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松
——文/不摔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法国人。
世界著名的人文摄影家,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创立者与实践者。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
"决定性瞬间"(the decisive moment)是法国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1952年在他的摄影集<决定性瞬间>中提出的摄影美学观念,特指通过抓拍手段,在极短暂的几分之一秒的瞬间中,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物加以概括,并用强有力的视觉构图表达出来.这种抓拍的摄影思想同时也被与布列松同时代的德国摄影家爱瑞克·萨洛蒙博士、英国摄影家比尔·布兰特、匈牙利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等摄影名家所推崇,并成为新闻摄影最有效的手段.
"经过加工或导演的照片我没有兴趣……相机是素描本,直觉与自发性反应的工具,是我对疑问与决定同时发生的瞬间驾奴。为了赋予影像意义,摄影者必须感觉得到自己有涉入取景器中获取事物……摄影者需凭借极为精简的方法才能达到表现上的单纯……必须永远秉持对被摄者与对自己的最大尊重!"
“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
布列松提出了摄影史上最著名的“决定性瞬间”观点。他认为,世界凡事都有其决定性瞬间,他决定以决定性瞬间的摄影风格捕捉平凡人生的瞬间,用极短的时间抓住事物的表象和内涵,并使其成为永恒。《玛丽莲·梦露》就是如此,布列松在梦露不经意间抓拍了这张照片,从这一凝固的瞬间里,人们看到了梦露的天生丽质和娴雅风度。
布列松认为,摄影作品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每个摄影师都应深具尊严感,都应意识到:无论一幅摄影作品画面多么辉煌、技术多么到位,如果它远离了爱,远离了对人类的理解,远离了对人类命运的认知,那么它一定不是一件成功的作品。布列松的立意是高远的,但他选取的素材通常都是微小的。“在摄影中,最小的事物可以成为伟大的主题。”因而,他的相机对准的都是我们现实中可见的、熟悉的人和物,是他让我们发现,在这习以为常中有美和感动。《男孩》(1958)就体现了这种风格。它的题材并不重大,却是布列松的一幅脍炙人口的名作。一个男孩的两只手里,各抱一个大酒瓶,踌躇满志地走回家,好像完成了一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照片中的人物,情绪十分自然真实,显示出布列松熟练的抓拍功夫。
在布列松之前,摄影更多的是作为一门技术在发展,而布列松使摄影艺术成为自觉。任何大师都是可以被超越的,但有些人却是永远无法被忽略,布列松便是其一,甚至有些流派是通过批判他而形成的。但赞同他也好,不赞同他也罢,有一点无可否认:布列松以自己的职业尊严感借给了世人一双慧眼,让人们在自己身边发现了从前不曾发现的美,而真正的美与尊严,无需阐释。
被誉为"现代新闻摄影之父"的法国著名摄影家布列松于法国当地时间8月2日逝世于法国西南部的家中,享年95岁。 据他的亲友透露,布列松连续许多天都没有进食,最终导致身体越来越虚弱,最后于8月2日不幸离开人世。于4日在法国普罗旺斯下葬,并举办了简朴的葬礼。
法国总统希拉克在获悉布列松逝世的消息后悲痛地说:"法国失去了一位天才摄影家、一位真正的大师、他是20世纪最具天赋并深受世人尊敬的艺术家之一?quot;
布列松,这位羞怯、热情的法国人,毕生用他小巧的、35毫米的莱卡照相机走遍全世界,见证了20世纪所有的重大事件,从西班牙内战到德国占领法国、印度的分裂、中国文化革命、1968年法国学生的起义,他的"瞬间美学"理论堪称影响了全球的媒体和影像。他创建的Magnum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和时间最长的摄影机构。
他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摄影家之一,及现代新闻摄影的创立人,他个性鲜明的摄影作品曾登上过全世界最著名的杂志和报纸,他让拍摄新闻照片成为了一种艺术。
为了更近距离的接近人群,布列松经常将照相机隐蔽起来。他的拍摄理念富创造性,非常善于用镜头捕捉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画面。他曾这样描述自己对摄影的迷恋:“我整日在街头寻找,随时准备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将活生生的生活完全记录下来。"他用黑胶带遮住照相机的闪光部分,以便更好地融入到人群中。他坚持摄影师必须仅仅使用现有的光,不要在暗房里剪辑,而更应该在"照相机"里现场剪辑。
布列松的照片所截取的瞬间,不仅是当下发生在他眼前的一瞬,更是事件此前此后整个过程中的一个波峰。他的作品集《决定性瞬间》成为无数摄影爱好者的教科书,"决定性瞬间"摄影理念也为广大同行接受和效仿。
布列松30年代的作品可以说是新闻摄影的经典之作,他拓展了摄影作为一种媒介的多种可能性。在他50多年的摄影生涯中,他用照相机拍下了不同民族的喜怒哀乐和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以及上个世纪中一些最具象征意义的时刻和人物:从西班牙内战到二次大战中的解放巴黎,再到后来的柏林墙倒塌。他曾亲历1948年甘地被暗杀事件和甘地的葬礼;也曾记录过西班牙内战、巴黎解放;1949年,他还来到中国,亲自记录了毛泽东的军队和平解放北平(现在的北京)这一历史性事件;1954年,他作为首位西方摄影师在斯大林去世后一年获准进入苏联。
他于1947年同别人合伙建立了世界最具影响力、受到广泛尊敬的马格南图片社,马格南图片社分别在美国纽约和法国巴黎建立了总部,该图片社的图片大量刊载在美国主要的图片杂志《生活》以及《时代》、《新闻周刊》、《纽约时报》等。"马格南摄影师"这个称号是摄影师们仰望的最高爵位,是"天下第一的摄影团体",是个"神圣的群体"。
布列松也尝试"试验电影",于1937年制成第一部纪录片,记录西班牙内战时期外国医药援助实况。他的电影作品还有《野餐》、《比赛规则》和《电影》等。
布列松新闻摄影的三个"瞬间"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是指被摄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在这一时刻恰到好处地构成一幅和谐的画面。《决定性瞬间》是第一本摄影著作(1952年),后来成为布氏摄影方法的同义词。书中,他定义摄影为"在几分之一秒内将一个事件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记录下来,并将它们带到生活中去……"
相伴"莱卡"
布列松使用的照相器材是最少的,这与他现实主义的风格有关,他不希望拍摄引人注意。其照片不依赖于专门的设备和技术。他通常使用35mm平视取景小型相机,使用50mmf2的镜头拍摄,拍摄方法仍然是以自然和真实为宗旨。
他从不使用闪光灯等附加光源。当光线不足时,他宁可使用高速胶片。他总是力图最大限度减少主观性,把客观存在的瞬间展现给人们。
结缘"马格南"
1947年,布列松与著名战地摄影师卡帕等人成立了马格南图片社,该图片社在二次大战之后真正引人注目。战争时期,卡帕在前线与死亡斗争,创作出许多震惊世界的名作。二次大战开始,布列松从军后成为德军的俘虏。三年中,他两次试图逃走,第三次终于成功。他返回巴黎,参加了抵抗组织。这一时期,他拍下了许多文化界、艺术界人士的肖像。毕加索、马蒂斯、布拉克、鲁欧、撒尔托尔等人的肖像都收集在他的《决定性瞬间》中。
《决定性瞬间》
《决定性瞬间》是布列松的摄影理论,同时也是他在1952年出版的第一本摄影著作。收录了他本人选择的600张图片,其中包括了他在绘画、电影摄影、个人生活方面的图片,其中最早的照片可以追溯到1902年。有许多少见或从没有出版过的作品。还有许多抓拍的作家、艺术家、科学家的个人肖像,包括那张1938年的家庭野餐的照片,1932年在巴黎拍摄的跳过水坑的男子照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