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齐白石 艺术
所有结果1条信息

艺术百科

>>艺术文献>>个案研究

2011年段英梅艺术创作回顾

——文/yuhan

 2011年段英梅艺术创作回顾

 

    和往常一样,在2011年里,段英梅主要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艺术创作和研究思考上。在这期间她走访了不同的国家,去展示她的行为艺术作品和了解不同国家的人与文化。她在一些大学和艺术中心做讲座,并多次进行儿童及成人艺术工作坊。 


    2010年7月至2011年4月,在英国的一家儿童安养院(Bluebell Wood Children Hospice)里,段英梅实现了有关“童话治疗”的艺术合作项目。在这期间,英梅还在这家儿童安养院做了7周的艺术家居留。在这件作品中,她的兴趣在于,把发展行为艺术和慈善领域联系在一起。她不仅实现了作为一个艺术家和志愿者的计划,同时也捐献给这家儿童安养院24件油画作品。所有的油画作品,都是通过接触了解这些特殊家庭后“合作”创作的。至今为止,英梅已实现了50个以上的行为艺术合作项目。她喜欢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和不同领域生活的人合作。

 

   

   

    自2009年以来,她一直在不断地发展“飞行的箱子”这件行为艺术作品。同样的,在葡萄牙段英梅今年也展现了他的这件行为艺术作品。在这件作品里,她把观众带入想象中的艺术梦幻世界里。段英梅已经和国际知名的行为艺术策展人乔纳斯(Jonas Stampe)合作过很多次。2011年,她再次被邀请参加乔纳斯在巴黎的瑞典文化中心和威尼斯的行为艺术活动,分别展示了她个人及与不同艺术家(比如MI ANDER)合作的“瞬间” 行为艺术作品系列。


    应波兰卢布林艺术中心(Galeria Labirynt)的邀请,段英梅和法国艺术家Andree Weschler进行东西方艺术家间的对话交流。在为期三周的艺术居留期间,英梅创作了“门后”等不同的艺术作品。从2006年开始,英梅就主要以行为艺术的方式研究“病态美学”这一学科, “门后”只是其中的一个主题。到目前为止,她每年都创作新的个人及合作行为艺术作品,去参加荷兰奈梅亨应用科学大学里举行的“病态美学”研讨会。

 

    在4月英梅应邀参加在印尼的国际艺术工作坊(Padepokan Lemah Putih)。这次她和印尼艺术家ADI KUSUMA F. A. 合作,利用18个装着水的盆,完成了以“生命游戏”为主题的声音行为艺术作品。

 

 

    在2008年与瑞典的马尔默行为艺术工作室成功的合作(Lilith Performance Studio) “垃圾城”行为艺术作品后, 2011年再次应邀在该中心展示了段英梅的声音行为装置艺术作品“快乐英梅”。在这个艺术家营造的小小的童话世界里,每位现场的观众都逐次从英梅那里得到了不同的小愿望。在现场结束后,在现场结束后,很多观众根据所得到的愿望在世界各地继续互动。快乐英梅”的灵感来自于王尔德的童话 “快乐王子”。故事讲的是关于快乐王子和小燕子的友谊。他们舍己为人,互相帮助,一起给别人带去快乐。



 

    2011年,英梅在她所生活的城市---德国布伦瑞克,与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家们进行了艺术创作。6月,英梅参加了大型的BS.VISITE艺术展,除了展示和艺术家Verena Kyselka合作的影像作品外,她还与英国艺术家David Hancock进行了他们第三次的现场行为艺术作品合作项目。通过木偶,艺术家构建了“从前”这一行为艺术表演,讲述的是一对很感人的老夫妻童话般的生活。7月,加拿大艺术家Johannes Zits邀请段英梅进行了“附体自然”这一行为艺术合作项目,时间长达三个星期,该作品是艺术家利用自己的身体与大自然之间进行交流和探索。 “附体自然”是由艺术家Johannes Zits发起的,到目前为止,他以不同的方式和其他艺术家也进行过合作。

   10月,段英梅参加了在布伦瑞克市举办的两年一度的艺术家工作室(Kunst..hierundjetzt)开放展,她和德国艺术家Jürgen Bernhard Kuck合创了以“童话会见神话”为主题的行为装置艺术作品。11月, 在本地的一家画廊(Galerie auf Zeit)里,段英梅和来自曼切斯特的艺术家鲁迪进行了以“‘身体声音”为主题的艺术创作。他们利用不同的声音在艺术空间里建立了一个国际市场。在开幕式表演上,在场的观众得到了不同的虚拟身份,在艺术家所建立的虚拟国际艺术舞台上展现自己。

 

    两年多来,她一直通过阅读不同国家的童话故事来进行研究。“游牧定居,定居的游牧民族”是由柏林的两个艺术中心(Savvy Contemporary和Kunstraum Bethanien)共同协办的。段英梅以不同的经典童话为基础,用时7天,完成了系列的行为艺术作品。

 

    在11月,英梅和来自美国的艺术家Michael Jizhong Zheng,在柏林的艺术中心(WiE Kultur)一起举办展览。这次,英梅不但展示了她2002年的短片“自言自语”,同时观众还可以看到她以前一些作品的现场行为图片记录。

    “传记/48小时”是近期段英梅与来自印度的艺术家Nikhil Chopra在柏林合作完成的行为艺术作品。在这件作品里,两位艺术家从各自的生活、艺术、家庭等方面为出发点,不断地延伸,有时也和现场的观众进行了互动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