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艺术品专业搜索引擎--www.artso.net--艺搜

  • 综合
  • 拍卖
  • 艺术家
  • 展览
  • 资讯
  • 百科
  • 鉴证备案
  • 更多
热点推荐: 拍卖 双年展 天价 艺术博览会 收藏 投资 搜索用时:0.007秒
所有结果18条信息

别人在关注

浏览历史

百余件文物看遍江苏运河八千年
相关描述:  工作人员正在布展,左侧银瓮出土于镇江丁卯桥窖藏。   6月9日是“文化与自然遗产日”。8日上午,我省遗产日主场系列活动在镇江博物馆拉开帷幕,其中《流韵——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出土文物精粹展》汇聚我省运河沿线8座城市12个文博机构约150件文物,讲述运河沿线城市8000年的文化史。   ...
扬州博物馆展出萧后凤冠 引人注目
相关描述:   萧后冠的意义   1。明确萧后冠的基本结构、加工工艺,为研究隋唐礼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首次发现隋唐时期南方地区的棉,为中国棉花栽培与传播提供了新资料。   3。首次发现鎏金铜珠化工艺制品,揭示了隋唐铜钗、钿花的工艺特征。   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工作人员...
扬州博物馆展出萧后凤冠引人注目
相关描述:   萧后冠的意义   1。明确萧后冠的基本结构、加工工艺,为研究隋唐礼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首次发现隋唐时期南方地区的棉,为中国棉花栽培与传播提供了新资料。   3。首次发现鎏金铜珠化工艺制品,揭示了隋唐铜钗、钿花的工艺特征。   扬州博物馆一楼特展厅,工作人员...
隋炀帝萧后凤冠展出 或为唐太宗所赏陪葬品
相关描述:  萧后冠的意义   1.明确萧后冠的基本结构、加工工艺,为研究隋唐礼冠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首次发现隋唐时期南方地区的棉,为中国棉花栽培与传播提供了新资料。   3.首次发现鎏金铜珠化工艺制品,揭示了隋唐铜钗、钿花的工艺特征。   萧后冠仿制品十分华美。   昨天...
实验室考古让千年礼冠“重见天日”
相关描述: 萧后冠现状 仿制的萧后冠   “由于墓葬填土的机械性挤压,萧后冠出土时已经倾斜、坍塌、变形。冠饰上的丝织品已糜烂,绝大部分花托破裂,花蕊严重风化,一些饰件间还有粘连现象。”日前,记者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与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于出土时保存状况极差,...
和氏璧的资料
相关描述:  和氏璧的资料,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传为琢玉能手卞和在荆山发现,初不为人知,后由文王常识,琢磨成器,命名为和氏璧,万成为传世之宝。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示人。后来.楚国向赵国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昭襄王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
震不倒的古建:内藏弹性机关
相关描述:   震不倒的古建   一场地震毁坏了多少建筑,又让多少人流离失所,可是在地震中,总有几道身影一直都矗立在那里,岿然不动。那究竟是什么原因才让它们在那里从不倾塌?又是什么样神奇的结构让它们直面强震毫不退缩?   简介:拖姑清真寺位于昭通市鲁甸县城桃源回族乡拖姑村,始建于雍正八年(17...
隋炀帝墓文物扬州将展 十三环蹀躞金玉带亮相(图)
相关描述: 十三环蹀躞金玉带   以“流星王朝的遗辉”为主题的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将于4月16日在扬州双博馆一楼临时展厅展出。届时,将有百余件隋炀帝墓及萧后墓出土文物亮相,并结合文字展板,展现一代帝王隋炀帝的辉煌与陨落,体现隋炀帝的命运与扬州、与大运河的重要关系,从而揭示出扬州在中国历史中的重...
隋炀帝墓文物扬州将展 十三环蹀躞金玉带亮相
相关描述:   十三环蹀躞金玉带   玉璋   以“流星王朝的遗辉”为主题的隋炀帝墓出土文物特展,将于4月16日在扬州双博馆一楼临时展厅展出。届时,将有百余件隋炀帝墓及萧后墓出土文物亮相,并结合文字展板,展现一代帝王隋炀帝的辉煌与陨落,体现隋炀帝的命运与扬州、与大运河的重要关系,从而揭...
专家:萧后墓葬保存较好有一定运气成分
相关描述:   出土的陶俑   为何萧皇后有尸骨,隋炀帝仅剩牙齿?   专家认为萧后墓葬保存较好,有一定运气成分   专家表示,因为长江流域为酸性土壤,这样的土壤不利于人体尸骨保存。此次隋炀帝墓考古发掘领队,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副研究员束家平也表示,一号墓保存得略逊于二号墓,这跟一号墓...
痴迷音乐 隋炀帝是作曲家
相关描述: 二号墓出土的铜编钟   从萧皇后墓中出土的成套编钟16件、编磬20件,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出土的隋唐时期的编钟编磬实物,填补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项空白,对此,扬州文化学者韦明铧认为,编钟编磬的出土,不仅说明了隋代音乐的水平,更离不开隋炀帝本人对音乐的兴趣。   隋代,中国音乐文学史上...
隋炀帝墓将原址保护展示
相关描述:  昨日下午,中央电视台在新闻发布会召开的同时进行了现场连线。央视记者首先展示了两张出土文物的照片:十三环蹀躞金玉带和鎏金铜铺首。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王巍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计划将来筹建隋炀帝墓遗址博物馆,而且就在墓葬发现的考古现场。而这些出土的珍贵文物,也考虑建设一个小型博物...
隋炀帝墓随葬品的等级高 数量多
相关描述:  根据史料记载,隋炀帝在扬州江都宫被宇文化及所杀,最初由萧后殡于流珠堂,后由部将陈棱改葬在吴公台。唐平定江南后,武德五年(622),唐高祖李渊下令将隋炀帝陵迁葬雷塘。贞观二十二年(648),萧皇后病死,唐太宗李世民命将其尸骨送至江都与隋炀帝合葬。   墓志中出现“贞观元年”字样,主持发...
扬州曹庄隋唐墓被确认为隋炀帝墓 尚未发现陵园遗迹
相关描述:  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与会的中国考古界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等10余人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用砖与隋代江都宫城一致   墓志中有“隨故煬帝”字样   今年3...
扬州曹庄隋唐墓被确认为隋炀帝墓 未发现陵园遗迹
相关描述: 程建平 张卓君摄 制图:张芳曼   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与会的中国考古界专家黄景略、徐光翼、王巍等10余人一致确认: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   用砖与隋代江都宫城一致   ...
【精编】扬州惊现隋炀帝陵墓 考古人士揭其背后谜团
相关描述:  编者按:日前,隋炀帝陵在扬州被发现引起业界强烈反响,此事件堪称轰动全国的重大考古发现。虽然14日下午扬州市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发现的两座墓葬中一座为隋炀帝陵,确定了墓主的身份,但震惊之余,对于这一墓葬的发掘仍然质疑不断,种种谜团随之而来:为什么此座隋炀帝的陵墓规模如此之小?李...
隋炀帝墓或为衣冠冢:仅凭墓志不能定案
相关描述:   江苏省文保单位隋炀帝陵 记者邵猛 摄   出土墓志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近日,扬州邗江惊现“隋炀帝真墓”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考古部门认定此处为“隋炀帝真墓”的关键证据为“隋故炀帝墓志”,但此举遭到部分人的质疑。15日,知名作家马伯庸在微博上对墓志表示质疑,随...
隋炀帝陵,“雷塘”成解密之钥
相关描述:  连日来,扬州一楼盘施工意外发现隋炀帝陵的消息引发全国关注。目前,“考古现场情况如何?”“隋炀帝最后安葬地‘雷塘’到底在哪里?”等等,仍有太多问题等待解答。   考古现场,增加围挡安保严密   扬州市文物部门目前已暂停考古工作,等待专家论证另一座墓的发掘方案。   昨天上午,记者再...

每日最新