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齐白石 艺术
所有结果1条信息

艺术百科

>>艺术文献>>艺术批评

刍议“卖钱才是硬道理”

——文/姚珏

 

《扬子晚报》中有一则趣闻:扬州一市民将普通水仙花侍弄成“盆景”出售,身价骤增。过年前,别人普通的水仙卖10元,他的“盆景水仙”竟卖到150元,还定量供应。这水仙抢手的原因是,他用一把两头锋利的小刀对传统水仙花进行了“大修”:叶子不再挺拔伸展,而是盘曲得婀娜多姿,黄色的小花摆开各种造型竞相开放,被冠以“鹤舞九天”、“葫芦献瑞”、“玉牛呈祥”名称的高价水仙在浓浓的吉祥年味中被一抢而空。联想到晚清文人龚自珍有一篇著名的散文《病梅馆记》,文中痛责养梅者砍去梅树的正枝和直枝,删去小枝,阻遏了梅树的生机而追求欹斜、曲折、疏简之美的做法。但不管龚自珍怎么说,人们毕竟还是喜欢那种虬枝迂曲、疏影横斜的盆景。试想一下,有几人会为盆中栽种的一棵直愣愣毫无意趣的树苗而掏大钱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常识上讲,传统意义上的“美”总是同健康、自然、完美、和谐这些性质联系在一起的,而经过剪切捆扎后梅树和水仙当然不再具备这些品质了,但人们所观赏的盆景恰恰以别致怪异取胜,显然这里蕴含着一种不同于传统“美”的独特趣味倾向。趣味体现出人的心灵深处埋藏着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意味着什么呢?市场的价格几乎可以用来衡量此种趣味盆景艺术是否是人们需要的,制作盆景的艺术家诸如那位侍弄水仙的市民就已经在为2010年的大量订货而忙碌了。这并非盆景独有的特殊现象,《中国油画市场》中曾出现一大大的广告语:“卖钱才是硬道理”。当刘小东、张晓刚的画被拍卖出令国人咋舌的天价后,有人开始不断订购他们的能卖大钱的系列画,并对古典的传统意义上的“美”的油画发出质疑。各种媒体上,跟中国当代艺术相关的话题,出现最为频繁的词汇就是然而油画市场是否而成为评定艺术优劣的尺度?

油画艺术运用它特殊的笔墨语言来表现多种多样的社会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演化成商品,而商品的主要特点就是要满足人类精神上与物质上的不同需求。而美术作品在商品社会已经具备了商品的功能,所以美术商品在市场中的地位也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当前的金融风暴大震荡下“当代油画艺术”尤其成为关注的领域。对近几年中国艺术品拍卖行情关注的人不难发现,当艺术品自从成为和房产、股票一样的资产后,其所谓的“审美价值”变成一种纯粹的投资流通工具,低价收进,高价售出,过季就清仓大甩卖。走访各大艺术院校的师生,关注的焦点是“什么样的作品最卖钱?” 、“谁卖得最好?”。因此,当名列前茅的当代艺术作品价格出现集体跳水的时候,我们几乎可以在所有的相关公开媒体透过市场辐射来探讨艺术生产本身的价值判断问题。艺术品的价值标准与拍卖会上一锤定音的“卖得最好”的价码是如何的关系?

从传统角度讲,艺术似乎总是意味着美与崇高,而与“市场”无缘。马克思将艺术生产视为一种相对于物质生产的精神生产,其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而非商品属性,艺术生产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表达艺术家对于世界的审美认识和思想感情,并对他人的意识形态产生影响。作为人类,我们受到情感的支配拥有艺术,不单单是情感,而是强烈的情感,像惊讶和敬畏。我们说自己看到一件艺术品“被震撼了”、“被打晕了”、“大为惊讶”或“受到震颤”,产生了柏克所说的“心灵所能够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感”,这种情形远远超出我们感到愉悦并用完美来评价的状态。美一直几乎是艺术的默认条件,作为默认条件,它不可避免地限制了艺术内容应该是什么。艺术的美使观众无可奈何地接受一个与这个世界适合的、被看作是美的世界的世界。但是,情感范围还是很广泛的,有时美与这些情感相协调,有时则不。绘画受到欣赏,并不是因为它们美,而是因为它们的美与它们的所指以及它们的情绪有着内在的联系。[1]艺术并不是审美地向我们呈示,某物可以是艺术,尽管它并不美。在某种程度上,艺术中的真可能比美更重要,它之所以更重要,是因为意义重要,艺术家都有意通过作为视觉思想的例证的艺术品来揭示意义。今天的艺术批评更关注于这些意义是否同时具有真实性,而不是关注传统的视觉愉悦的观照。艺术家已经成为哲学家过去做的角色,指引着我们思考他们的作品所表达的东西,艺术也有关我们是谁、我们如何生活。

2008年英国艺术杂志《Art Review》公布全球艺术百强排行榜为当代艺术界100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和组织排座次。在这张长长的榜单里,只有两个中国人的名字:张晓刚,艾未未。北京保利08成都春拍的200件作品不乏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这样大家的作品,但论全场最,居然首推当代画家张晓刚的旧作《生生不息》,该画十分另类,一个大眼睛裸体女人站在一座荒山上,地上摆着一个羊头,天上一个长翅膀的飞人划过她头顶,抽象的画面十分超现实。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人的心灵深处往往藏着种种不同的心灵需要。大多数普通人只能通过对种种个别化的性格的观赏和体验来满足自己的心灵需要。每当人们看到一个新奇而生动的艺术表现时,都会产生一种“相识”的欣喜,这是在审美活动中拓展自己的生命感觉。[2]时尚使人们的审美视野向新、异方向拓展,脱离规范的事物具有鲜明的特征。无疑,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这幅画中的形象刚出现时是令人惊讶和震撼的,虽然它只是随后现代美术史中大批更加无法预料的形象的开端,但真正令人感兴趣的倒不是为什么毕加索要画这样的形象,而是为什么人们欢迎这些形象并大大发展起来,以致挤走了美神维纳斯?其实,真正魅力应当说是“动人”而不是“好看”。它给人的心灵以意外的刺激和冲撞,实际上就是对奇异的寻求、发现和接受,就是为了逃避“美”。美是人的理想,然而也是对普通人的压力,对于普通人来说,观看达芬奇、伦勃朗的画,是对伟大的天才、素养深厚的专家一种服从的经验,即对某种伟大的、高尚的、完美的也是不可企及的文化理想的服从,在这种自我提升中也不可避免地会使人产生出平庸自卑的自我意识。逃避美就是为了逃避这种平庸感的压迫。[3]人们的趣味从古典美的理想开始突破传统,寻求新的发展,艺术家们正是在这个文化潮流的影响下悖离了传统的美的观念而催生了充满矛盾冲突和多元性的现代文化精神。

然而当艺术中的“学术明星”为国际市场的“新贵”所置换时,艺术自身的价值体系又如何建构呢?市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市场的成长使艺术家们充份地享受工作所带来的成果,获得了经济上巨大的利益。很多艺术家迅速晋身富人阶层,住高级别墅、开豪华名车。而另一方面,物质甚至物欲的膨胀,又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大量财富的突然涌入,让不少艺术家的生活方式和人生目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过去一位艺术家的成败往往由全国美展的评审机构说了算;而现在,“市场”似乎接替了这个机构,成为一根无形的指挥棒和白金尺,左右着艺术家们的思考和创作。而更为可悲的是,一些艺术家对市场过份热衷,拼命生产,甚至建立一条生产线,在本质上复制着自己的作品, 

记者采访飚进了全球当代最著名的画家之列的张晓刚时,他说:“画卖100美元的时候,心里是实实在在的踏实,卖100万美元的时候,反而感觉很虚幻。对当下市场我也看到它的危险性、危害性,虽然我是受惠者。我能把握的,就是坚持自己的艺术探索。(出名后)找我问我要《大家庭》的一下子增加了很多,如果我只是去满足他们的要求,我可能就没有时间去让自己的艺术向前发展,这样对艺术来讲肯定是有害的。一个艺术家应该按自己的兴趣往前走,回到一个起点,看一看,自己和艺术究竟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做艺术真正热爱艺术的不是将艺术作为工具,作为生存的需要而做的。” 083月《胡润百富》杂志发布了中国第一个现代艺术榜,根据拍卖行的数据,中国在世的最能卖钱的艺术家中,吴冠中位居榜首。作为中国美术界影响深远并享有国际声誉的画家,吴冠中曾荣获法国文化部的最高文艺勋位,在香港《大公报》刊登的文章《吴冠中、陈家泠对话中国画变革》中吴冠中提出,真正的绘画要有心灵。原文摘录如下:

我体会艺术就是美的享受,美的文化,美的世界和美的意境。这种美育文化是德育也不能替代的。艺术的美好是一种境界,是能够感化人心灵的。我们美术工作者其实要搞得是这种工作,但是现在很多人在从事的已经不能算是美术工作的本质了,本质工作就是提高人的审美。比如说,有些人就是以画得像为目标,但是照相机发明以后,现实主义就不行了。因此,真正的绘画要有“心灵”,要有感受,要有感情,要表达。
  然而你要把心灵的情感用视觉形式和艺术语言表现出来,这个创造性是非常困难的,这里面的方法可以说无处可寻,唯有开创个人独特的艺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绘画精神才是第一等重要的。因此才要想尽办法不择手段把你内心深处和别人不同的东西挖掘出来,用视觉形式表现出来。

新感情要用新的表达方法。古人的笔墨方法是用来寄托他们的情感和愿望的,不是表达我们的感情和审美的。每人性格不一样,感情也不同。每个人都要发明创造。

尽管吴冠中的作品二十余年来能始终倍受艺术市场追宠,然而,当媒体问及先生画作屡次刷新拍卖纪录感受时,老人给出的答案确实令很多人倍感意外。他说:对于这个问题,我很怀疑。很多我自己不满意的作品拍出高价,很多我喜欢的却流拍了。拍卖的作品也许未来会被淘汰,因为他们没有经过历史的检验,我的作品只有在两百年后它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在中国收藏界,大连万达集团玥宝斋负责人郭庆祥倡导的学术性收藏理念,受到收藏界的广泛认同。郭庆祥说,收藏绘画作品需要很专业的知识,必须以学术性的研究作为支撑点。一个好的收藏家,千万不能仅以艺术品本身为收藏的终点,要通过收藏悟出艺术的时代精神。首先要准确把握作者是不是最好的艺术家。也就是这个艺术家有没有较高的艺术生命力。生命力来源于他所具备的一流的基本功,一流的文学修养,一流的思想境界,比较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有关心天下的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的艺术家才能创作出流芳百世的作品。詹姆斯是洛杉矶汉莫美术馆策展人,犹如猎人般一直不停地寻找猎物——那些藏在未知角落里却能感动他的艺术家和作品。詹姆斯认为新一代的中国艺术家跟他们的前辈们很不一样,即使他们使用的手法技巧很相似。年轻艺术家更关注个人的感受,而非政治性的话题,他们关心的是正在进行中关于环境的、性的、情绪的或心理的感受和变化等等。他本人更感兴趣的就是那些通过精神、心理和情绪表达的作品,而作为策展人,他关心的并不是一位艺术家将来是否会成功,来自哪个国度,他只在乎作品能否让他感动。重要的是她表达了自己真实的情绪和感受,“这种原始的情感是无法抄袭的。
    当代油画艺术带给大家丰富的视觉盛宴,富有现实情感的新的潮流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从不同方面用新的视角真实地展示多彩的客观世界和渗透人们感情和需求的主观精神世界,然而没有人能够把自己的评价尺度作为普遍承认的标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非功利性的艺术欣赏使得人们与艺术作品保持一定距离时,才能真正体味到艺术真正的独特魅力。



[1][美]阿瑟·丹托.王春辰译.美的滥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04

[2]高小康.丑的魅力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60

[3][美]阿瑟·丹托.王春辰译.美的滥用[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