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5秒
所有结果9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江苏溧阳上兴发掘古墓葬37座
相关描述:  南京博物院和溧阳市文广体局、博物馆自3月份起对溧阳市上兴蒋笪里墓地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至今共发掘古墓葬37座。墓葬时间从西汉到明代,跨越近2000年。   上兴蒋笪里再现古墓群   蒋笪里墓地位于上兴镇上城村,与南渡镇旧县村接壤,是历史上政区版图反复更迭的地区,文化历史遗存深厚,加...
我生无田食破砚
相关描述: 齐白石 甑屋 31.5×129cm 1923年 北京画院藏   甑,是中国古代的蒸食用具,齐白石寓意自己卖字画所得可换柴米养家糊口,故为画室起名为“甑屋”。   我生无田食破砚   “我生无田食破砚”,源自古代文人苏东坡的诗句,清代篆刻名家黄易曾以此句治印。齐白石习篆刻初期,曾专...
【雅昌专稿】齐白石书法告白门客:想走貌美师母路线的,莫再来了!
相关描述:  北京画院齐白石书法展向公众开放第一天,几幅“门条”成为朋友圈的热图,都是齐老爷子生前随意撰写,贴在门口的告来访者的自白:   “凡我门客,喜寻师母请安问好者,请莫再来。”   这第一幅门条,老爷子警示前来拜访的门客,师母年轻貌美,想走师母路线的,你们就不要再来了。   “...
揭秘春秋战国时期的饮食器 告诉你古人们用什么吃饭
相关描述:  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们到底是用什么来烹煮盛放食物呢?据悉,此时的食物主要以烧烤涮烫烹煮为主,青铜器、陶器、漆器及原始瓷器等在人们的饮食生活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尤以青铜制的饮食器,还兼有礼器之名。据已出土的春秋战国饮食器皿来看,在沿用至今的炒菜的铁锅尚未出世之前,先秦的人们对青铜器的...
东汉人已经住上独立别墅 明代出现五眼灶
相关描述:  想知道古代人的“小康生活”什么样吗?自2015年12月26日起在南京博物院开展的“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之道”展览,就为观众掀起了古人生活起居的部分面纱,从吃、喝、住、行、娱乐等几个方面再现了古人的“小康生活”。目前,该展览正在特展馆3F-11展厅中进行,将一直持续到2016年...
鱼釜尘甑说“釜”、“甑”
相关描述:  釜是古代的一种炊具,汉代有“釜底抽薪”的成语,“民以食为天”,炊器是人类饮食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器具,其变化往往反映出不同地域人们的不同生活习惯、文化发展与相互交流,是反映年代、地域变化最为重要的遗物。   考古学通称的陶釜,一般具有圜底、夹砂、大口等特征,有的将其称之为“圜底罐”。圜底...
春秋战国文物空降合肥:土豪青铜器代表身份
相关描述:  明朝时期,晋商以其雄厚的财力于徽商一同执商界之牛耳,有“南徽北晋”之说。其实不仅是商业,山西还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两周时期的晋国盛极一时,位居春秋五霸之一,一度称霸中原。   20日上午,《晋国遗珍——山西出土周代文物展》在安徽博物院(老馆)开展,“北晋”也因此来到了“南徽”。展...
宝鸡西周墓出土48件青铜器 饕餮铜尊细诉商周文明
相关描述:  2013年12月29日16时许,随着一件长着小翅膀的青铜牺尊的出土,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M4号墓的发掘提取工作告一段落。考古人员经过两天辛苦工作,从8米深的墓室中提取出48件精美青铜器,其中包括青铜簠、球腹簋、四耳簋、牺尊和铭文方鼎等罕见青铜器,为商周青铜器的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
饕餮铜尊细诉商周文明
相关描述: 考古专家察看青铜甗 新华社记者 冯国摄 青铜簠 新华社记者 冯国摄   2013年12月29日16时许,随着一件长着小翅膀的青铜牺尊的出土,陕西宝鸡石鼓山西周墓葬M4号墓的发掘提取工作告一段落。考古人员经过两天辛苦工作,从8米深的墓室中提取出48件精美青铜器,其中包括青铜簠、球...

每日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