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4秒
所有结果12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扬州博物馆汉代木漆器保护成果展
相关描述:楚汉木漆器保护成果展 展览时间:2018年10月26日——2019年1月7日 展览地点: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 中国古代统治者生活用器。商周时期重青铜器,两汉代之以金、银饰漆器,唐宋以陶、瓷器继领风骚。与青铜、瓷器是以矿物冶铸、烧造成型的无机结晶体不同,漆器的主要成分为有机...
宋代花钱上的英雄形象
相关描述: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1、2为宋代“蜀将关羽”打马格钱,钱径30毫米。蜀汉名将关羽以忠贞、守义、勇猛和武艺高强称著于世,备受历代推崇,并多次被后代帝王褒封,直至“武帝”,故也被称为关圣帝君、关圣帝、关帝君等。 ...
晚明瓷画上演绎的“高山流水”
相关描述:     这是一块晚明天启时期的瓷片(见图),发色非常好,人物画得生动到位,似有琴声传来。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让我们真正领会到“知音”的高妙。在所有人不长的人生中,尤其是你有了人生阅历后,就会深刻地体会到,人与人之间,是多么容易彼此误会生出嫌隙,产生隔膜而疏远、向背...
2016年秦文化考古大事记
相关描述:  ▲湖北枣阳郭家庙墓曾国墓地再出重大考古发现   郭家庙墓地隶属于枣阳市吴店镇东赵湖村一、二组,坐落在汉水支流滚河北岸。总面积达120万平方米以上。文化堆积以东周时期墓葬为主,也有战国晚期、明清时期墓葬。其东距周台遗址、忠义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连墩战国楚墓葬群1.5公里。   201...
湖北荆州刘家台与夏家台墓地发现大批战国墓葬
相关描述:  2014年8月16日至2015年8月13日,在荆州市荆州中学新校区建设工程中,荆州博物馆对位于荆州区郢城镇荆北村与郢南村交界处的刘家台与夏家台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墓地东西相邻,有明显空白区相分隔,时代及葬制葬俗与文化特征基本相同。共发掘战国墓葬350 座,出土随葬器物3058 ...
夏家台战国楚墓首次出土竹简《诗经》
相关描述:   记者从湖北2015年度田野考古交流汇报会上获悉,荆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从荆州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战国楚墓中清理出400余枚竹简。其中,《诗经·邶风》《尚书·吕刑》均为首次在楚墓中出土发现。   荆州博物馆考古队员、夏家台考古项目领队田勇介绍,这批竹简出土于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106...
夏家台战国楚墓出土竹简《诗经》
相关描述:  记者从湖北2015年度田野考古交流汇报会上获悉,荆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从荆州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战国楚墓中清理出400余枚竹简。其中,《诗经·邶风》《尚书·吕刑》均为首次在楚墓中出土发现。   荆州博物馆考古队员、夏家台考古项目领队田勇介绍,这批竹简出土于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106号墓...
夏家台战国楚墓出土竹简《诗经》
相关描述:  记者昨日从湖北2015年度田野考古交流汇报会上获悉,荆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从荆州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战国楚墓中清理出400余枚竹简。其中,《诗经·邶风》《尚书·吕刑》均为首次在楚墓中出土发现。   荆州博物馆考古队员、夏家台考古项目领队田勇介绍,这批竹简出土于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106...
荆州战国墓出土竹简《诗经》 比阜阳汉简《诗经》早
相关描述:  记者从湖北2015年度田野考古交流汇报会获悉,考古工作者从荆州郢城遗址南郊的战国楚墓中清理出400余枚竹简,其中《诗经·邶风》《尚书·吕刑》均为首次在楚墓中出土发现。   昨日,该考古项目领队田勇介绍,这批竹简出土于郢城遗址南郊的夏家台106号墓。“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
荆州战国楚墓出土2400年前干鲫鱼和铠甲
相关描述:   两千四百年前的阳干鲫鱼   考古挖掘现场   考古挖掘现场   昨天,荆州出土一件楚国皮铠甲、10多条阳干鲫鱼……   下午,考古人员在荆州中学新址夏家台258号墓,打开头箱,先后取出30多件随葬品。墓中文物丰富多样,出土两千多年前阳干鱼,更是前所未闻,研究价值重大...
荆州工地现400余座古墓
相关描述:  14日,荆州博物馆考古勘探队透露,荆州区楚源大道荆州中学新址工地上,发现400余座古墓。   记者在工地看到,一边是桩机在打桩,一边是考古工作人员在挖土发掘,地面用白线画出很多记号,一些墓室业已挖出。考古现场负责人田勇介绍,实际勘探面积约5万平方米,有古墓400余座,从战国到宋代都有...
郢城泥陶公社时代的龙窑 如今成为冷却的窑场
相关描述:  夏裕谷的作坊一方面以制作用来贴锅盔的陶制内胆维持生计,一方面复制仿古的陶器。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样,郢城泥陶一经发现就面临失传的困境,夏裕谷收了一个徒弟,但很少露面。一味复制楚国时期的陶器似乎也不是办法,除了古董商,似乎没有人会来买这些看起来像从坟墓中掘出来的古代日常生活器具。  ...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