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6秒
所有结果594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现场 | 烟云尽态 湘博新展带你看中国书法发展史
相关描述:2021年1月22日,湖南省博物馆三楼书画专题厅陈列上新,以“烟云尽态”为主题推出馆藏《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展。这是继“齐白石”艺术展、“齐家”明清人物画展之后,湖南省博物馆推出的又一个书画艺术类重要展览。展览现场《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始刻于乾隆十二年(1747),是清高宗弘历敕命梁诗正、...
刘灿铭 | 谈书法的势
相关描述:代书论中关于势的论述非常多,贯穿于汉代以后书法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也可以说,古代书法中包含着势,势存在于书法之中。书法是写字的方法,其本质是写字。但仅仅写字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把势加进去,就可以更好解释了。可见势在书法中的重要性。书家在技法成熟后,可能就不太关注势的问题了。关于势的概念,有很多...
【雅昌快讯】创纪录!文坛巨擘朱敦儒《暌索帖》1.5065亿成交
相关描述:(雅昌艺术网讯)12月1日,中国嘉德2020年秋拍“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专场举槌,共计推出25件精品佳作,其中尤以两宋之际重要文人朱敦儒《暌索帖》领衔。朱敦儒《暌索帖》落槌瞬间成交价:1.5065亿元朱敦儒的书法师法钟繇而自存风骨,目前所知朱敦儒传世墨迹仅有四件,其他三件均为博物...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8讲
相关描述:  气韵高古、神出鬼没--米芾《蜀素帖》、《苕溪诗》  米芾(1051-1107),初名黻,41岁后改名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居士、海岳外史、襄阳漫士,世亦称"米南宫"。祖居太原,迁湖北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镇江),人称"米襄阳"。他为人耿直,不阿谀逢迎,故仕途并不得意。宋徽宗时曾...
蔡茂友书法讲坛《大宋书法赏析》第15讲
相关描述:  八百年前的"硬笔书法"--吴说及其游丝书  吴说(生卒年不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字傅朋,号练塘。居紫溪,绍兴十四年(1144)为尚书郎。吴说工于书法,曾经有人推崇他为宋朝第一人。当然这未免有失偏颇。但是这足以说明其在中国古代至少是宋代书法史上的地位。他的字深得二王之法,又得钟繇、...
文飞橅古(三):张迁碑
相关描述:《张迁碑》碑额明初拓本杖藜学术群即兴发言(三)肖文飞看了部分作业,大家还是没有从平时的惯性中脱离,字内空间的打开很不够,所以有时候字撑不起来,不大气。对照一下,是往提示的方向强化了还是弱化了?把思维惯性扭过来!天地之间的是野性的壮美,书斋之中是文雅的优美,在这里我不是强迫大家固化一种美,大...
文飞橅古(二):二王手札
相关描述:唐太宗以帝王之尊,撰写《王羲之传赞》,贬锺繇、王献之,而赞王羲之“尽善尽美”,从而确立王羲之“书圣”的地位。王羲之书法,可拈一“中”概之,后世只能得其“偏”而无法得其“全”。中者,接古开今,上下纵横,左右逢源,无论书体演变或是风格演变,王羲之实站在中国书法的中间点,前,因王羲之而汇聚,后,...
诗书合一,文质相辅——《开元集——李一自书诗词》正式发行
相关描述:  多年来,李一先生一直秉持“诗书合一”,追求“字骨诗魂”,他发表、展出的书作多为书写的自作诗词。诗词成为他的书法的生命源泉,锤炼了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语言,而书法赋予他的诗词更真切、更有意趣的表达形式。  李一  男,1957年生于山东曲阜,美术学博士。多年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从事艺术研究、刊...
书博馆 | 知黑守白——书法,一种生活方式
相关描述:馆藏推荐兰亭书法全集:故宫卷(全三册)八大山人∕法書集(一)(二)近现代书法.弘一中国碑帖经典:汉碑集萃(全二册)颜氏家庙碑(滇生本.蝴蝶装)(全四册)知黑守白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在书法中,白即为空白,为虚;黑即为笔墨,为实。书法是在纸、笔、墨间摩擦形成的...
荣宝斋藏黄慎《群仙图》现北京荣宝2020春拍
相关描述:北京荣宝2020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将于8月20日—22日在山东烟台市芝罘区万达文华酒店举行预展,并于8月23日举槌拍卖。珍品集结,精彩即将呈现!详情咨询010-83159597​黄慎 群仙图1755 年作 设色纸本272.5×136cm 约 33.4 平尺款 识:乾隆乙亥孟秋,宁化瘿瓢子慎写...
唐朝轶新作展观后
相关描述:  朝轶书画不断长进,尤其书法。书画虽小道,但要达到一个高度却远非易事。精美过度,便落巧媚;法度过严,极易僵化。千载而下,晋人冲和,唐人庄严,宋人随意,明清手札已呈千姿百态,怎一个“熟”字了得。但大多数书家一路“熟”下来,熟生了巧,巧与俗也就隔着一层纸。于是,多数习字的人竟相以熟巧为能事,...
刘九庵: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
相关描述:书画鉴定名家张珩、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李霖灿、方闻和傅申等,在书画鉴定领域经验丰富、成就卓著。流传于世的书画佳作,从来都是藏家访求的宝玩,也是书画家借鉴的典范。于是,在众多书画作品中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明确时代和作者归属是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今天给大家分享刘九...
【书画鉴定名家说】刘九庵:谈中国古代书画鉴定
相关描述:  书画鉴定名家张珩、谢稚柳、徐邦达、启功、刘九庵、杨仁恺、傅熹年、李霖灿、方闻和傅申等,在书画鉴定领域经验丰富、成就卓著。流传于世的书画佳作,从来都是藏家访求的宝玩,也是书画家借鉴的典范。于是,在众多书画作品中去伪存真、明辨是非、明确时代和作者归属是十分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荣宝斋书画艺术...
这些看似信手而写的画上题字,都是书法妙品!
相关描述:倪瓒倪瓒(1306或1301—1374),初名珽,字元镇,号云林子、荆蛮民、幻霞子等,江苏无锡人。元代画家。倪瓒擅楷书,其参禅学道,浪迹天涯,写出了他简远萧疏、枯淡清逸的特有风格。徐渭云:“瓒书从隶入,辄在钟繇《荐季直表》中夺舍投胎,古而媚,密而疏。”倪瓒真正做到了既“隐”且“逸”,其书既...
搞懂“字法”五条,顺手、顺眼、顺心
相关描述:字体如人品亦同,整齐对称且均衡。右伸左缩风神美,外放中收趣味浓。点画呼应情切切,穿插避就暖融融。下松上紧黄金律,心正书精一脉承。字法之理可从一个字的上与下、左与右、内与外、笔画与笔画之间、整个形体五个方面来探讨。01/上紧下松,建筑透视之理体现了一种崇高之美。上紧下松,这是一个结字原则,诸...
不去烟火气,我们的字终究难以被称为“书法”!
相关描述:题目中所说的烟火气,其实指的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俗”。生活中常听人说,某个女的美得象“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这固然是形容此女美得脱俗凡尘、妙不可言。“烟火”一词,其实指代的就是现实中普通人的生活。放在书法里,有评论家说某人的书法烟火气太重,其实就是指的他把字写“俗”了,还没有进入到“翰墨妙...
书法为什么越来越看不懂了?
相关描述:随着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书法艺术变得越来越被大众所推崇,各个年龄层、各个领域内的人士纷纷开始关注和学习书法。但是,随着书法实践的推广和拓展,人们越来越发出感叹,为什么很多人写的字越来越不认识了?形态越来越怪了?为什么书法越来越看不懂了?书法是自然美人类的任何艺术形式都源自于自然,艺术是人...
蒲松龄书法墨迹,世为罕见,太美了!
相关描述:清  蒲松龄  聊斋诗存(局部)细看:蒲松龄精于书法,其书苍劲古朴,挥洒自如。青年时期学书即远追钟、王,小楷体式似钟繇横张,笔法如羲献之精熟,顺畅舒展;而能质朴厚重,气息高古。行书用之信札,信手拈来,虽略显颓唐之态,犹能自然洒落。蒲松龄有聊斋手稿、文稿以及词稿等真迹传世,但都是小字。传世墨...
提升书法创作水平,必须解决这4个核心笔法!
相关描述:一、迟速与疾涩之关系“决谓牵掣,子知之乎?”曰:“岂不谓为牵为撆,锐意挫锋,使不怯滞,令险峻而成,以谓之决乎。”牵掣,讲的是行笔速度。“迟”与“速”是根据行笔速度做出的区分,行笔速度的快慢与笔毫的顺逆相结合,体现在行笔中就成为“疾、涩”,疾则相对快,涩则相对慢,但疾涩不仅仅是速度上的快慢,...
邱志杰:实验艺术概论 1.1, 实验艺术的定义和特征
相关描述:第一章 什么是实验艺术1.1, 实验艺术的定义和特征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最后写到,二十世纪前半叶那一章,以“实验性艺术”为题,用来命名20世纪初出现的新的艺术实践。贡布里希说:“艺术家已经自觉的意识到风格,已经开始实验和开展一些新的运动,通常总要提出一个新的“主义”作为战斗口号。……不...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