午9点半,广东崇正2014年秋拍中国书法板块拍卖在东方宾馆正式举槌,为藏家奉上精细的“书法大餐”,吸引了广东甚至全国的藏家过来抢拍。本场秋拍书法板块细分为 “永受嘉福·近代诸家为严母吴太夫人贺寿书画”、“华采·近代名人法书”、“庙堂气象·书法联屏”、...
奇宕潇洒出新致
相关描述:  十九世纪的晚清书坛上,阮元的《北碑南帖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及康有为《广艺舟双楫》都力推碑学,所谓“尊碑卑唐”,使碑学盛极一时。今天,碑帖之争早已不在,唐楷的庄严大度、魏碑的天真朴质,形成楷法中的“二美”,都是我们学习、汲取的对象。书法家李啸尝试将“二美”兼收并蓄,创造了一种新的属...
从郑板桥案牍、赵之谦堂谕看碑学书法之发展流变
相关描述:  有清一代,自乾嘉以来,碑学大兴。碑学之兴,是在金石考据之学渐成显学的学术基础  上发展起来的,从康乾之时赵、董的风行到“迄于咸、同,碑学大播,三尺之童,十室之社,  莫不口北碑,写魏体。”(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这是一个渐变的动态过程。而郑板桥和赵之谦,作为不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对...
赵冷月:书法艺术
相关描述:  赵冷月(1915—2002),本名亮,晚年自号晦翁,有时候亦自署“鸳湖赵冷月”,表明其为浙江嘉兴人。晚清孝廉赵介甫乃赵冷月先生的祖父,在苏浙一带颇多文名,书法亦精,所以赵冷月先生幼承庭训,很早即握管习字,进私塾后,在父亲赵廷桢的督责下,亦临池不断。书风受到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从唐楷入手。...
郑板桥《兰竹石图》亮相南京经典2014秋拍
相关描述:  郑板桥(1693——1765),江苏兴化人。在清代“扬州八怪”中是一位最杰出的代表,勇于革新创造的书画家,“道着民间痛痒”的文学家,“得志加泽于民”的“清官”。正因为他人品高尚,社会上对其书画墨宝视如拱璧,争购庋藏。据初步统计,海内外公私藏家收藏的有100余家600余幅书画作品,其中赝...
北京盛世元典2014秋季大型书画拍卖会
相关描述:  北京盛世元典国际拍卖有限公司2014秋季大型书画拍卖会将于2014年12月26、27、28在北京亮马河饭店盛大举行,本场拍卖汇集董其昌、傅抱石、黄宾虹、吴昌硕、李可染、陆俨少、李苦禅、何海霞、唐云、范曾、史国良等近现代、当代大师名家的精品佳作九百余件,预展时间:2014年12月26、2...
浑厚含蓄 平淡自然
相关描述:     读国安的书法,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传统的敬畏和对求变的渴望。特别是他的行书,这几年在渐变,轨迹愈来愈清淅,可看出他在努力寻找与古人的契合点,意在若即若离。如果说他以前的作品多以二王、米芾为基调,追求遒健、劲拔为特征的动态之美,则近期的作品似乎更多渗入了颜真卿、何绍基的用笔法,以浑...
田绍登山水画新作展座谈会(节选)
相关描述:  姜寿田:中国的山水画对一个画家的心性和修养,就是说对德艺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首先它是一门艺术,是审美的东西。而在中国传统艺术中,山水画可能对画家在修养包括心性,德性,学问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山水画在中国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文人的一种避世心理,是一种隐逸行为造成的。在西方可能没有...
亦书亦画 妙在兼融——田绍登印象
相关描述:  古人于书画二道曾有这样的论述:“书透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参于书,而书无不神,古来书画兼擅者,有若米襄阳,有若倪云林,有若赵松雪,有若沈石田,有若文衡山,有若董思白。”   的确,只有书画兼擅的画家最终才能步入中国画艺术的最高殿堂。   田绍登正是这样一位书画兼擅的艺术家。他很早便...
田绍登书画论
相关描述:  田绍登是20世纪90年代风格主义时期崛起于书坛的代表性人物。他的卓荦之处在于他既顺应了其时左右时代审美思潮的书法民间化取向,强化个性表现与视觉造型意识,同时,又立足经典文本,在书法文脉上固守了书法文人化传统。这是田绍登能够预流时风,而又超越时风的根基所在。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
贵在自由书写——序“田绍登书画作品集”
相关描述:  假如有人问,一位立志献身于中国画创作的人,事先要做哪些准备?我的回答是,除了在思想观念上对笔墨为主要表现手段的中国画有所认识之外,必须要有一定的书法修养,包括对书法创造原理的了解和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因为中国画的造型语言,是以线为基础的,没有运用线的能力,很难入中国画之门。此外,还要明白...
厦门随安古美术馆:黄道周书法将于6、7两日展出
相关描述:  12月6日至7日,北京世纪盛唐2014秋拍厦门巡展将在厦门湖滨中路筼筜书院旁随安古美术馆举行,厦门市民将可观赏到黄道周等众多书画名家的精品大作。   明代黄道周出生于漳州东山县铜陵镇,官至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此次展出的黄道周行草书轴是一首...
中国书法的审美心理根源
相关描述:  中国书法,为什么会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审美对象,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这是书法理论界所关注的问题,也是书法美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书法的历史根源、审美特征、审美创造和审美鉴赏等。这里我们仅对书法的审美心理根源发表一点浅见,以期引起进一步的讨论。   ...
【艺镜时空】童中焘—梅墨生访谈(下)
相关描述:   梅墨生(1960年—),河北唐山人,河北轻校美术专业毕业。1996年至200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任教。2001年起在中国画研究院从事专业创作、研究。中国国家画院一级美术师,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荣宝斋画院特聘专家。   编著出版:《梅墨生书法集》、《梅墨生...
谈中国绘画
相关描述:  1、中国书画的博大精深,道家的自然空灵,儒家的中庸和谐,释家的亲善修为等,都在其中。中国书画更多是体现文人的人格修养,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实际上就是在修人,修身养性。中国书画是一种重内在感受,是一种闲情逸致的“玩”的艺术;既是一种养心、养性、养气,是内在“修养”的艺术...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