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31秒
所有结果366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在虚拟废墟中安放灵魂与记忆:Psyche Studio 的《赛姬乐园》
相关描述:《赛姬乐园(Psyche Wonderland)》作品节选。Psyche Studio 供图“如果在未来,记忆中的废墟和遗址不再是青石与砖瓦,而是乱码、漏洞与失效链接,人们又该如何记忆自己?”Psyche Studio 带着这个极具当代性的问题,生成了一座可进入、可修复、可共创的虚拟乐园《...
身体在场:孟思远的跨界创作与感知实践
相关描述:对谈:杜曦云&孟思远时间:2025年10月11日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身体不再只是表达的工具,而是一种思考与存在的方式。孟思远的创作横跨舞蹈影像、肢体表演与感官装置,在流动与静止之间,探索“身体如何倾听世界”。她的实践既根植于东方的静观,也与伦敦的当代语境共振,在跨文化的流动中,让舞蹈、影像...
雅昌专稿 | 埏埴·毓秀:青年陶艺的当代表达与地域回响
相关描述:2025 年 10 月 14 日,第十三届“石湾杯”青年陶塑与建陶艺术国际展以“埏埴·毓秀 Ethereal Aspirations”为题,在佛山美陶湾·星光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内陶艺界最具代表性的年度盛事,“石湾杯”自创办以来,已逐渐形成青年陶艺创作的国际窗口。现场合影“埏埴·毓秀”之题...
雅昌专稿丨与泥土对话:在当代陶艺语境中重构物与思的关系
相关描述:2025年10月18日,“与泥土对话——国际陶瓷艺术邀请展”在景德镇瓷源境美术馆开幕。展览由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景德镇陶瓷大学副校长吕品昌(主持行政工作)担任学术主持,中央美术学院教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艺学会(IAC)会员黄山担任策展人。现场合影本次展览以“泥土”为核心概念,将陶艺...
持续回响 · 文化共振:悉尼双年展艺术总监Hoor Al Qasimi拜访朱雀艺术
相关描述:左:第25届悉尼双年展艺术总监Hoor Al Qasimi 右:朱雀艺术总监艾琳(Aileen Moka)2025年10月10日, 随着 2026 年悉尼双年展(Biennale of Sydney)日益临近,艺术界迎来了里程碑式的拜访与交流。作为本届双年展艺术总监,Hoor Al Qas...
雅昌现场丨通过对10吨废弃教材的艺术转化,李洪波以“高考”引发教育再思考
相关描述:2025年8月31日,艺术家李洪波个展“高考"研讨会在共同艺术中心举行,由策展人彭锋老师主持。参与研讨会的嘉宾为艺术家李洪波以及邵亦杨、夏可君、杨大伟几位著名的艺术评论家。展览聚焦教育体制、集体记忆与个体塑造之间的张力,借助教材、课桌等元素,构建出多重隐喻的视觉现场。艺术家李洪波以纸本教材...
中美艺术交流画展开幕:《看见与被看见》 ——在模糊与缺席中重塑凝视
相关描述:  纽约,2025年10月2日 — 中美艺术交流画展《看见与被看见》将于10月2日至10月8日在纽约切尔西的Crossing Art画廊隆重开幕。本次展览由临在空间主办,集结多位中国当代艺术家,通过水墨、水彩、陶瓷、大漆、竹编、石板画等丰富媒介,呈现传统与当代的交汇,构建一座连接中美文化的...
在生态与信仰之间:陈渝强的在地后人类艺术实践
相关描述:在当代艺术的语境中,后人类研究常常被理解为一个宏观的理论框架,强调人类与非人类、技术与自然之间的交织关系。然而,理论若只停留在抽象层面,便容易失去土壤。在中国西北甘肃的语境里,陈渝强的创作展示了后人类研究如何在与在地自然,民俗等的语境中被重写、再生产,并转化为新的知识。他以植物、民俗和农业...
李钰:在结构的边缘工作
相关描述:生活在伦敦的95后艺术家李钰,始终在日常机制的缝隙中,观察形式背后那些被默认的秩序。她曾在中央美术学院接受过五年的雕塑训练,随后赴伦敦学习,地理位置的迁移为她的创作带来了新的维度,使她逐步在观念、美学,甚至艺术家社群之间,建立起一套持续推进的研究方法。初到英国的经历曾一度引导她使用于语言作...
2025无问西东7月14日将在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当艺术不再被地理所限当思想在时空中回响2025无问西东国际对话展:从上海到罗马2025年7月14至9月14日即将亮相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在中意建交55周年、中欧建交50周年之际,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意大利国家现当代美术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联合主办,意大利文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意大利...
从黄河平原到伦敦:莫伟的文化旅程
相关描述:在伦敦东区的一间独立展览空间内,观众穿梭在由纸板箱、旧家具、织物和装饰品构成的“家”的场景之中。这些物件不属于任何一位艺术家的生活实录,却共同构建了一个熟悉又陌生的“临时居所”。展览名为《临时居所:过境中的记忆与情感》(Temporary Dwelling: Memories and Em...
从视觉到触感:一场跨域的艺术实践
相关描述:在动画早已突破传统媒介边界的当下,郑天慧的创作也正以一种轻盈却锋利的方式,回应着这种“逸出”的状态。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动画系毕业,她并不将动画局限于其传统的形式定义,而是将其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流动的、结构性的、不断更迭的。她的作品在雕塑、装置与互动之间穿行,从日常的褶皱采撷回声,勾勒出一...
展览报道:物自体与再编码:语义转向中的当代物体叙事
相关描述:本次展览由 Synonym Lab 主办,策展团队由 YDMD Studio 负责,Wei Mo 担任策展总监,Xuan Xu 担任策展助理。展览得到了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首饰与金属工作室 的学术支持。展览时间为 2025年5月29日 至 6月1日,展览地点位于伦敦南伯蒙德西的复合型艺术空间...
雅昌现场 | 七十二变·2025中国美术学院毕业季启幕
相关描述:  2025年即将进入最具生命力的季节,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国美术学院也在不断地迸发出芃芃生机,贡献一场又一场艺术盛事。不久前的4月9日,在中国美术学院建校97周年之际,2025“国美发布”共发布三项内容:赵无极作品捐赠暨赵无极研究中心揭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书学印学研究院授...
潘公凯:追寻传统绘画核心价值
相关描述:潘公凯,1947年出生于浙江,国画大师潘天寿次子。自1979年以来一直担任中国画和美术史论教学工作,1992年至1994年曾赴美国伯克利大学研访。1996年任中国美术学院院长。2001年至2014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曾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
雅昌现场 | “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上海站)”在叁柒贰叁美术馆正式开幕
相关描述:“以土为源——当代视觉艺术生态作品展(上海站)”展览在浙江传媒学院和上海叁柒贰叁美术馆的共同协作之下,于2025年5月16日下午顺利开幕。展览联合邀请50位艺术家,以118件涵盖了基于土壤材料、土地资源、生态维护、植物环境等多元视角,通过以土壤为底层逻辑和哲学基础,有效转换自然物质和艺术创...
雅昌专稿 | 在“碰瓷” 中编织精神共生之网
相关描述:  “当代艺术的核心在于突破传统与现实的边界。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使艺术的原创性不再局限于单一文化,而是通过跨媒介碰撞(如陶瓷)激发新的文化潜能。”策展人冯博一通过“碰瓷——龙泉望瓯·陶溪川的一次事故”的国际艺术家群展对当代艺术的多个相关议题进行深入讨论。如何通过跨媒介碰撞激发新的文化...
卢浮宫的邀请——刘佑局艺术国际化进程中的文化节点
相关描述:2015年4月24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向中国当代艺术家刘佑局发出一封正式邀请函,邀请其参与于2015年6月9日至11日于卢浮宫元帅大厅(Hall des Maréchaux)举办的艺术展览。这封邀请函由法国国家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Décorati...
感知的片刻:姜串的视觉语言与图像沉思
相关描述:文/ 陈耀杰在这个图像充斥、信息密度过剩的时代,视觉艺术还能给予我们什么?对姜串(Chuan Jiang)而言,答案在于“慢”是一种对图像节奏的重塑,对观看方式的重新训练,以及对感知结构本身的质疑与修复。她用一种安静而深刻的方式,提醒观者:我们并不总是必须去“看懂”什么,而更应该重新学会如...
展览预告 | 《石记:新龙口乡村叙事》黑夼村计划系列展将在嘉元艺术小镇东门南美术馆开幕
相关描述:展览介绍《石记:新龙口乡村叙事》黑夼村计划系列展并非一场典型意义上以城市为中心向外部辐射的文化输出,也不是将艺术植入乡村的单向度展示,而是一场在龙口黑夼村发生的、多方主体协作的乡村叙事行动。本次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师生共同策划,携手20余位国内外艺术家、龙口市政府、地方企业开展实践,...
首页< 上一页1 2 3 4 5 下一页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